小昭最近开始尝试写信了。可是想了许久,都没想好该给谁写信。最终,小昭决定把这封信写给外公。
小昭人生中写的第一封信就是给外公的。九十年代,电话并不是一个家用电器。那个时候,小昭刚从偏远的农村到城里。偶尔会在爸妈的带领下到隔壁小卖部打电话。那时,长途电话是一块钱一分钟,接电话也要钱。
外公家那时也没有电话,每次妈妈给外公打电话都是先打到三外公家,三外公接了后,都会先挂断电话,隔老远扯着嗓子喊外公来接电话。妈妈会等几分钟估摸着外公到了三外公家再拨回电话。
彼时,小昭已经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已经认识很多常见的字,也能写出很多常见的字了。外公在电话中照常问过小昭学业后,给小昭布置了一个任务,叫小昭写封信回来。有考量的意思,也是告诉小昭另一种联络的方式。
小昭接下了外公布置的这个任务。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书信的书写格式,开头怎么写、结束语怎么写、落款又当如何,还有信封的邮编、地址写到哪里,小昭都会用心记下。小昭按照老师上课教的格式认真地给外公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封信。拜托爸爸将信送去邮局,接着便是漫长的等待。当然,孩子心里从来不会只装下一件事,很多事情随时可以替代当下。
一个月后的某天,妈妈给外公去电话的时候,外公告诉小昭已收到来信,外公夸小昭信写的很好。这样的鼓励对于第一次写信的小昭来说简直是莫大的鼓舞。小昭想着,以后一定要常给外公写信。可是孩子就是孩子,小昭再也没能成功写出第二封信,因为好奇心已经在第一封信得到了满足。
长大后的小昭才明白原来保持好奇心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这时她能给外公写的信,已经找不到收件人了。
小昭已经想不起外公是什么时候生的病了。也许人都会选择性遗忘,只能记住美好的时光。小昭总能记得小时候在外公家上学的那段日子。快乐美好。因为学前班没有读完,小昭通过外公的介绍去了外公家附近的村小,而因此小昭还改随外公姓,那时候的小昭觉得自己可骄傲了,还可以改名字,这在身边的小伙伴中可是不曾发生过的事情。小昭喜欢在外公家上学,老师对小昭都很好。那段漫长的路在小昭看来也是有意思的旅程,沿途经常能看到村里的阿姨奶奶们吵架,小昭总能跟着姐姐见到许多热闹。
小昭还会想起离开外公家回奶奶家上学的时光,那个时候的小昭就仗着自己年幼,就是个爱哭包,作业不会做要哭,作业做不完也要哭。可是偏偏家里的姐姐都奈何不了,只能帮着写作业哄着。周末的时光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外公会从家里赶来讲小昭姐妹俩接去玩两天,周一再将姐妹俩送回来。小昭总是很期待这样的时刻。因为外公家只有小昭和姐姐,可以享受外公外婆的全盘爱护。小昭长大后,总会感到庆幸,外公外婆渐渐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晚辈也多了,爱护自然也没办法给予那么多了。
什么时候事情开始变化的呢。应该是从外公身体不好开始的。外公爱吸烟,也爱喝酒。可是身体状况并不允许他这样。身边所有人都会唠叨外公,告诉他这样不行,那样也不对。也因为生病,外公脾气变得越来越差。小昭觉得这再也不是自己以前喜欢的外公了。以前的外公会带着小昭下地,小昭在旁边玩泥巴,外公给地松土,外婆播种。外公生病后,已经不能出远门了,更别说下地种菜、走长长一段路坐车去到小昭的奶奶家。外公生病的那几年,一直被困在家里。哪儿都去不了。最远的地方也只是村里的商店,小昭没有来家里的时候,自己去买点卷烟草。
外公是在小昭上高一的时候去世的。那个时候还只是秋天,天气却格外冷。小昭还记得外公去世之前那个月的月假还回去看过外公。而那一次也成了小昭与外公的最后一次见面。知道外公去世的时候,小昭表现的很平静,甚至入殓的时候,小昭都没有留下一滴眼泪。
几年后,外婆也去世了。终于,与外公的最后一丝连接似乎也这么断掉了。那个小昭长大的地方,那个曾留下很多记忆的屋子,小昭很少有机会能进去了。
这时候小昭才真正懂得失去。失去带来的细密的痛,就像小昭脑门儿上结痂后的伤口,隐隐疼痛,不能触碰,无法消散。
回忆像旧电影,闪过脑海,小昭最终还是没能写下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