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肉丝”复盘

鱼香肉丝金标菜谱

主料:猪瘦肉(125g)
辅料:葱花(15g),蒜米(9g),泡红辣椒(9g),姜米(6g),混合油(60g)
调料:盐(0.3g),醋(6g),白糖(7.5g),酱油(6g),水豆粉(9g)
烹制方法:
1.将肉切成二粗丝盛于碗中,加盐码味,码水豆粉。将白糖,醋,酱油盛于碗中,加鲜汤30g和水豆粉兑成滋汁;泡红辣椒剁细。
2.炙锅,锅放于旺火之上,下混合油烧到六成热,即下肉丝轻轻快速炒散至肉显白色时,再将姜,蒜和泡辣椒一同下锅,继续炒至有姜蒜香味时,下葱花快速炒转,迅速烹入滋汁推炒颠转起锅。
名词释义:
1.葱花:小葱洗净后切成豌豆大小。
2.蒜米:大蒜去皮,用刀拍松,切成米粒大小。
3.姜米:生姜洗净刮皮,切成米粒大小。
4.二粗丝:粗约0.3cm,长约7cm,均匀无连刀。
5.滋汁:将烹饪用的调料盛于同一碗中,加适量鲜汤和水豆粉兑成。
6.混合油:化猪油和菜油各半参合。
7.鲜汤:系煮肉或熬大骨头的一种大市汤,没有咸味。
8.炙锅:炒锅在旺火上烧至锅心快见红时,下一勺油在锅内浪匀泌去,使其更加滑刷;另换新油入锅炒,还能起到热锅温油的作用。

以上引自1977年出版的《四川菜谱》。鱼香肉丝是一道非常经典的川菜,本菜谱中的做法与现行的做法最大的区别是没有加入木耳,胡萝卜,黄瓜等辅料,探究缘起,鱼香肉丝的传统做法的确不加任何辅料,直到1980年后的菜谱才开始加各种辅料,笔者猜测或许是因为纯肉太费钱的缘故吧。
书归正传,下面复盘下本人根据此菜谱做鱼香肉丝的三次尝试:

第一次尝试

做法:基本严格遵照菜谱上的分量进行制作,但因为时间所限,用纯净水替代鲜汤,红花油替代混合油,家人不能吃辣遂省去泡红辣椒,码味时使用一半的盐量和约三分之一的水豆粉,由于使用的是不粘锅,省去炙锅流程。
结果:菜色鲜亮,味道很不错,但由于没有辣味有点像京酱肉丝,主要问题是量太少不够吃,评分8分。

第二次尝试

做法:主料和调料的份量不变,根据媳妇要求增加了木耳胡萝卜等辅料,其余做法与第一次尝试相同。
结果:整体味道偏淡,菜色浅淡。主要问题就是增加了辅料,却没有增加调料的量导致。

第三次尝试

做法:主料猪肉加倍,所有调味料加倍,其余做法与第一次相同,期间在兑滋汁时失误将纯净水加入了90g。
结果:味道还不错,但菜色浑浊,原因是因为水豆粉翻倍导致,还有因为滋汁过多,烹饪时间加长,导致肉丝弹性降低。

经验总结

本菜谱被称为是金标就是因为调料的配比的合理性,所以第一次尝试尽量严格遵照菜谱执行,后期可以根据自己口味进行微调。根据上述三次尝试,笔者认为,如果想把这道菜做得更好,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
1.刀工优化:切好二粗丝,在技术短期内无法提高时,可以考虑将肉放置到冷冻室里冻的微硬再切。
2.工具优化1:将不粘锅换成铁锅,好处是导热更快,能够提升口味,缺点是需要炙锅操作。
3.工具优化2:使用拍蒜器切蒜米姜米节省时间。
4.配料优化:使用市售的现成浓汤替代纯净水作为鲜汤,但市售浓汤的盐量多会超标,所以此条不要也罢。

你可能感兴趣的:(“鱼香肉丝”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