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0】生活就是一种自我体验的过程

晚自习放学回来,洗漱完依靠着床头写下今天的随笔,几分惬意、几分舒爽、几分生活的乐趣。晚自习间看学生借给我的一本尼采的《善恶的彼岸》,一个半小时的沉浸式阅读,这是与尼采面对面对话的一个半小时,被这位哲人优美的文字犀利的批判、深邃的思想折服。

晚间与学生交流,话题涉及面很广,倒是这位学生对自己的清晰认识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个人如何能够认得清自己呢?

就是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尝试,在一定范围内的尝试,通过一次次的胜利获得自己优势的确认,也通过一次次的失败得到自己应该注意的边界。人在成长中,首先是有了“我”的意识,接着是有了“他”的意识,而后慢慢知道了这个称为“我”的生物是有限的。承认一件事不是意识中的知道,而是心理上的确定。在做若干决定的时候,被心理上确定的内容会成为影响因子,改变着最终做出的行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明白自我的人在行动的时候,会与真实的自己贴合,无论是应对当下的问题还是对于未来的规划。看来,清晰自我是一件顶重要的人生大事。而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才有机会触及真实的自我并认识到这个真实的自我。这里所谓的“生活”是最广泛的涵义,包括一日内一个人与环境互动的全部内容。

这也就是一再反对电游的原因。虚拟终归是虚拟,人工智能再怎么逼真也只是人造的物,并不是人本身。只有人与人之间才能发生心理连接和心理能量的流动。作为社会动物的我们,通过与人的互动,在别人那里我们遭遇爱恨情仇,体验酸甜苦辣,这些真实的感觉告诉体验者一个真实的自我。

为什么真实生活的年老者是睿智的?不就是因为所经历的生活长久了,见过的世人很多,也就愈发的了解自己的边界了。

为什么有些人被扣以幼稚的帽子,做出婴儿般的行为呢?那是因为这样的人总是让自己与生活隔着一层防护层。原因可能是恐惧生活本身,亦或是害怕遭受生活的挫折,总之只是对生活以一种远观者的姿态,实在是把自己幽闭在假想中。既然对生活以不真,那也就无从获得真实的自己。

求学亦是作为学生的生活一部分。如果在求学中保持一种逃离,实则就是对认识自我的一种逃离,也就是害怕真实的自我。不知道结果,还仍旧会有一种假想作为支撑。如果真的认真起来,遭遇到的失败则会实实在在的否定掉一个想象中美好的自己。也许这是很多把自己隔离在学习之外的学生,或多或少保持的一种心态。

没有人可以不长大,时间会推着我们前行。虚假就是虚假,在粉碎的时候,也是苦苦维系虚假的那颗心灵的粉碎。

每一个在真实前遮蔽的人,都是自我囚禁的人。把真实的自己放逐在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一生,不知活的是谁。

你可能感兴趣的:(【1610】生活就是一种自我体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