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此时肝胆清——读张謇诗《宋氏塾冬夜大雪》

文/杨晓华

漫天大雪在北风的裹挟中,悄然飘落在黄海之滨的一个小镇,镇上的瓦舍茅屋、道路树木,已经覆盖上一层白皑皑的积雪,一位身着土布棉袄的少年,坐在私塾那简陋的房门边,隔着厚厚的门帘和透风的门板,听着外面簌簌的雪落之声。

少年此时肝胆清——读张謇诗《宋氏塾冬夜大雪》_第1张图片


这是15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这个小镇是通州的西亭镇,这位少年便是日后成为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的清末状元张謇。他离开出生地海门常乐镇,负笈通州西亭已经多年。看到这漫天的大雪,他的心中涌起的不是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而是对人生志向的感怀与思考。雪越下越大,他慨然提笔,写下了一首流传至今的诗歌:

宋氏塾冬夜大雪

彤云漫空幂(mì)空碧,回风揭帘透帘隙。镫(dèng)昏不穗研有冰,开门雪花大如席。


将稀旋密疾复徐,听弗闻声皓已积。但看修竹失苍容,却与寒梅莹贞魄。


少年此时肝胆清,俯仰歌商真气逖(tì)。浩然欲控双白龙,去访神人藐姑射(miǎo gū yè)。

诗歌一开始描写大雪将至、天气严寒的情形:“彤云漫空幂空碧,回风揭帘透帘隙。”这句诗中,“幂”是遮盖的意思,连起来看,大意是说:阴云密布,弥漫了整个天空,把原本的蓝天全部遮住了。回旋的寒风吹动着帘子,透过布帘的缝隙钻进来。第一句连用两个“空”字,第二句在同样的位置连用两个“帘”字,这样的安排不但避免了同字连用的累赘,反而体现出一种特殊的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镫昏不穗研有冰,开门雪花大如席。”这里的“镫”通“灯”,“穗”是指灯花。这两句的意思是:油灯的光是那样的昏暗,不像平时那样时不时燃出灯花;砚台中,磨好的墨汁已经冻成了冰渣;开门一看,外面的雪片大得简直像席子。这一段,描写从室内到室外的一派肃杀严寒景象。

少年此时肝胆清——读张謇诗《宋氏塾冬夜大雪》_第2张图片


“将稀旋密疾复徐,听弗闻声皓已积。”这句话,写开门后看到的情形:那呼啸的北风将雪花卷起来,本来稀疏的雪花变得绵密,一会儿快一会儿慢,在空中飞卷。听不到雪落到地上的声音,可是地上已经积了一层白雪。“但看修竹失苍容,却与寒梅莹贞魄。”抬眼望去,积雪的覆盖,让那修长的竹子失去了往日苍翠的容颜,却装点了那寒梅的纯洁魂魄。南通地区地处长江下游的江海平原,属海洋性气候,如此大的雪,并不常见。少年张謇目光由室内转向室外,看到雪中的广阔天地,看到梅竹的精神气象,心中涌动的诗情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少年此时肝胆清,俯仰歌商真气逖。”商,乐曲七调之一,其音悲凉。逖,远。这句话的意思是:年少的我此刻感到肝胆清爽,胸中洋溢着一股豪情。仰望天空,俯看雪原,不禁唱起了那慷慨悲凉的“商”调歌曲,白雪为之低回,北风为之应和,少年内心的豪情也传向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浩然欲控双白龙,去访神人藐姑射。”这句话是说在歌声激荡下,心中涌起那种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让诗人简直想驾驭那漫天飞舞的雪龙,去拜访住在藐姑射之山的那位神人。《庄子·逍遥游》中提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那是一个神秘瑰丽、超凡脱俗的神仙境界。难得一见的漫天飞雪,将少年的诗情引向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少年此时肝胆清——读张謇诗《宋氏塾冬夜大雪》_第3张图片


这首诗,文字老练,用典贴切,文气畅达、气势磅礴,几乎看不出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所作。诗歌前面两段八句,写实景,从室内写到室外,从近处写到远处,状物、描写贴切而生动。如果诗歌到此搁笔,只能算是普通的佳作。真正的亮点在后面,到第九句“少年此时肝胆清”开始,笔锋一转,顿时境界为之一开,作者由现实世界走向虚拟、想象的世界,现实世界的寒冷困苦没有击垮少年的意志,相反,激发起少年“拜访神山,与仙人交往”的远大志向,这与“我踏金鳌海上来”的表达,曲虽异而旨相近,作者那种不满足于现实困囿,渴望有所改变、有所突破、有所超拔的心志跃然纸上。

大寒时节、漫天飞雪中如果在心中默诵此篇,我们的心与百年前乡前辈之心会有一种接通,让我们的胸中一下子充塞了一种既亲切,又陌生的情愫,那是一种立足乡土,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诗情,也是一种心系理想、胸怀天下的浪漫主义情怀,现实与浪漫的交织,直教读诗之人荡气回肠、忘情击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此时肝胆清——读张謇诗《宋氏塾冬夜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