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6章读后感

几个月前,我和一群咨询师朋友参加一个线下活动。一开场,照例大家要进行自我介绍,我在中间的位置,前面几个人都做了很详细的自我介绍并表达了自己对心理咨询这一行业的热爱,平均用时我估计在3-5分钟。我感到有些焦虑,我该说些什么来达到这一“时间标准”,好让自己看上去不是那么“特殊”呢?我在心里默默地组织内容,轮到我的时候,终于“无功无过”地说完了,自我感觉时间把控地刚刚好。我松了一口气,好像完成了一个任务。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后面紧跟的丁老师,他说:大家好,我是XXX,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大家对他如此简短地介绍都感到有些惊讶,但是随即又都笑了笑,这事就过去了。

感谢丁老师,因为他,我才会思考,我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超凡脱俗”?为什么我觉得我需要按照前面人定下的“格式”和“时长”去组织我的发言?这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呢?我想,我的这种表现是因为“我想要融入到这个集体中”,而表现得和其他成员一样是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一个途径。前面发言的绝大多数都是女性,而且都是经验丰富(相对我来说)的咨询师,所以我感到我自己是“劣于众人”的,而我想要隐藏我的劣势,所以我只能在行动上表现得和大家一致。而丁老师由于本身经验丰富,可能没有这种“劣势感”,而且他作为为数不多的男性,更不容易被前面“女咨询师”们的发言所影响,所规范。对于他来说,当时的情境更适合展现他的独特性而不是从众。不知道当时的丁老师,是否如书上所说,也获得了某种优越感呢?

我觉得我自己在很多时候,是一个很没有立场和主见的人。所以我不怀疑,如果我参加了书上提到的几个实验,我会和大部分人的作法一样,会顺从、服从、接纳情境和他人的影响。这从过马路一事上就可以看出。有人开玩笑说,中国人过马路,不是红灯停绿灯行,而是凑够5个人基本就可以走了。我在等红绿灯时,如果身边的人都开始过马路了,我也会跟着走,这个时候我自己站在那里等绿灯反而让我觉得很傻。但是如果只有我自己,我又不赶时间,我闯红灯的概率要小得多。我记得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学校门口有一条小路,很窄但是也设置了一个红绿灯,而且红灯时间超级长。一般情况我都会看到没有车,直接就过去了。但是有一天,我旁边站了一对父子,孩子很小,爸爸就在旁边教育他“一定要等绿灯了再走”,我于是站在那里跟他们一起等了几分钟的红灯,虽然中间没有一辆车开过去。如果不是因为带了孩子,那个爸爸还会等红灯吗?

俗话说得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部分的人做出的决定在很多时候确实反映了集体的智慧。而且“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众有可能会获益,而不从众有可能会招来祸害。历史上指鹿为马就是个极端的例子,面对“不从众就掉脑袋”的情形,你是从还是不从呢?从众往往意味着安全、稳妥。而且法不责众,即使错了,风险也比较小。

但俗话又说了“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名垂千古的那些人很多都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虽然常常是“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甚至要搭上性命,但却活出了自己,成为后来人的精神楷模,为人们所敬仰。

书上说从众本身不好也不坏,我们既有独立性的需求,也有依恋的需求。但在我看来,从众还是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不够坚定。如果我们能做到“内方”,甚至做到内心“如如不动”,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即使是为了满足自己依恋的需求,我们也可以不通过“顺从、服从”的方式达到。从众,不是为了满足安全感、依恋的需求;不从众,也不是为了展示自己、获得优越感、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不管外在的行为表现是从众了,还是没有从众,我们的内心都应该是坚定而自由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第6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