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感、分寸感,它的名字可多了

1、物理边界

在你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会一点点用言谈举止传授物理边界的概念,这部分往往是最容易习得的。只要妈妈多说几句:记得这些地方不能让其他人碰哦,记得出门在外要看好随身物品哦,记得借人的东西要还,记得和陌生人要保持身体距离……

这些物理边界、看得见摸得着。保护好自己的物理边界是自我发展的第一步。


2、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是你和他人不同的心理状态。

在良好的心理边界下,你的心理状态是你的,他人的心理状态是他人的,你们之间有一条看不见的边界,看见这条边界需要很长时间的觉知,看见了,才能选择是否尊重。

你都不知道它长什么样,你怎么去确定自己是不是已经踩在边界上或者已经越位了呐?

要知道,你关于对方的所有想象、感知、判断都是你的,除非得到很强的佐证,如,对方承认你说的是对的,并且,你完全无误地表达了,也有其他现象表明对方的理解和你的表达相同,那么,才能确认这是对方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各种心理越位的情况发生,也就是你认为你的想象、感知和判断就是对方的,对方就是如你所想、如你所感、如你所预料那般是那样的人。这种情况心理学称之为投射。

《亲密关系》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说过: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内心世界的投射。

说的大意是我们太容易在亲密关系中放松自己,用最原始的本能看世界,看对方了。

事实是,心理边界内的事你能控制,你有权利,你应该负全责。心理边界外的事你没有控制权,要心存敬畏,要懂得尊重,比如天气、经济环境、同事、朋友、家人。


3、主动的边界

今天看《定投改变命运》时,又看到了一个关于边界的概念——主动的边界。

在主动边界内,你可以追求主动的极致。

在主动边界外,你应该选择优势策略——主动地被动——主动地选择趋势,被动地等待这个趋势发挥作用。

我认为这是对心理边界的延展概念。分清什么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只去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比如,管理好你内在的七个自我模块,包括内心的乌鸦(那个讨厌的聒噪的不合时宜全天守候的差评师,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把它赶走)。

把注意力从管理时间上挪开,因为你没法管理时间,那在你的控制范围外。只有你自己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只是做到这一点,也很是了不起了。

在被动的主动中,想一个现实愿望,比如想要在多少年内实现资产翻翻?

对我来说,首先要有良好的场外赚钱能力,选好赛道行业,日常好好工作就成;其次把收入的一部分拿出来定投某个被动指数基金,走完两个周期只买不卖,就可以了。

其他多余精力,快来浪费在让你感到美好的事物和人身上吧,多好~



大菜

2021-2-18

于家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边界感、分寸感,它的名字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