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开封,八朝古都之一。小城因夜市、美食、灯展出名。
您看北宋《清明上河图》里,就有地摊儿。
北宋时期最著名的地摊儿,就叫做东京开封夜市。公元965年,宋太宗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自此东京开封夜市兴起,开封甚至成为了不夜城,正所谓“华灯初上时,香味正诱人。”
不同于大城市忙碌的夜生活,开封的夜只属于休闲享乐。
开封的夜晚,通常是灯火辉煌,令人流连忘返。穿梭于光影之中,一天的疲惫、烦恼全无,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自宋代开封取消宵禁以后,经济不断繁荣起来。
各种好吃的,好玩儿的,花式吸睛。
好吃的:炒凉粉儿夹烧饼、煎饼果子、羊肉串、冰糖葫芦、炒酸奶、烤冷面、羊肉炕馍、臭豆腐、涮菜、板栗、切糕、寿司…太多好吃的,已经列举不完了。
各种杂货:袜子、鞋子、帽子、衣服、美甲、玩具、手工、装饰品、化妆品等等日常生活用品,一个字——“全”;四个字——“琳琅满目”。可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价格也亲民。
小时候经常和家人、朋友在夜市中逛。一般晚上六点左右,书店街和鼓楼一带的地摊商贩就推着小车来了。逛了一下午书店的我,在回家之前,就会看到小商小贩忙着搭架子、布置推车和食材,准备经营他们的夜卖~
当时被摆的地摊中的各种产品所吸引。特别是一些新鲜的食物和一些新奇的玩具,很吸引我的眼球,可以说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拉着大人的衣角不让走。之后把喜欢的玩具买回家,那叫一个开心。这也成为我童年关于夜市地摊儿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现在想想,在那样一条热闹与繁华的街道中游荡,而身两旁的地摊又产品丰富多样,引起我们这些小孩子的购买欲望也是正常的~
现在开封的夜市仍在不断发展,从未消失,市井生活丰富多彩。将现代建筑装扮成仿古建筑,地摊商贩也穿上了古装古服,行走在其中,真是有一种梦回大宋,古今相连,穿越时空的感觉。“灯火交错,熙熙攘攘,繁华热闹,络绎不绝。”可以说开封的地摊儿夜市是一种充满回忆的旧时符号,是城市烟火气的代名词。
地摊经济应该做到因城施策、因地制宜。有的城市不适合发展地摊经济(如前些日子关于北京不适合发展地摊经济的文章),而有些城市发展地摊经济却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稳定就业,促进消费,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古城开封,不应当禁止摆地摊,因为这是城市的特色和亮丽的风景线;像鼓楼夜市,甚至成为了城市著名的打卡“地标”。但是仍必须要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促进开封地摊经济有序、健康、文明发展。
今年5月27号,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提到;“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立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总理在6月1日考察时再次强调:“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之后,地摊经济复苏的新闻层出不穷,一时间摆地摊这种较为原始的交易方式重出江湖。
对此,可以思考一下地摊经济的优缺点。以下是笔者个人的看法:
地摊经济的优点,从自己以前逛夜市的经历来看:
①摊主推着小车,摆着地摊,既没有装修费也没有租金压力,经营费用也低,也没有转手费,不用交税,有利可图。
②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因为购买相同质量的产品,摊贩的价格更低。
③缓解了就业压力。为什么突然兴起地摊热,会给地摊经济松绑,是因为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许多人都在家待就业或者失业,而地摊经济相对来说,创业门槛低、失业风险低、商品价格低,会给予人们更多的创业机会。
④地摊经济也会带动周边的经济。一般摆有地摊的街道会热闹与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周边店铺的人流。
地摊经济的缺点:
我想首先要指出的就是容易环境污染吧。那些卖烤鱿鱼的、烤羊肉串儿的,碳烤释放的油烟污染空气,会使夜晚的天空变得灰蒙蒙的;那些卖小吃的,人们吃完之后地上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垃圾,如啤酒瓶、一次性筷子、餐盒、餐巾纸、烟头,泔水等,就会出现脏乱差现象,而有时大多数地摊商贩无心去清扫。还有就是叫卖声、播放音响等产生噪音污染。
其次,我深有体会的就是地摊儿会容易堵塞交通。摆地摊一道街上大多都是行人,人挤人。对于行人来说,步行逛街很惬意。但是对于那些机动车、电动车来说就不太好了。一般电动车都是龟速、蜗速前进,别说汽车了。有时候人特别多,甚至行人都没有走路的地方了。有几次我甚至和家长都走散了,还找了好久。我和母亲隔街相望,隔人头相望哈哈。
最后就是影响市容市貌吧,如果太乱了话,也不符合古城文明的形象了。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正规商铺的利益,正规商铺如果在质量、服务、店铺氛围上没有竞争力,就会受到地摊相同商品的不同损害。还有不诚信的交易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有些商贩卖的商品的质量无法保证,这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不利。
城市管理应当像绣花一样精细。在疫情当下,为了保民生,稳就业,促进消费,需要为地摊经济开出绿灯。但是对于放开地摊经济,各地决不能一放了之,还应当制定相关规则,对出摊时间、环境卫生、消防安全等作出规定,避免给交通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风险隐患,确保地摊经济井然有序进行。这样才能防止地摊经济野蛮生长,这样才能在抓和放之间寻找最合适的平衡点,让经营者获得真金白银的同时,也让城市居民拥有真正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总理两次为地摊经济点赞。民生的冷暖大过城市的面子,更多的城市管理者应当改变固有的思维:如之前认为地摊经济会影响市容就一棒子喝令不准出摊。但是疫情当前,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始终把人民的幸福感作为执法的标尺,以保障人民的权利为优先考虑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公众体验,善于换位思考,将更多的善意融入一个个细节当中。
因此,在疫情当前,需要地摊经济;在疫情过后,经济完全重回正轨时,地摊经济同样也不能一下子撤销,因为要给民众明确的预期和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使政策真正的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