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乐器可以同时提升空间和时间认知能力

一位儿童认知心理学家,王凌轩老师告诉我,中国教育特别重视听觉和视觉的信息输入,也就是阅读和听讲。但是在很多西方国家,还会重视另一种学习,就是“感知觉”的信息输入。

比如在加拿大,一个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会一手木匠活。比如做个小板凳什么的,很正常。这小小年纪为什么要学点没有用的手艺呢?

读书听课,仅仅是丰满我们的主观世界,而“感知觉”训练,也就是学点具体手艺,是时时刻刻实践中庸之道,才会建立和真实世界的关系。学生做小板凳的过程,道理和原则固然有用,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精确地把握自己的身体,要做到刚刚好,那才能做出好作品。这就是实践世界的美妙。

比如我自己,每天要在微信公众号里录一段刚好60秒的语音,一秒不多一秒不少,刚刚好。这个操练了4年多的手艺,没有什么具体的用途,但是它让我知道做内容这一行的艰难。我就永远不会小看任何做内容的人,我也对任何能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的人有足够的尊敬。这些东西反过来,让我和真实世界的关系变得更具体,也会塑造我的心性。

这就是手艺的力量。

——摘自罗辑思维《中庸之道》


叨叨魏有篇文章提到学乐器对孩子成长是有好处的,其原理与本文相呼应,会玩乐器也是一门手艺。

音乐的好处也不止于社交活动。你们可能听说过,语言学习有敏感期,随着孩子长大,他们学习模仿语音的能力开始减弱。好消息是,研究表明,玩乐器可以延长这个敏感期。一项跟踪研究发现,让孩子学了3年的吉他或长号之后,他们阅读的词汇量上升了。

我个人特别感兴趣的一个研究,是关于音乐与运动的。加拿大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那些动作协调性好,反应又快又跟得上节奏的人,脑部的胼胝体发育得更好。

胼胝体是一束神经纤维,直接连接我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它是一个勤快的协调员,让不同脑区更好地合作。我们大脑完成的几乎所有的任务,包括打篮球、游泳等运动,都需要左右大脑的联合工作,这需要胼胝体的帮忙。

所以,我推荐各位爸爸妈妈让孩子练习乐器,这能促进胼胝体的发育。孩子在练习乐器如钢琴、竖笛的时候,要看谱,要听音,要协调双手的动作。这一过程中,负责听觉、视觉、动作等不同功能的脑区不断在“协调员”的帮助下合作,“协调员” 胼胝体本身也因此变得更强大。

有一个研究发现,玩乐器是涉及空间和时间认知的综合任务,实验发现让孩子做电脑训练只能提升空间认知的能力,让孩子唱歌只能提升时间认知能力,而让孩子练习乐器,两种认知能力都能提升。

——摘自魏坤琳《056|孩子学音乐有什么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玩乐器可以同时提升空间和时间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