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每一次出门学习都是一种淬炼与升华,淬炼一个人的意志,升华一个人的灵魂,为了遇见更美好而前行。张家港没有轨道交通,我与同事雨林坐了近六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几经周折终于到达目的地,住宿安排在馨苑度假村,学习安排在梁丰初级中学,馨苑是五星级酒店,环境优雅,古树参天,绿荫环绕;梁丰中学,是张家港最好的初中,有内涵、有品质、有颜值,用特级教师蔡明老师的一句话说,校园每一处皆可阅读。我与同事开玩笑,说也许是看我们这一路太辛苦了,吃住学真的很高档。不知道这次学习会有什么收获,期待与梦想同行。
“人间四月天,沙洲三春晖”,在最美的季节邂逅阅读。第二届苏派名师精品课堂(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观摩与研讨活动与4月10日至4月12日在美丽的张家港举行。本次活动名英荟萃,名师大咖汇聚一堂话阅读。做一个爱阅读、会阅读的老师很重要,做孩子的引路者,培养孩子主动阅读。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谈了关于阅读的话题。
“我的人生是从阅读开始的。”著名作家叶兆言真诚讲述了自己阅读、写作、求学的相关经历,以熟识的语文老师杨老师的作文教学为例,相信学生的作文是可以教好的,用最朴素、最本质的心去写去教,老师写所有的作文,并告诉学生,我为什么这样写,学生作文不一定每次都全批全改,但是要有一次是改好的,要把学生的能力提高到最高点。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做的好与不好之说,一个人热爱自己的职业最重要,把工作做的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一个人只要有恒心,是可以做好一件事的,并鼓励老师尽可能地热爱教育教学,在专业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叶老还告诉我们,写作就是与写不出来作斗争,灵感与才华固然重要,但是坐得住,勤奋更为重要。
教育学博士,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吴欣歆,做了题为《阅读取向、阅读策略与阅读活动》的专家报告。每天十分钟阅读,三年下来12本书还是可以读完的,养成阅读习惯,吴老师认为,理想的教育并不存在,我们所努力的正是理想的一种朝向。阅读是高层次的思维,是逻辑理性的思维:读高级产品创造更高级产品。吴老师从“选择阅读取向、阅读策略与阅读活动”三方面入手,以具体策略和案例相结合,细致梳理了名著阅读教学的关键切入口,鼓励教师们培养“积极的阅读者”并与学生共同成为“主动阅读者”。吴老师条分缕析、扎实专业的分享为与会教师带来了前瞻性的名著阅读教学引领。
吴老师在来张家港的高铁上看完了纪实文学作品阿根廷矿难《深暗》,准备回去途中再看完《地心营救》,用历史与文学互征,解读,用理性思维分析文本。文本细读程度够不够,细读文本,比如《红楼梦》让学生检索物件在网上值多少钱(20亿),细读一段文字,思考,是谁的房间——探春,像公子还是小姐房间,是长门长孙还是庶出房间,可以看出贾府富庶,可以看出房间主人探春的性格及追求。
情节是“三”才会出现波折,汪曾祺两本书对比、提炼。例如《老人与海》环境作梳理,吴老师作了所有海环境的摘抄,颜色、声响、小动物——总结出大海是绮丽、美丽、瑰丽的。老人把大海当做生活的地方,不是斗争的对象。《三国》中战争环境列举——看出战争布局走势。重复出现在《水浒传》三首洒歌(中华书局出版,金圣叹评)。文学语言是线性结构,由一个点串起一条线。可以选一本书谈谈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国文学大多是这样一个特征。推荐书目《全世界都想上的课》、王国维《人物评论》。
吴老师有一句经典的话,让体育老师假装热爱阅读,读着读着就热爱了。2035年公民具有现代化素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素养:1、探究阅读2、稳定的阅读状态3、有选择阅读4、有品位阅读。关键词:这一位、现阶段、哪一位
特级教师蔡明老师总结:1、理解阅读,要有思想创造出来,图文并茂。2、生态语文教育,以学生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评价为主导。课堂的精彩是学生的精彩,教会学生如何学语文,让课堂上每一种存在都有精神,明白在课堂上尽可能讲、评、教,课堂是学生思维语言生长的地方。3、阅读就是落实下去,学生不想读——想读——爱上阅读。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常州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党委书记张五芳呈现了《赏诗词话西游——<西游记>阅读赏析》展示课。张老师从《一轮明月满乾坤》一诗入手,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乃至名著的特点,从“看一场好梦”“赏一组诗词”“读懂一部书”“感谢一个人”“发现一个我”五方面,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解读《西游记》的丰富内涵。张老师“虚实结合”、行云流水的课堂展示获得了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
课后张老师做了题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的微报告。她从“形象思维的培养”“系统思维的建立”“立体思维的展开”“综合思维的运用”几方面阐释了名著阅读的思维训练要点,鼓励与会教师要不断阅读,“在书籍的森林与教育的丛林里不断奔跑”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副校长韦存和呈现了《骆驼祥子》展示课。韦老师采用生生合作、师生问答的形式,讨论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串联起名著的关键线索和主要情节,他引导学生通过细读课文、琢磨人物形象,从而明白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一篇课文搭建思维导图,用阅读名著的方法去读课本,带动学生成绩,给孩子艺术文学的熏陶,给孩子功利性的分数。韦老师巧妙的课堂设问和指向阅读深度的课堂展示,为与会老师带来了有益启发。
课后,韦老师做了题为《从自然、自发到自觉——我们的课外阅读实践与思考》的微报告。以“诗与远方不过是一场忧伤”开头,认为语文学科的潜力在于,阅读和写作根源在于有效阅读,把语文学习以阅读考级的形式出现。他结合本校关于阅读教学的探索历程,从“激发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等不同的角度,细致分享了内容充实、极具实用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和思考。
韦老师认为,名著导读课,尤其是整本书的名著导读课细究起来,应该有三种课型,称其为“引读”“推读”和“提读”,即读前引导、读中推进和读后提
1、读前指导:(1)导向背景,导向兴趣。介绍作者和作品,在学生面前打开阅读那扇尘封的大门。 (2)明确读得要求,并提供一般方法(具体到文本特征和文本个性(3)与学生商讨阅读流程安排。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每个孩子的阅读都是从头开始,更没有从零开始的阅读。已有的阅读经验甚至抢先阅读的体验,都可以成为我们课堂导读的资源。
2、读中指导:解决阅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动阅读继续顺畅的进行。如理解中发生的问题,兴趣回落的问题,还有其他问题。每天定时读书,做好读书卡片,进行圈点批注。每个周(一般在周末)不少于25分钟分享交流。
3、读后指导:梳理归纳,专题展示,充分认识作品的核心价值,产生新的有价值的思考空间。防止贴标签式的总结。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徐杰呈现了《<海底两万里>导读课2》展示课。“海底两万里,神奇的旅程,哪个场景给你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徐老师以问题开场,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指引学生领悟“没有奇特的想象就没有科幻小说”。学生在徐老师风趣智慧的带领下,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品读,从“科技发展”“讲述口吻”“描述海底森林”等角度,读透名著中幻想和人物描写的“真实”,读懂“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区别。
随后,徐老师分享了题为《整本书阅读的基本课型及其操作策略》的微报告。他一共上了19本书45节整本书阅读。
1、整本书导读的几种基本课型:即“陌生状态下的导读”(引读课,揭发乐趣,指引未来方向)“阅读过程中的分享”(推进课)“初读后的小结总结”(提升课,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名篇或选段的精读”(重读课,一本书是泛读与精读的结合,有些需要圈点勾画—精读,有些需要连滚带爬泛读。)
2、形成合力,推进阅读
比如:陪孩子一起买书,组织班级读书会(让读书的孩子找到舞台),师生共读一本书,然后交流,参加各类读书比赛。
3、用评价撬动整本书阅读
过程评价:(1)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渐进过程。(2)阅读评价要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过程管理)(3)尊重个体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基础,不搞一刀切。(4)过程评价的方式应当丰富多彩。
班级阅读方法:按要求复述故事,给主人公写信,摘录好句好段,写读后感。写好书推荐语,制作读书小段,重拟小标题,话题讨论,仿写改写续写扩写、专题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电影镜头创作,人物采访活动,辩论会,写简短的书评,写人物述评,不同翻译版本对比分析,作品鉴赏群文阅读,制作小书签比赛,故事新编······发书签,写上你最喜欢的语言,分享给别人。
共生评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整本书之间,互动对话,共生共长,生成了新的阅读体验,生成了新的阅读资源。整本书阅读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对话。
考试评价(考试是指挥棒)
1、整本书阅读的考查,命题不是越细越好,要侧重考查学生对整本书的感受、理解、欣赏与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风重要还是雪重要。
2、即使需要考查细节,考查对整本书某个章节的细读,也是需要放在整本书的视野里来命题。研究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