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照护》,思教育

《照护》是哈佛凯博文院士写的关于人和疾病关系的书。他认为,照护是病痛的解决方案,它不只是患者亲属的责任,也是现代医学,甚至整个社会的责任。在听这本书的观点过程中,我并不是在想病人,而在想我们的教育。这里讲了几个因《照护》失去希望而自杀的例子,如草苗,每一个照护者一开始总是充满着希望,希望通过自己的照护让病人减轻痛苦,让病人感受到爱。而病人特别是凯博文院士的妻子这样患陈尔茨海默症的病人,只有不断地忘记你的照护,不断地脱离你与他的关系,当这种关系的断裂无法弥合人,人也就很容易失去希望。

其实,在乡下学校,当班级里并没有一位让你欣赏的学生时,你不断的付出,学生并不领情,而家长抱怨你多管闲事时,也是会慢慢地吞噬你的希望的。曾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城市的女孩,她梦想着当一名老师,优秀的条件让她在城市里收获到很高的薪资,但她始终没有忘记她的梦想。因此,她辞掉了城里的好工作,到了乡下一所学校支教。但是一年后,她毅然地离开了学校,并失去了自己的梦想。因为在这样的学校里,她看不到孩子求知的眼神,只有沉迷手机不能自拔;她对孩子苦口婆心的教育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家长或是外出打工,根本没办法管孩子,口口声声地说,自己已经欠了孩子,所以孩子的任何要求自己一定会拼尽全力满足他们的;学校里也都是一些混着日子的老教师,没有丝毫想要上进的状态,只是在应付课堂、应付学校、应付家长;学校也只是天天在应付上级的检查,作为班主任的她每天的时间不断地被要完成各种网上平台的调查、接龙或安全课堂所湮没。她逃离了,她说,再呆下去,自己也会被毁掉的!

一个非常现实的故事,让我深思。而《照护》这本书,让我延展地去思考:为什么在当代社会,真正的教育好像变得格外艰难呢?这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等的总体变化。

还记得自己读书时,作业并不多,下课时是和老师一起玩游戏的。冬日的教室外,阳光很好,小伙伴们在走廊上挤着取暖,老师也会来挤一下,即使大家伙摔了,也都是哈哈大笑的。记得初中时,因为我的数学特别差,班主任会特别帮我一起解数学题的。记得当时上老师家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帮老师干点家务活是很光荣的。而现在,连和学生一起撑一把雨伞,老师也无所适从。

凯博文说,医生的冷漠,医患关系的恶化,医务人员在西方现代医疗体系中陷入的困境,并不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医务人员也想做对的事情。他们选择治病救人,或多或少都怀抱着崇高的理想的。只是,他们斗不过那头名叫“医疗制度化”的野兽。

教育也一样,选择教师时,也都怀抱着崇高的理想的。而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呢?同样是那头名叫“教育制度化”的野兽。

明天又有一个检查,我一整个下午,一点教学的事情没干。为什么呢,只为了准备上级规定的所谓“课堂教学”的常规细则。规定制度很明确,必须将前期所做的工作逐一梳理,形成体系,将常态的工作痕迹找回来。我知道这些没有必要,只是应付上级来检查而已。现代的教育制度越来越细化,将每个学校的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每一个数据地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学生的成长发展难道只是这些数据可以代表的吗?凯博文说,喂养“医疗制度化”这头野兽的饲料,就是效率。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有一个观点: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会用简化,甚至过分简化的方式解释人类行为。用成绩评价,就是这一简化的结果,而这样的解释很危险,可能让我们抛弃了最能代表人的那些要素:比如本能、情感、道德等等。

凯博文在书中提出了一些思考:理性与情感、技术与人性,他就是要用相反的思维模式,来纠正越来越冰冷无情的西方现代医学,想呼吁一种医疗范式的转换。他的这些思考,对我们教育人是否也有所警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照护》,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