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特意去看了我去年写的年度总结。
好家伙,3205字,阅读量306。我不知道这次我能不能超越这个字数和阅读量,其实我也知道这样的年度总结字数的天花板也就1.5千,才是遵循人的阅读习惯。
这是我在写的第766篇文章,如果写完这篇字数就累计到110w了。如果说我是浑然不觉就写成了现在的样子,那一定是有点浮夸的。
当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特意去挑了一个日子,那就是今天的冬至节。
饺子、羊肉汤,还有那些共情的人,滋生出的温暖,可以让我在愉悦中回忆我的2020,就在今天“破土而出”,回忆那些至“最”时刻。
最有成就感的事:应该是还活着,还活得无比的通透与自然。或许是一个人“极度坦诚,就能无坚不摧”吧。
最得意的事:和去年一样,每天日更千字文。日更的千字文里当然是为已经毕业的7班的每一个孩子写的专属文章属于成就感爆棚,因为在那些文字里,可以真实看见每一个具体的孩子。
最幸福的事:被孩子们惦记,得到他们的认可。
最自豪的事:参加“新网师学习”,过了一学期苦行僧般的学习生活:每日打卡,用心完成作业。上期选修的两们课程都得到了优秀,下期获得了百名榜样学员之一。手绘思维导图找到一些感觉,我知道我赢的更多层面只是我的写作功夫,我还是在“浅水区”里打转,每日肤浅的得过且过。
最开心的事:陪爸爸和妈妈过生日,听爸爸发表生活感悟,听妈妈叙说家里家外。有亲情的加持,才能行得舒心。
最官方的肯定:高新工匠和区学科带头人。两次答辩,无限次的积累。答辩的过程已经忘记,但每次答辩前夜为答辩所作的准备,在草稿纸上写下思考,思绪飞舞,在记忆库里搜索并互相串联,体验再创造的快乐。
最诗意和充实的学习:国庆节福建东山岛张文质写作研修班,我们一行六人,白天在诗山坡学习,晚上在酒店开启成都论坛模式,无比充实,笑声是这一年中最多的。
最儿童化的旅行:六一儿童节去青城后山中的后山住了一晚,以为误入了人贩子的圈套,没成想“柳暗花明又一村”,就算被拐卖也认了。
最浪漫的旅行:暑假和萍的丽江之游,美景美人美照,蓝天白云,古墙酒吧,随心随性,心灵放空,身心自由,无比惬意。
最温馨的旅行:陪父母随心游,看风景的同时体验父母在身边的安心。
最勇敢的事:开车在夜间和凌晨行山路,应该是无知者无畏,七弯八拐的路还很刺激。
最有深度的阅读:桐下读吧共读《全世界都想上的课》,采用知性阅读的方式,批注勾画,画思维框架图,写阅读感想,引发深度共鸣,把一本小书读成了大书。
最奢华的旅行:一群尺码相同的人忙里偷闲住在一所乡村房里,回归到儿童的状态,奔跑跳跃喊叫玩乐。
最长时间的音频学习:文质老师的“文质说”,每日八分钟,反反复复听,从3月至今,用文质的思考磨耳朵,也磨自己的心性。
最费脑的事:撰写课题成果和课题申请书,这依然是我会当做压力山大的任务,每次写完我都不知道到底写了啥。
最特别的礼物:孩子们毕业时给我的画像,微胖,有些小可爱,特别是小吕同学的作品,想起来就会笑,哈哈。
最容易陷在回忆里的事:整理自己的书稿,打开这些年的文字记忆柜,回忆一些成长痕迹。
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认真你就输了,但一直认真你就赢了。这句话被我反复用了好几次,一直都保持着新鲜的感觉。
最有创意的一件事:桐下写吧开展诗意写作挑战7天活动,写友们大多都是诗人,我们写诗朗诵诗。7天下来证明一件事:我与诗人无缘。
最值得回味的一节课:开学第一课,和孩子们建立关系,见识每一个个体的美好。
最让我意味深长的一节课:张祖庆老师的《把猜读进行到底——动物小说导读》,我听出了一些教育的门道(可见我前面的文章《我是祖庆老师的学生》)。
最大的专业成长行动:将自己的课录下来,进行“解剖”,思考上课的“为”与“不为”。
最深的感触:遭遇疫情时代,对生死、对自然、对这个世界的秩序,尽量保持一种平和与自律。
最温情的告白:毕业时一些孩子写给我的信,比如刘彻,小段。
最尴尬的事:媛说:“我在三楼办公室都听到你讲课的声音。”可见,我的声音是多么有穿透力,还是温婉一些的好。
最失败的事:未能摁住体重的强势上涨,以及课堂教学的风格形成与突破。
……
关键事件关键人物,构成关键的思考,和这些特别的回忆。如果继续深挖,可能还会勾连出很多至“最”时刻。
昨日看第七季奇葩说,有位选手实现了“爱马仕自由”,刘擎教授说他实现了“思想自由”,薛兆丰教授说他实现了“电脑自由”,蔡康永说他实现了“菜单自由”,马东说他实现了“超市自由”。
我和宁讨论,自问“我们现在实现了什么自由?”我想,可能首先是思想自由吧,如果要用有形的看得见的来衡量,于我而言,那一定是文字自由。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说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特殊的一年。其实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每一年都是特殊的,只是每年的至最不太相同。
现在,就把这些至“最”当冬日的一杯清酒,和着冬至日的羊肉汤,咕噜咕噜喝下去,寻找一份微醺的感觉,继续行思,到人生的“至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