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读书笔记23:《看不见的大猩猩》

菲菲读书笔记23:《看不见的大猩猩》_第1张图片

《看不见的大猩猩》【美】克里斯托弗·查布利斯&丹尼尔·西蒙斯

在人常生活中,人们对于预料之外的事情经常是看不见的。主要有六大错觉:注意错觉、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因果错觉、潜能错觉。

一、注意错觉 :“看见”不等于“看到”

心理学实验:白色衣球队和黑色衣球队,不断移动并传接篮球,志愿者观看影片时计算白色球衣球员传球次数,观影持续一分钟。影片中安排一位把自己打扮成大猩猩的人,走过人群并稍加停顿,还对着镜头敲打胸膛,然后走开,在屏幕上不超过九秒。实验结果:约一半被试者没有看到大猩猩。

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么多人看不到大猩猩?在心理学领域,称为“无意识盲”。当人们把自己全部的视觉注意力集中到某个领域或者物体时,他们会忽略那些他们不需要看到的东西,哪怕这些东西很明显。

人们真正体验到的世界远小于人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如果能认识这种局限性,某些错误的感知可能会消失。

人们会认为,应该可以看到在自己面前的一切,但事实上大脑只能处理来自视觉世界的一小部分信息。比如:格林维尔号核潜艇未发现日本爱媛号鱼船,上浮时相撞;橄榄球手罗瑟·伯格行驶摩托车被撞。

心理学实验:将运动员变成白色和黑色字母,红色加号代表大猩猩。被试任务是记住所有白色字母击中屏幕某一窗口数字。结果:被试者30%没有看到唯一带有红色颜色的大猩猩穿过整个屏幕。

预料之外的事物,无论它的特点多么鲜明,还是容易被人们忽略而看不见。

唯一的避免方法:让自己成为大多数。在预料的范围之内尽可能多的考虑各种复杂情况。

驾车不能接听电话,它造成的事故影响绝不低于醉酒驾车。用耳机接听也很危险,无论开车、使用电话都需要耗费大脑的认知资源。驾车时不是用一只手拿住电话影响了安全驾驶,而是在于讲话本身是一件耗费认知资源的事情,所以耳机也不行。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注意的功能就是如何有效的分配这些资源。认知资源是人类进行各种活动的一个界限,一旦某种复杂活动超过认知容量的最大限度,人们就无法完成原有任务。行动结果的本质取决于认知资源消耗的多少,耗费的越多,任务完成的质量就越差。

心理学实验:红色加号大猩猩试验。仍像以前一样计数,A组正常聊天,B组边与别人聊天边计数,结果:A组30%没看到大猩猩,B组90%没有看到。

能否看到大猩猩的最有可能决定因素还是来自个体差异。对所有人来说,单任务才是最简单的,没人对多任务在行。

其它实验也证明:训练人们注意能力并不能提高看见预料之外事物的概率。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避免注意错觉,但前提是背景与环境要专业相关,专业知识对错觉也不是绝对免疫。

如何应对注意错觉?除非大脑重写,否则人们是无法消除无意识盲的,但它并不是绝对有害,没想象的可怕。

二、记忆错觉:“记得”并不等于“记得准”

人的记忆信息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每次回忆都是一个信息重新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还要受到个体主观意识的制约。记忆信息都是经过各自大脑加工再处理过的。

心理学实验:一分别的短片8处错误,多数人都未发现,其中一处窗帘发生变化90%人未发现。变化视盲:短时间内物体表面特征明显改变但人类却无法察觉的现象。无意识盲是视而不见,因为不在预料之内;变化视盲是未能发现变化。

记忆错觉会错误地把别人信息当成自己的经历并储存在记忆里。有时候会挪用别人的故事,相信自己是主角,典型的记忆源错误。

心理学实验:不幸患严重疾病,是选择风险大治疗方式还是靠输氧管活下去?被试者12个月再回答相同问题。结果:23%的人两次答案不同,改变选择的人中75%认为自己前后选择一致,他们的记忆为了匹配现有观念被重写。比如:肯尼迪被刺杀三年后,三分之二的人说三年前大选投票给他了,实际上他的得票率只有一半。

涉及人生重大转变事件也许会铭记在记忆里,无论时光流逝都很清晰,但清晰不等于准确。对重要事件的记忆定义为“闪光灯记忆”。记忆错觉使人们对闪光灯信息坚信不疑。

心理学实验:某重大新闻后,立即要求填写相关试卷。数年后再填写一次相同试卷。结果:多数人无法相信两次结果的分歧。通过对911事件问卷1周、6周、32周,被试者回答相同问卷的结果证明:时间越久,记忆越不准确。

带有强烈情绪色彩参与的记忆信息会被人们更加生动、更容易地记住,但并不意味着准确性更高。人们通常把记忆清晰与情绪性作为评判记忆准确性的重要标准,这也是人们信心的来源,信心越强,就认为准确度越高。

三、自信错觉:“自信”不代表“能力强”

自信错觉是指过高的评估自己的水平,过度的自信同能力联系在一起。

人类所表现的自信心,不管是在医疗诊断中,还是庭上作证,都使人产生错觉。心理学实验证明,很多人在调查报告中都认为自己被低估了。

自信与能力实际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依靠自信心的强弱进行相关的判断将使人们掉下陷阱。

自信错觉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出现的,可以看到强有力证据时,这种错觉就会烟消云散。

解决自信错觉的办法:提高能力。能力提升可以避免过度自信,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对自己现有水平有足够的认识,才能让自信错误的干扰减到最小。

心理学实验:分小组解决问题,对谁是本组领导人投票。结果: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每个团队的领导者并不是成绩最好的,而是那些人格力量更强大的人。

团队领袖如何产生的?第一个站出来提出自己的意见,94%的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都是采用了第一个意见。具有统治力的人格特点的人一般都会先发言,其自信感染其他成员,随之产生依赖感。

心理学实验:108名被试者在不同教室填写表格,填写过程中,一人假扮成小偷偷走计算器。指认小偷时,被指认的准确率与自信度一点关系也没有。模拟审判时,77%陪审员愿意相信高度自信证人证言,59%陪审员愿意相信自信度低的证人。

据资料显示,75%的错案都是因为DNA检验可以作为呈堂证词而被推翻的。错误一般是由陪审团被过于自信的证人误导造成的。

敢于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并非无能并不是坏事。

四、知识错觉:”知道“不代表”明白“

知识错觉会把”自己有能力弄懂“与”自己已经懂得“相混淆。

实验:对熟悉的生活用品与工具,关于工作原理从头到尾逐个提问,每个步骤问清楚为什么,最终明白自己对其根本不明白。人们很少意识到很多简单的事情,自己只知道如何使用,却不知道它的工作原理。

人们喜欢关注那些比较容易理解的零碎信息,并由此认为知识尽在掌握,殊不知那些被忽略的信息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心理学实验:模拟投资环境,选择接受反馈信息时间是每月、每年还是每五年。分组后几乎所有被试者把资金平均购买基金A和基金B,A涨降幅低,B涨降幅高。结果:每五年才能看到一次反馈信息并买卖的被试者盈利最多。短期信息造成知识错觉,不断得到信息,认为自己全面掌握了信息。查股票经纪公司材料,最近六年,最活跃的交易者盈利不如最不活跃者的三分之一。投资者的错觉是引发金融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投资者无法清醒地认识知识错觉的存在。

商人宣传产品细节来迷惑消费者,使消费者认为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产品的原理与功能,用这个方法来增加企业销售额。比如:经过盲测,资深音响发烧友无法区分普通电缆线与高保真电缆线的差别。

信息并不是越多越有利,”喋喋不休“容易引起知识错觉,没意义却能引导人们的思路,让人以为自己什么都明白了。

五、因果错觉:”相关“并不是”因果“

因果错觉建立于认识上的三种偏差:人们倾向于把任何事情都归类在经验中已有的模式之内;人们倾向于从巧合发生事情中寻找因果关系;人们总推测先发生的事情是因,后发生的事情是果。

模式识别使人们可以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社会活动,在短时间内轻易作出决定,而无需繁琐的逻辑推理甚至是实验验证。人们认知系统中一直存在着先前经验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在这种经验的指导下,人们有时会把巧合发生的事情判断为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人们经常不知道存在这种偏差。比如空想性错觉,人类把杂乱无章的图案理解成具有实际意义图形的现象,而且这现象大多与宗教有关。

当两件事情同时发生时,人们倾向于推测一件事情导致另一件事情发生。比如冰淇淋的消费量与溺水死亡率有关。

人们对电影、电视剧、小说或者其他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故事感兴趣,起到核心作用的就是每个故事都具有时间性。由于时间性,使人们不断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人们不断以时间线索为核心,处理加工信息时,就会利用因果关系把众多事件串联在一起。由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就是通过时间线索,才天然地喜欢把时间关系转变成因果关系。比如阴谋轮者,把重大历史事件归于某一件事情的影响上。

《绝不动摇》中阐述了一个道理:”一个小小的轶事总是比科学的统计数字更有说服力。“因为人类大脑对生动故事敏感,所以人类摆脱小故事对自身的影响太难了。

六、潜能错觉:”潜力“并不是”无限的“

潜能错觉让人们总是轻易地相信人类的大脑还有很多未被开发的潜能,人们要做的就是挖掘出这能力。人们之所有会陷入潜能错觉,是因为人类大脑还处于低效率状态,众多脑力资源还埋藏在大脑深处;人们更愿意相信通过简单技术手段就可以轻易地激发大脑潜能。

心理学实验:36名被试者分为ABC三级,A级听莫扎特音乐十分钟;B组听放松音乐十分钟;C组安静过十分钟。欣赏后做智商测试,A组229,B组111,C组110。媒体热情高涨,市场上各种莫扎特CD。后来经其他测试,如短时记忆测试和其他几项认识能力测试,并没有发现几组间差异。大家对莫扎特效应深信不疑,是因为媒体不会报道后续实验研究及相反意见,还有就是因为大众更愿意相信莫扎特效应是存在的。经”元分析“综合所有人研究数据进行再分析,最后结论仍是:莫扎特效应根本不存在。

心理学实验:每组六周课程训练,A组言语记忆训练,B组问题解决训练,C组提升认知操作任务速度训练,D组科普知识教学。研究结果:A组提高了言语记忆能力,但用BC组认知任务测试,成绩低于其他组。这结果表明了:认知能力的迁移是很困难的,如果人们希望提高某方面的认知能力,只能做最针对性的训练,这个训练对其他认知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没有哪一个人天生就是天才,他们的成长轨迹都离不开艰辛的努力。尽管很多人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也仅限于一个领域。

心理学实验:124名不经常运动的人分两组,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训练,A组只限有氧训练,B组肌肉力量训练。结果:有氧组在任务计划与多任务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出现大幅提升。因为有氧运动最大的贡献在于帮助贮存灰质,让大脑聪明伶俐,有氧运动对认知能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

七、直觉只是一个传说:避免错觉的方法

六种日常错觉的特点:都使人过分高估了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让直观感受与实际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人类享受高级认知能力所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得不忍受它们同样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些日常错觉就是刀锋的另一面。

大家要做的是选择什么时候相信直觉,什么时候将它舍弃。两点忠告:1.要时刻小心直觉。选择相信直觉也要三思而后行,一定要谨慎;2.努力寻找”看不见的大猩猩“。

你可能感兴趣的:(菲菲读书笔记23:《看不见的大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