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微商晒钱令人厌恶,有的却不会?

为什么有的微商晒钱令人厌恶,有的却不会?_第1张图片
文/小伍姐


①强行宣传的伪逻辑,令人反感。


某某产品做了几个月就提了某车挣了数万,晒图配文:加入我们你也可以,加入我们你就遇见了财富。尽管很多这样的财富故事真实发生着,但一味将某种成功归结为单一因素所致的简单粗暴式思维的宣传,略微低看了大众的智商。

所有看似突发式的成功,背后都是漫长而看不见的积累。比如一个画家,画了1000幅画,在第1000幅的时候,获了奖名声大噪,身价暴涨。这故事如果总结为:他画了这幅山水画,于是成功了,所以我们也画山水画,我们也能成功。这逻辑就让人笑出声了。当然,这美好的联想还是能带来些许幸福感的。

他成功了,当然一定有最后这幅画的功劳,但更多的是曾经那999幅的积累与沉淀。

做一个产品,立马赚到了几十上百万,背后,必定有曾经一次次的人脉积累、渠道积累,才造就了一呼百应的场面。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成事,是先有了1,才有2,依次累积到10的过程。这样的粗暴宣传则是告诉你,你有了1,10就来了,自动省略了中间的8,看似没错,实则巧妙而愚蠢的规避掉中间部分,让傻孩子兴奋不已,让稍微有点思考能力的宝宝厌恶至极。

没有过程的故事,空洞而乏味,虚假而廉价。

“我赚了100万,我牛!”

“我从前是一个特别自卑的人,为了证明自己,选择了从事这份工作,后来经历了很多纠结失败和学习,有很多的自我挣扎,最后发生了X事,我坚持了下来,再次出发,几经周折,至今赚到了100万,很幸运,很感恩…”

这两段,讲了同一个故事。什么感受?

空洞的炫耀,在国内相对含蓄的为人处世主张下,显得特别的刺眼。但有内容、有温度的陈述事情发展的过程、交代事件的结果,则稍显自然。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晒钱晒单,咱们会觉得,他生意真好,他眼光确实不错,他是个生意人才。而有的人晒,我们则觉得虚假刺眼,有一种金纸包巧克力元宝硬充真元宝的脆弱感。这就是差异。

第一种宣传逻辑,是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强行灌输结论,出言突兀。

第二种,有论点,有论据,有细节有情感。尽管也有众多狡猾不诚的人用方式二来包装自己,但抛开这类情况不谈,不可否认的是,好的表达方式,确可少辣眼睛。撇开有心人利用好故事做虚假宣传的手段不谈,好故事永远比粗暴的结论动人。

晒什么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晒的人是谁。

品牌与个人都需要招商,所以努力展现品牌实力和品牌业绩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极为必要的,于是晒单也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宣传手段。就像每年某宝做完大型活动,都会大肆宣扬总体销售业绩一样,需要展示企业实力。

那么问题来了,本是司空见惯的宣传方式,有的微商用起来后怎会如此惹人反感呢?还真不一定是方式的问题,而是,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也会带来不同感受。

当你亲眼看着一位朋友,日复一日的为一件事情努力,最终他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告诉你说:你可以加入这个平台,我从中获益不少。你的感觉是,嗯,我可以好好考虑一下。但假如是一个陌生人,一上来二话不说则告诉你:我在这平台获得了成功,你也加入吧。你的感觉是?请你离我远一点。

假如前者指点你关于财富的获取之道,你会觉得可听一言,毕竟对方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获得成就,可畅谈经验。如果后者给你强行上心灵鸡汤,大肆畅谈赚钱之道,或用别人的财富故事有目的的教育你,给你指点人生迷津,怕是你只会下意识捂住自己的钱包,生怕贼人惦记吧?

同一番话放到不同场合,从不同人嘴里说出来,可掀起完全不同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众多复制粘贴的好文案最终都变了味,失去了它本有的效应的原因。同一种宣传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也并不会适用于每一个阶段,用错很可能适得其反。

不难看到有的微商刚加入,便开始急着晒大额成交图,晒别人的财富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众人皆醉我独醒,要教育众生换个活法的姿态。太急,太早,套路太老。建议新人少用廉价套路,真实些,真诚些,无需放低自己,也别把自己架太高。最好的套路,依然是真诚。


结语

微商行业里,有人卖房,有人卖车,有人卖知识卖课程,有人“卖自己”(这里的“卖自己”是指大家都在朋友圈里展示自己优越的一面,以展示资源从而聚集或换取资源的方式),尽管这其中有人因为看到过某些并不非常讨喜的微商后而羞于承认自己与他们为伍,羞于承认自己也是微商,能理解,但不好意思,这名头你是逃不掉了。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一份绵薄之力,让行业中的某一微粒开始扩散分寸得当、令人舒适的风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有的微商晒钱令人厌恶,有的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