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从《天幕红尘》中第一次见到“见路不走”这四个字的时候,内心首先泛起的是不屑的情绪,因为从字面意思的理解,它有着绝对意味,从三十几年的经历中得知,一种观念用绝对表示是幼稚的。

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推进,内心再一次感受到了欣喜若狂的感觉,随着阅读和自身这段时间的经历,用书中的观念去印证和发现自我,自身的心智有了些许的提升。

阳明心学提到过人本性具足,心如镜,知行合一,但是于我等悟性偏低的人却有些虚无缥缈,可望却不可及。

而“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延伸,不是别人的建议,经验不重要,而是不以经验教条等常识和习惯来寻找方法和途径,以条件为转移,别人的成功,是别人条件具备,自己未必成功,别人失败,是别人的条件不具备,自己未必失败。

由因得果,由果推因,条件具备,越接近实事求是,那么得出其结果的概率越大。也就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

而与之对应的一句话是见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意思是事物的本来面目。与唯物主义中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思类似。

《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有句台词:“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你知道你是你,那你就不再是你。”

用见路不走的思维去理解,印证自己的过往经历,一是为虚名所累,难以接受现状与想象的冲突,陷入思想的矛盾。一是活在别人的言语中,或善意或恶意的言论,其实都偏离实事求是的原则。

而统计学中的概率论,让我们理解到万事万物的发现极低的概率会出现非黑即白的现象,绝大多数是伴生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是增加了“条件”的概率,伴随着不确定性因素,如果真出现了小概率事件,那就是玄学的生存空间吧。

其实人活着只需要解决两个难题,一是让身安住,二是让精神有个归宿。

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这种快乐与叶子农的“我”是野生的,宁愿死也要自由,异曲同工。

从生存法则出发,动物的本能是从“我比你强”中获得成就感,再也没有获得生存资源,囤积财富这样正儿八经的事了。那些离经叛道的人,快乐个什么劲呢?

叶子农说:众生是立场的,所以没有绝对的观点,你高兴你的,我高兴我的,没有对错优劣之分,只有立场的差别。

所以从境界上说,《天幕红尘》中的叶子农胜《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一分。

从世俗文化理解中,丁元英有芮小丹这位红颜知己,胜叶子农一分。

于己而言,这些大智慧的明白人太过遥远,自己既没有看透因果,利用因果的智慧,也没有当生则生,当死则死的通透人性,在这漫漫红尘中历劫因果,多一分智慧,便得一分快乐,这就够了。

        ——2021年5月10日忙中偷闲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相非相,即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