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我的二本学生》— 黄灯

一句话简介:是有十五年教学经验的二本院校教师的一本教学总结,见证了八五后九零后的挣扎和梦想。


                                          对后来的好奇

首先,这不是小说,是无聊透顶的现实。它有小说的曲折情节,主人公的挣扎,却没有痛快淋漓的逆风翻盘。和生活恶战一场后勉强迈了一步,而前面的路还遥远得看不见,这就算是这本书里面的“好结果”。“好结果”,不是说最后考上研究生或者考上公务员结婚生子,而是找到自己。在这过程中呈现的真实,让人恐惧,但也引起一些思考。

里面的故事大多不完整,多而短,学生处于人生摸索阶段时已经结束了,而这个阶段是最脆弱、最容易受挫的时候。能让人有比较完整印象的,大多是对自己的生活基本满意的:考上公务员,过上了平凡又幸福的生活的人; 能踏实在工作岗位里能够迅速认清生活,接受眼前的生活的人;家里找了关系去到比较好的岗位的人。

那个有开朗乐观的越南妈妈,烂仔弟弟,台风天家里漏水的李沐光,是后来怎样维护自己对文学的热爱的?那个家境优渥,艺术氛围熏陶下长大的杜子然,如何依旧保持自由和从容?

那些毕业后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考研失败,又错过了春秋招的学生们的后来怎么样了?

那个希望自己不要像父母为了卖猪肉,过着黑白颠倒生活的张亚康,有没有考上研究生?

他们面对激烈的社会现实,怎样安放自己的理想,是在和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中慢慢消磨掉了还是通过毅力和智慧实现了理想还是慢慢慢慢忘记了,成为了“工具人”、“社畜”?

2020-12-13_第1张图片

这些数量庞大的在不确定中挣扎的人的生活无疑是让人好奇的。好奇的地方在于一种可能性,改变的可能性除了那些一成不变的妥协:暂时放下喜欢的事情,先考上研究生推迟几年找工作,考上老师,家里找关系考上公务员,还有没有别的故事?冉辛追没有妥协,经过了三年,最终考上了复旦大学文学系研究生。但后来呢?

这种想要确定性的本能让我第一次读这本书时,由于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憋闷。但后来发现,正是这种对确定性的本能追求和对未知的恐惧,才使我们选择把理想揉碎,塞进现实这个密不透风得罐子里,以为理想是易碎的云,再也不管了。但理想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是具有强大的韧性的,脆弱的是我们。

书中的大篇幅讲了学生们的挣扎和困惑,以及其背后家庭的挣扎,而挣扎所获得的小小胜利,短到来不及庆祝。至于后来怎么样了,会有怎样的变化,一切都是未知,是可以无限想象的。

如果呈现的是确定性,那就不是生活。毕竟生活才是一个大文豪,想摆脱俗套,写自己的故事,素材很大可能来源于清醒的自我意识。但来势汹汹的生活面前,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个。

                                          生存和理想—又臭又长的主题

面对生活给我们的磨难,不管多大,通过时间耐心的冲刷,哪一天回头,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承受了那么多。其实我们有能力承受生活给我们的不可预见的痛苦,但这样的我们面对理想,却极其脆弱,往往没有勇气去主动承受痛苦和压力来追求理想,停下来好好规划未来的路,为它制定详细的计划ABC, 并在行动中不断修正,不断接近理想。为什么?

因为失去理想和自由的代价是肉眼看不见的,只要你不承认。你不承认你的理想,不承认你原本想要的是自由,没人会知道。没人会看不起你,批评你。但是失去工作的代价是肉眼可见的:吃不上饭、留宿街头......这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2020-12-13_第2张图片

所以为了解决迫切的问题,选择了暂时承受肉眼看不见但其实更大的代价:(暂时)失去自己,把一天中状态最好的时间全部献给单调重复的工作,还经常不得不把下班后的时间割让给无意义的加班或者应酬。留给理想的时间是被资本吃完后的骨头渣。全身心投入都不一定能实现的理想,又被进一步压缩了施展的空间。

生存和理想是有顺序的,先吃饱饭,再追求精神享受。但是这个生存不是说在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十八线小县城里,能吃上一天一顿,有只是用来遮盖身体的单一功能的衣服,住在没人要的破旧简陋的房子这么简单。大部分人希望在北上广深新一线省会城市,至少是在能叫得出名字的三四线城市里;能实现不仅“车厘子”自由,还有“火锅烤肉披萨日餐韩餐”自由;能有不仅用来遮盖身体的,还有能达提升气质和自信,甚至社交目的的多功能的衣服;还有包包化妆品帽子手表手机等物品;住在安全的好看的房子里,交房贷水费电费燃气费暖气费。这就是普通而体面的生活,但并不简单。因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将不允许你停下步伐,否则...... 或许,从选择某个不感兴趣的行业来生存开始,理想就已经越来越远了。

2020-12-13_第3张图片

理想其实不贵,也不远。但是快节奏的社会和混乱的现实给人们的心里种下了焦虑不安,急功近利,随波逐流的种子,人们用及其有限的时间播种的耐心、专注、独立思考能力,像一个小小篱笆,但在海啸来临时,不堪一击

但是有没有另一种可能?理想和生存是天然对立的吗?生活是必须妥协的还是可以谈判的?只能妥协,都是生活的错吗?还是自己根本没有做任何准备,来和生活谈判呢?

是不是我们还缺乏了一些想象力呢?

                                            混乱与意识

从窗外看去,外面的车就像蚂蚁忙着搬家一样,忙碌地跑来跑去,这一跑就得好几十年,连冬眠都没有, 但往往摆脱不了一个词:迷茫。毕业迷茫,到了中年迷茫,老年更是迷茫加空虚......突然觉得生活是混乱的迷宫,不是整洁有序的跑道。想逃出这个迷宫,获得自由,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往前冲,或者坚持往前冲,要有强大的信念,灵活有效的策略和源源不断的毅力。但前提是,要意识到,自己在迷宫里。

“以前,我总认为现在的孩子娇气,不能吃苦,但随着交往的深入,我发现他们不仅能吃苦,也能接受竞争,更不害怕应试。”

“痛心的是,学生付出那么多,到了大学,依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

来自北方缺水小县城的刘婉丽,就因为能天天洗热水澡而想“再也不要回北方”。

这是她的美梦:

“那个水好美呀,美得不得了的感觉,别人说抱住,我觉得比抱住还想抱,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广东......” 

这是她的挣扎:

“为什么生下我?为什么要将我生在这样一个地方?我一路走过来,辛苦得要死,还不如死在路上。”

她的困惑:

“想过接着读博士,但是既怕考不上,也怕考上后,还得面临找工作。”

从高考到本科,工作再到研究生,刘婉丽经历的这漫长的成长痛,没有因为她的努力而结束或者有所缓和,只是把该回答的问题推迟了几年来回答,但她仍然回答不了,等于只是延长了成长痛。每个人都要回答几个基本问题:你是谁?你要走向哪里?这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逃不掉的问题,回答不了的代价就是继续陷在生活的泥淖中迷失自己。


2020-12-13_第4张图片

苦苦挣扎的不仅是学生个体,而是背后的整个家庭。这需要几乎榨干全家的力量才能支撑的是什么呢?张亚康的父母卖猪肉为生,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少吃生活的苦,有意识地向这个目标迈进。

“07年父母买了六层楼房,全部出租,一家几口住三楼,收入可观,但父母依然没有改变生活方式,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卖猪肉。”

张亚康想考研,找到不用黑白颠倒的稳定的工作。他稍微努力一点,就能过得比他的父母轻松,实现父母的愿望,但是他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呢?

都说贫穷是最大的罪恶,但无意识会让这个罪恶延续、蔓延。如果没有意识,苦难就是苦难,无法兑换幸福。

这本书用文字录制了每一个个体具体的挣扎过程,没有通过剪辑,悉数播放给读者,其粗糙的画质和动摇的镜头,给人强大的视觉冲击,能让一个即将或者刚踏上社会的学生,快速看清生活的真面目,也让我们知道机会和选择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多,方便我们丈量需要付出努力大致大小,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耐心,而不是“眼高手低” 还“怀才不遇”。

确实,这个时代,不够好,普通人能抓住幸福的机会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这是一个理由:无法实现理想的理由,迷失自己的理由,感到无奈的理由。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网络信息时代,确实给了每个人更多发现自己潜能的机会。只是如果没有具体可行的计划和行动,那一切的“不够好”都只会变成不去抓住机会的借口。

每一代人都见证着每一代的变革,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挣扎。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人能说:我们那个年代啊,像平静的大海一样,没有一点波澜,一片宁静祥和。如果有过这样一个时代的话,也不会有《桃花源记》和《理想国》吧。

最后想用一句尼采的“哲言哲语”来结束这篇文章: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