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现象-彼得堡文化

      不知道为什么,脑海中的俄罗斯总是被阴云笼罩。也许在课本和各种艺术作品里,广袤的俄罗斯大地总是与沉重而悲壮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但来到圣彼得堡,才发现它是如此柔软、明媚、美轮美奂。一个世纪以前还被蓝血贵族们世代承袭的庭院、庄园、城堡,像一颗颗宝石沉睡在这片被历史的回声淹没的土地上。

        圣彼得堡坐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是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面积135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00万。整个城市由100多个岛屿组成,由700多座桥梁连接起来。由于其河渠纵横,岛屿错落,风光旖旎,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称。其实,圣彼得堡也被认为是一座桥梁博物馆。桥梁不仅是连接岛屿的大型建筑,也是浪漫的约会地点,圣彼得堡的桥梁或是装饰着古老的灯饰,或是装饰着一页美丽的童话故事,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特色,它们是圣彼得堡艺术魅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圣彼得堡美丽与实用结合的产物。

          圣彼得堡 在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和历史中心古迹群构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城内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享也有盛名,主要建筑群有:彼得保罗要塞及彼得保罗大教堂(彼得大帝葬地)、斯莫尔尼宫、冬宫等。圣彼得堡也是一座文化名城,拥有50多所博物馆,被誉为博物馆城。郊区宫室嵯峨,这里有堪称“俄国凡尔赛”的沙皇离宫彼得宫,巴夫洛夫斯克别墅区,沙皇夏季别墅皇村等。

        人们说圣彼得堡就如同彼得大帝的一个梦,他毕生的追求便是将自己的国都打造成一座典型的欧洲城市,彼得大帝斥巨资从欧洲请来了各种擅长设计巴洛克建筑的能工巧匠。令人们不管想到的是,彼得大帝是一个出色的木工,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他仍然亲自动手,和工匠们一起不舍昼夜地将这座依海而建的城市点一点打造成自己梦中的乌托邦。在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影响下,欧洲的建筑风格在这里发生了变异-出现了一种真正独具特色的建筑式样。在艺术创作、社会生活和日常习俗中欧洲传统和俄罗斯传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彼得堡文化。

          迷失在圣彼得堡的某一幢不知名的古老建筑中,有纵深感的阳光从穹顶上的天窗里倾泻而下,厚重的桃花心木阶梯倚靠在连接天花板与地面的书柜前,尘埃在光束中轻舞。在这个瞬间,一颗漂泊的心仿佛被俘虏,因为,即使四季如冬,这座城市依然拥有一颗温热的心;即使是古代落后的社会制度也不能压制这里的人们对于艺术和自由的热爱。 色彩明快的铁皮火车沿着轨道在城市中穿梭,在这座正在开足马力前进的城市中,圣彼得堡人的生活可能称不上悠然自得。

        圣彼得堡的主要景点:冬宫、圣彼得保罗大教堂、彼得宫、彼得大帝夏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斯莫尔尼宫、彼得保罗要塞、“阿芙乐尔”巡洋舰、海军部大厦、十二月党人广场、伊萨基耶夫斯基大教堂、喀山大教堂、普希金城、叶卡捷琳娜宫、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塑像等。昔日帝都留下的这些风景却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人们,在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之外,更为绚丽的是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恐怕也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那些令我们自学生时代便熟记于心的文学家,在这里留下了他们最辉煌的篇章,在这其中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高尔基。更为有趣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圣彼得堡确定了最完美并被沿用至今的伏特加配方。乘着小船,沿格里博耶多夫运河缓缓前行,云朵的巨大阴影投射在深蓝色的河水中。为了使圣彼得堡城保持它从18世纪延续至今的古典风貌,当地政府限制了城内新建筑的高度,因此在圣彼得堡没有摩天大楼。圣彼得堡人虔诚地保护着珍贵的中世纪文明,如今城内最高的建筑是高122.5米的彼得保罗大教堂。

        今天的圣彼得堡人,远离了革命,远离了战火,生活在厚重而浓郁的欧亚文化和彼得堡文化的影响下,无论是胜利广场上的长明火,还是纪念十月革命牺牲者的雕像,都只是真实生活的点缀。人们走在运河的石桥上,宫殿旁的树荫下,修道院墓园的小径上,谛听历史悠长的回响。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新文化现象-彼得堡文化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文化现象-彼得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