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和儿童早期的适应性和适应不良性后果

(摘自《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第三卷第9章【自我】)

个体差异:幼儿期和儿童早期的适应性和适应不良性后果

前面两节重点讨论了幼儿期到儿童早期的常规自我发展,包括常规障碍。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要确定导致每一阶段自我发展个体差异的原因。个体差异能综合反映儿童天生的能力、特征和气质,同时也深受儿童生活中的社会动因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促进积极和消极自我评价产生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本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区别每个发展水平自我形成中的常规性障碍和适应不良或病理性的过程及结果。

对社会化的研究,尤其是依恋理论突出了来自社会化代理人的关心、敏感和反馈的重要作用。最早的理论可以追溯到 Winnicott 提出的“足够好的妈妈”概念,他指出对婴幼儿需求敏感回应能为自我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安抚、正性情感、对婴儿活动感兴趣、支持掌握性尝试、表扬和非干涉性的鼓励都为幼儿期和儿童早期健康自我感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依恋理论关注自我和他人的工作模式的发展,这些工作模式的发展受到早期他人照料经历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父母具有富于情感、亲切、敏感和支持的工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就生成了受重视、被疼爱、有能力的自我工作模式。反之,工作模式为拒斥和忽视型的父母将培养出儿童自我贬低和无能的工作模式,阻碍探索和大胆尝试行为的出现。

此外,从幼儿期到儿童早期,其他因素也可能严重影响正常的自我发展轨迹,导致严重危害幼儿心理发展的结果。这些引发严重适应不良的因素通常都涉及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和父母长期的消极对待的交互作用。

虐待的影响

长期遭受严重性虐待的儿童同时受到其他言语、身体或情感虐待的情况并不少见。幼儿常规的全或无思维倾向(如,完美无缺对一无是处)会使受虐儿童将 Me 看得一无是处。正如前文所述,拥有慈善、支持性的父母的儿童更典型的模式是认为自己完美无缺。严重忽视和虐待会导致抑郁的早期症状,幼儿逐渐变得冷漠,与照料者失去情感联系,最终变得情感麻木。

虐待还会影响主体我的功能,例如,自我意识——最早由 James 提出的一种主体我的基本功能。Briere 指出,虐待关系具有妨碍受害者形成自我意识的特点。儿童必须时刻注意外在的威胁,这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并转移本应用于自我意识发展的注意力。所以,Briere 把对他人反应的高度警觉称为“他人定向”,它会阻碍儿童关注自己需求、想法和愿望的能力发展。

儿童研究的结果支持这些论点。Clicchetti 及其同事发现,遭受虐待的儿童(年龄在30到36个月)比未受虐待的安全型依恋儿童更少提及内心状态,尤其是消极的内心感受和生理反应。Beeghly、Carlson 和Cicchetti 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Coster、Gersten、Beeghly 和 Cicchetti 的研究发现,受虐儿童更少使用描述性语言,尤其是对于他们自己的感受和行为的描述。Gralinski、Feshbach、Powell 和 Derrington也发现,与没有受虐的儿童相比,较大的受虐儿童更少对内心状态和感受进行描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受虐儿童调动的防御过程阻碍了主体我的一个主要任务的进行,即对内在想法和感受的意识。自我意识的缺乏还会阻碍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依恋理论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了解儿童早期受到的虐待可能对自我发展产生怎样的消极影响。大量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受虐儿童与其主要照料者建立的是非安全型依恋关系。已有研究发现,受虐婴儿发展为紊乱—迷失的D类依恋关系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早期的性虐待或身体虐待加上父母不敏感会破坏依恋关系,这阻碍了积极的自我与他人工作模式的发展。依恋理论的前提是:如果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和信号作出相当一致的响应,并尊重婴儿独立探索环境的需要,儿童将会发展出一种认为自我是重要的、有能力且自立的内部工作模式。相反,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需要和信息不敏感,响应不一致,并且拒绝给予儿童抚慰或探索的机会,那么儿童将会发展出一种认为自我没有价值、没有影响力且无能的内部工作模式。显然,父母虐待儿童的行为会导致儿童发展出非安全型依恋和认为自己是不讨人喜欢而且没有能力的自我概念。

正如前文所述,父母养育的一个关键功能在于帮助儿童建立自我叙事,即对自我和他人知觉的自传。起初,这些叙事需要父母大量的协助,父母强调儿童记住或者遗忘父母认为重要的经历内容。有研究表明,受虐儿童的叙事比其他儿童包含了更多消极的自我表征和消极的母亲表征。这些发现证明,受虐儿童出现更多的分离症状,反映出他们的自我记忆和知觉整合受到了破坏。因此,虐待严重损伤了正常的自我发展,导致相关的病理症状的发生。有研究发现,幼儿叙事中出现冲突的主题预示着客观问题的存在。此外,研究发现长期的严重虐待与成年期边缘性人格障碍等问题的出现相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幼儿期和儿童早期的适应性和适应不良性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