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时间的同时别忘记精力管理

        相信很多人遇到过这种情况:每年/月/周初,你制定了大量的计划,安排合理,但在结束时,你会很沮丧地发现,你根本做不完?但是感觉自己也没有偷懒,事情没有做完,反而自己感觉身心也很疲惫,回到家想陪陪家人,但是已经没有精力,如果我们定的计划是切实可行的,并不是异想天开的,也许你缺乏的不是时间管理,而是精力管理。虽然说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是绝对公平的,但是不同的精力状态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今天精力才是更重要的生产资料。 体力劳动时代,劳动时间和效率几乎成正比,而在高感性的知识工作者时代,思考力创造力才有价值,精力代替了时间成为重要资源,最近不断出现企业家以及高管过劳死、身体得病的情况,原因也是精力管理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进行精力管理呢?

      精力管理金字塔,可分为4种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精力,分别为:

体能、情感、思维、意志。

管理时间的同时别忘记精力管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意味着:

1. 精力由4个部分构成,越底层的越基础。

2. 底层的精力会影响上层的精力。

体能—情绪:身体不好的时候,心情也不好。

情绪—思维:在情绪不佳的时候,做判断容易失误。

思维—意志力:很多强大的意志力背后,其实是强大的思考能力。

全情投入= 体能充沛+情感链接+思维清晰+意志坚定

      了解了精力金字塔后,当我们重新看待很多人说的 “状态不好” ,其实就明白这意味着很多东西。脑力活动者的疲倦是思维疲倦,体力休息没有用,真正需要的是散步、放松、读书等“换个脑子”的思维精力补充。工作倦怠者休假不一定有用,往往会加重倦怠,因为他们往往缺乏意志力精力,需要在工作中寻找意义感,而休假加重了工作的无意义感。通过扫描精力金字塔,会对做不下去的事情有新理解,如何保持好的精力就是让自己体力、情绪、思维和意义感统一。

普通人是如何管理自己精力的?一般是直线型管理:

大部分人管理精力的方式是消耗性的——就是一直工作,累到停为止。

然后休息,一直到不累继续工作。这时,休息是一种“没法工作”的虚弱的表现,或者为了工作不得不做的事。精力好比手机电池,直线型的管理是一直用到关机,然后充到能开机20%的电量又匆忙继续使用,常年保持在半电量的恐慌状态。这也是你的精力管理现状,你不断地喝咖啡、抽烟,相当于给这个手机加一个移动电源,但如果你不改这个习惯,你会发现电量总是不够用,人也永远缓不过来。

精力其实是一种节律性的东西,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像钟摆一样,有自己的节奏和高低谷。高手从来不把精力电池用到没电,而是理解和配合这些节律,主动进行休息和补充---钟摆型管理:

他们懂得掌握节奏,主动休息。休息被认为是一种高效能的工作方式。

《精力管理》的作者吉姆花了数百个小时观察顶尖网球选手的比赛,他发现顶级选手特别擅长用得分间隙恢复体力。他们通过改变呼吸方式、放松肩膀和手臂、大吼一声等方式来发泄紧张情绪。他们在得分间隙的 16-20 秒里,平均每分钟的心率可下降 20次。而他们对手的心率居高不下,一场比赛下来体能消耗要高20%,这些细小的差距,造成了顶尖选手和优秀选手的区别。

按照金庸的说法——你有多大的武功,就要有多大的佛法。你有多会工作,就必须要多会休息。在钟摆型的管理中,主动工作主动休息,钟摆幅度会越来越大,也越有力,精力呈现上升趋势。而在直线型的管理那里,精力会被消耗得越来越多,峰值也随之降低。很多人中年以后精力下降,不是体力问题,而是管理方式问题。

    精力充沛的关键是找到节奏顺势而为、主动补充,最好的精力恢复方式不是停止工作,而是切换到另一项不同的工作上去,从执行切换到思考,从脑力劳动切换到体力活动等等。让我们把精力管理从直线型管理超钟摆型管理切换。找到自己最佳的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理时间的同时别忘记精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