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背叛——《追风筝的人》

      阿米尔和哈桑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阿米尔的父亲和哈桑的父亲阿里亦是如此。阿米尔的父亲一直对阿米尔说盗窃是一切罪的宗源,可是他却背叛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偷走了对阿里的忠诚,与阿里的妻子生下了哈桑。然而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件事情一直被父亲瞒着,直到哈桑去世后阿米尔才知晓真相。阿米尔的父亲对两个孩子都很喜爱,但因为阿米尔生性懦弱,对阿米尔表现出来的是冷漠和厌弃;而哈桑身上所具有的勇敢无畏、正直忠诚是他引以为豪的自身优点,所以对哈桑表现出了与对阿米不一样的一面。也正是因此,阿米尔内心的嫉妒萌芽了,他要“赢回”爸爸,而且背叛了哈桑的忠诚,在一次风筝比赛后,阿米尔彻底拉开了和哈桑的距离。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风俗,每年冬天,喀布尔的各个城区会举办风筝比赛。比赛从清早开始,直到仅剩一只胜出的风筝在空中翱翔才结束。规则很简单:放起你的风筝,割断对手的线,祝你好运。若有风筝被割断,这时就该追风筝的人出动了。如果追风筝的人手里拿着风筝,没有人能将他拿走。这不是规则,而是风俗。对于追风筝的人来说,最大的奖励就是在冬天的比赛中捡到最后掉落的那只风筝,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耀。”阿米尔和哈桑无疑是最完美的搭档,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哈桑则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

      在一次风筝比赛中,阿米尔的风筝成为天上最后一只,哈桑依旧像往日一样,为阿米尔去追那只象征着荣耀的风筝。为了维护那只蓝色的风筝,哈桑受到了巨大的屈辱——“哈桑没有反抗,甚至没有呻吟,他稍稍转过头去,我瞥见他的脸庞,那逆来顺受的神情。之前我也见过这种神色,这种羔羊的神色。”阿米尔目睹哈桑被阿塞夫强暴,他无法像哈桑昔日无数次为自己挺身而出的那样——阿米尔跑开了。“我宁愿相信是出于软弱,因为另外的答案,我逃跑的真正原因,是觉得阿塞夫说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免费的。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在这之后,阿米尔无法再面对哈桑,即使哈桑尽一切努力,想要修复他们之间的关系,这让阿米尔难堪。

      “我们有一个必须离开”。终于在阿米尔13岁生日的时候,向爸爸说了谎——他将生日时爸爸送的新手表和一把阿富汗尼钞票塞在哈桑的毛毯下面……哈桑的父亲阿里要带着哈桑走了,尽管阿米尔的父亲哀求着他们留下。“阿里没有告诉爸爸,一如哈桑承认偷窃,没有丝毫的抗辩。我永远不会知道那究竟是为什么,但是我能够想象,他们两个在那间昏暗的斗室里面,抹泪哭泣,哈桑求他别揭发我。但我想象不出,是什么样的自制力才会让阿里缄口不言。”

      自从18世纪中叶现代阿富汗国家形成,哈扎拉人就屡屡受到阿富汗斯坦最大民族普什图人的迫害,阿米尔作为普什图人是阿富汗的贵族,而哈扎拉人哈桑只能处于社会底层,沦为奴仆。甚至在塔利班政权打败联军掌握政权后的两年,他们开始在马扎里沙里夫屠杀哈扎拉人。在这种社会阶层下,何来人性本善?在阿米尔心中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和宗教民族观念也是他本性的一部分,所以他时常开哈桑的玩笑或者捉弄哈桑即使心怀愧疚但仍然可以自我辩解得以宽慰。他虽然背叛了哈桑,但是对于父爱的渴望、面对恶势力的自保不也是人性中本来的面目吗?而在哈桑的身上保有的人性的善良,与民族、宗教和社会等级都无关,他是富家奴仆,没有金钱、地位,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可是他勇敢无畏、忠诚正直,拥有超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一切特质,这就是哈桑的本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人性的背叛——《追风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