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用一个听书产品“樊登读书”,樊登老师讲书的风格很不错,对胃口,所以就坚持用下来了,至今用了一个多月。以下的感受都只是使用“樊登读书”这一个产品的感受,没有竞品分析= =
使用的原因
学习型产品的用户多数有焦虑情绪,而且很关注自身的成长、关注自己有没有取得进步。我就是因为想要督促自己持续保持学习的状态,持续学习新知识才开始用听书产品的。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害怕跟不上、被淘汰。焦虑是能够驱使人努力学习的一种强大动力。贩卖焦虑、巧妙地鼓动焦虑情绪可以有效地驱动学习型产品的用户。
小总结:
要让用户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将“成长”“进步”转换为具体的、可感受的形式,月度总结、年度总结是不错的形式。短期总结重效果,告诉用户进步了多少;长期总结重情感,走心,唤起用户的情感共鸣(比如各种app的年度总结)
听书产品的优点
1. 方便。可以边走边听,手机放口袋,戴上耳机就行。看书很难边走边看,又要看路又要看书容易分神,一直拿着书或者手机也有点累。
2. 有趣。樊登老师讲书的风格比较吸引人,听书既能学到知识,也是一种愉悦心情的享受。
3. 快速。通常一本书的讲书音频只有40~60分钟,一天就能听完,比看完一本书快很多。
小总结:
1. 听书的一个高频场景是移动中(走路、上下班通勤等),要考虑户外环境(主要是环境噪声)对听书体验的影响。
2. 讲书人的水平是影响听书体验的重要因素,我会在喜欢的讲书人讲过的书里挑,而不是想听某本书再去有谁讲过,也就是因人找书,而不是因书找人。不过可能是因为樊登读书里只有樊登老师一位讲书人影响了我的习惯,需要更多求证。
听书的习惯
1. 走路的时候听,在室内坐着时很少听,这时候更倾向于看书。
2. 需要隔一段时间重新听进行复习。目前试验隔1天重新听效果不好,因为内容都大概记得,听到一句我就大概知道接下来要讲什么内容了。应该依照遗忘曲线来制定复习计划,一个音频应该要听上3次。
3. 听书不会成为我主要的学习方式。原因有2个:
① 我个人更喜欢看书。听书只是一种在我不能/不方便看书时的一种补充途径,如果条件允许,我会选择看书而不是听书,因为觉得看书时自己会更投入,学到的东西更多。(只是主观上觉得,没有对比过看书和听书的实际效果)
② 樊登老师看完书后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书的内容重新组织并讲给我们听。这个过程是有内容损耗的:讲书只会讲最精华的部分,其他内容忽略,但有可能没有讲到的部分才是对我有启发的内容;讲书是对书中内容的再加工,可能某些内容被歪曲或者错解。虽然樊登老师非常优秀,但我觉得一个人还是会有局限性的,不能每次都做出最精确的解读。但这个时候,讲书人依然是最有力的背书,一个权威的讲书人能极大地打消这种听书人的忧虑。
小总结:
1. 如何让用户觉得听书能学到很多东西?其实只要用户在听书或者看书后有产出,就会觉得自己学到了东西。记得听过一个案例是一些网课老师会要求学员上完课后画思维导图,整理上课讲的内容。画思维导图未必就能让学员真正掌握到知识,但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学到了东西,时间没有浪费。所以听完书可以设置一些小测试、小问题,让用户去完成,完成后用户就会觉得自己是有收获的,是能记住知识的。(虽然实际对学习的帮助很有限,因为题目要设置得比较浅显简单保证用户能正确完成,但对用户主观感受的提升是有效的)
2. 塑造讲书人的权威性可以提高用户的信心,听名家讲书比较安心。
3. 为用户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间隔时间、复习的次数,比如每周复习、每月复习等等)
不爽的地方
1. 调好了合适的音量,但路过某个噪声大的地方(比如工地)就会听不清,错过一部分内容,需要我拿出手机回拉进度条。
2. 某些不感兴趣的地方想快速跳过,调进度条很麻烦:进度条区域很小,手指难操作,特别是走路的时候;不知道要调多少才刚好跳过没兴趣的部分。所以,快进15s和后退15s真的是一个很棒的功能,点击就行,不用滑动,而且可以连击不断快进或者后退,操作效率飞快(交互细节棒)。
其他
1. 一本书听第一遍很有趣、很新奇,复习时听第二遍、第三遍趣味性就少了。第一遍更多是探索和享受,之后重复听才能保证真的能掌握知识,这才是学习。
2. 听书产品的商业模式主要是内容付费,还可以往电商和线下两个方向拓展。和听书相关性高的商品是实体书、电子书、降噪耳机、kindle等数码电子产品;线下可以举办读书会,聚集忠诚用户。
需要验证的地方
用户画像。我属于目标感很强的用户,听书是为了学习,就必须保证学到东西,并且是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会复习,而且对内容的要求比较高。是否存在其他用户,他们听书更多是为了放松和打发时间,不是很注重学习效果?学习型用户注重有用性,会反复看;愉悦型用户注重趣味性,追求新鲜感。两者对内容的偏好、听书的习惯是有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