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科创板公司掌门人 | 科汇股份徐丙垠:一个研究课题成就一家上市公司

  “我喜欢做技术,对技术创新更有兴趣。”徐丙垠总结道,“现在公司上市了,如何把技术更好地转化为客户需要的产品,转化为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引领市场的同时跟随用户的需求,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攻克一个课题,倾注毕生精力;做好一家公司,填补诸多空白。如果要为科汇股份董事长徐丙垠30余年的科研和创业生涯标记一个注脚,那便是“科技报国,创新为民”。


  多年的求学经历,让徐丙垠形成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爱好,也驱使他始终专注于电气自动化领域技术创新第一线。他发明的行波原理故障测距方法,将多年来存在于教科书和学术界的原理变为行之有效的产品,进而成为电力线路“保驾护航”必不可少的“利器”,解决了电力线路故障精准定位的世界性难题。


  如今,随着科汇股份登陆科创板,身为公司掌舵者的徐丙垠已经着手迎接另一项挑战。“上市之前,科汇更多的是用技术创新引导市场,解决行业内一直未能解决的痛点和难点。上市后我们要转变,针对客户提出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徐丙垠表示,“用技术解决实际的工程难题,这是科汇的强项。”


  从科研尖兵到创业先锋


  徐丙垠所要挑战的是一个当时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得到解决的难题。“架空输电线路精确定位在当时已经有原理,也有很多种理论方案,但都没能成功应用到实际中。”


  不同场合中,徐丙垠有着不同的身份。


  在公司里,他是懂技术的企业家,带领科汇股份从一家地方性的电力仪器研究所,成长为一家具备科创基因,掌握硬科技的技术创新型公司;在行业内,他是声名远播的专家,承担多项国家863课题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引领着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化;在高校中,他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授和博导,促进学科建设和产学研的融合,不断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领域研究输送着新鲜血液。


  1991年,在英国攻读完博士学位的徐丙垠,放弃了当时颇为优渥且难得的海外工作机会,也没有选择在体制内工作,而是选择了在当时并不被外人所理解的第三条路——回故土白手创业。徐丙垠也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山东归国创业第一人”。


  “当时博士毕业后一心就想回来自己干,年轻没有任何负担,总觉得应该回来做点什么。”回忆起归国创业的初衷,徐丙垠表示,自己在留学过程中学习和接触到很多工业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思想观念得到深刻的启发和影响,学以致用的愿望非常强烈。


  不过,徐丙垠所要挑战的是一个当时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得到解决的难题。“架空输电线路精确定位在当时已经有原理,也有很多种理论方案,但都没能成功应用到实际中。”与此同时,徐丙垠也敏锐地意识到国内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技术亟待提升,负责维护的工人甚至仍在依靠多年的经验使用木杆“听诊”的方式来判断和定位故障,低下的效率不仅影响城市供电,也让工人和居民苦不堪言。


  “我们当时主要开发了架空输电线路与电力电缆故障定位两方面的技术。我从读硕士到博士都在研究架空输电线路的精确定位,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制造出实用化产品。但当时国内这方面的技术较落后,我们做得更多的是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来并加以改进。”当谈起创业后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徐丙垠谦虚地表示,他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继承一步一步有所得而已。


  潜心研发硬科技


  公司已取得53项形成核心技术及主营产品的国内外专利,其中中国发明专利41项,美国和欧洲发明专利各1项。


  “地下电缆的准确定位仪器数字化是我们在国内最早做出来的,输电线路的故障精确定位产品,我们是世界上最早做出来的。”徐丙垠颇为自豪。


  科汇股份招股书显示,1993年,徐丙垠发明项目“电缆故障测距仪”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2007年,徐丙垠发明项目“基于行波原理的电力线路在线故障测距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如何理解徐丙垠荣获的这两个奖呢?作为五大国家科学技术奖之一,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作出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


  在创业道路上,徐丙垠没有单干,他构建了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核心研发团队。招股书显示,科汇股份共有包含徐丙垠在内的10名核心技术人员,分别为公司各项业务负责人或技术研究所负责人等,均参与公司产品技术研发、专利技术和重大科研项目。其中,任职最短的已有17年。


  科汇股份每年将营业收入的8%以上用于研发,而长期技术的积累和资源的积聚,让科汇股份结出了丰硕的研发成果。公司已取得53项形成核心技术及主营产品的国内外专利,其中中国发明专利有41项,美国和欧洲发明专利各1项。2009年以来,公司作为起草单位或者主要起草人先后参与制定了1项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等。


  另外,公司针对中高端产品的供给薄弱环节和市场空白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引领和推动市场需求,形成了智能电网故障监测与自动化产品、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两大类业务,服务于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轨交通、工业物联网等新基建领域。


  新起点谱写新篇章


  科汇实现了开关磁阻电机在中国的产业化,目前世界上最大功率的开关磁阻电机就是科汇做的。在一些极端、复杂工况下,其电机性能优势和市场空间更加明显。


  “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行业也比较成熟,但科汇处于细分市场,是靠技术研发来推动公司发展。”徐丙垠总结说,“电力电缆、输电线路、小电流接地,科汇能率先解决这些之前未能解决的问题,这是科汇的一大特点,也给配电自动化设备带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机会。”


  受益于30年来在细分领域的深耕,科汇股份如今在电气自动化领域被誉为“电力线路故障神探”、“配电自动化专家”和“开关磁阻电机先导”,公司业绩持续保持增长。


  2018年至2020年,科汇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46亿元、2.98亿元和3.33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6.58万元、4118.85万元和5532.34万元。近3年,公司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6.41%。今年以来,科汇股份业绩继续稳步增长,预计上半年实现营收1.47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长15.1%至25.27%。对此,徐丙垠表示,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的市场需求较为旺盛,较往年有明显的增长。


  谈及开关磁阻电机,徐丙垠自豪地说:“科汇实现了开关磁阻电机在中国的产业化,目前世界上最大功率的开关磁阻电机就是科汇做的。传统电机的无功电流的功率比较高,我们的电机无功电流的功率就很小,节能环保。在一些极端、复杂工况下,我们的电机性能优势和市场空间更加明显。”


  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包括开关磁阻电机与控制器,具有调速范围宽、系统效率高、起动转扭大、可频繁起停及正反转切换等特点,整体效率比传统电机提升10%以上,在锻压机械、纺织机械、油田机械中广泛应用,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智慧工厂管理系统,具备远程监控电机运行、采集并储存、统计生产数据等能力,实现工厂信息化和数字化。


  “我喜欢做技术,对技术创新更有兴趣。”徐丙垠总结道,“现在公司上市了,如何把技术更好地转化为客户需要的产品,转化为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引领市场的同时跟随用户的需求,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话科创板公司掌门人 | 科汇股份徐丙垠:一个研究课题成就一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