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突破罪犯的最后一道防线——观《巡回检察组》有感

追剧《巡回检察组》终于追完了。看完最后一集——检察官冯森成功提审三起杀人案件策划者米振东,大呼过瘾,拍手叫绝!

回溯整个提审、博弈过程,心理学的作用大放异彩,个中详情待我细细道来。

首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提审一始,米振东虽已清晰知道自己罪不可赦,可他依然自信的认定冯森找不到他作案的证据,向冯森叫嚣:你今天准备怎样说服我认罪。冯森不疾不徐回应到“今天与你聊聊你的信仰,你不是信奉关老爷吗?咱就来聊聊关老爷”。米振东骄傲的说“古人中,我最欣赏豫让。他为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不惜把自己弄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向杀害智伯的赵襄子复仇,忠诚、义气令人可嘉。”

冯森笑米振东的狭隘“你只知豫让复仇的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豫让复仇之所以流芳百世不在于他复仇的忠诚与义气,而在于他在看到赵襄子将智伯的头颅割下制成盛酒器后,虽应聘到赵府为仆人,但他却没有因为套取得赵襄子的信任而杀他。而是选择吞碳将嗓子致伤,全身糊满沥青致使全身长满癞疮,让自己人不人鬼不鬼,选择在野外小村子向赵襄子复仇。而且豫让也没有复仇的执念,最后他选择拿剑刺赵襄子的衣服三次后自杀身亡。而你是不敢面对法律强权,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专找他们身边弱小的人下手,用卑鄙无耻下流的手段,而且不惜牺牲你的小伙伴的生命来维系你所谓的一个人的正义与公平。怎好意思与豫让相提并论,你们之于豫让就是‘日月之于爝火,天地之之于蝼蚁’。

冯森成功的用豫让“舍身取义的真忠诚”击破米振东信奉的狭隘的“为保全自己,让更多无辜的人受害的假忠诚”。这让我想到前几天新年第一课中段老师分享的案例“用孩子在乎的诱使食剂”敲醒孩子沉迷于网络,正在吸食“网络诱食剂”的故事。检察官冯森淋漓尽致的运用了此招。

其次破框法破除米振东“别人对我不仁,我就对别人不义,我做的就是寻求公平正义”的局限性信念。米振东偏执的认为自己追求寻得的是公平正义。他全盘策划、设计5辆车碾死冯森爱人、9.30杀人案、黄四海故意杀人案。都是在为当年交通事故去世的养父,因不满拆迁条件碰瓷意外窒息而亡的养母报仇,寻求他所谓的公平正义。检察官冯森拍案而起“如果都像你一样去不惜手段证得个人的公平正义,那把人民的公平正义至于何方?国家有国家的法律法规,我们人民的正义是无数个“我”的正义。而不是无数个“我”的标准,不是人人私设公堂追寻自己的正义公平。如果按你的逻辑,你碾死我爱人,那我是不是要杀死你的老婆与孩子?社会岂不乱了套,那还哪来的正义公平?”一席话说得米振东哑口无言。这正是咱们简快中“我好您好世界好,三赢”,符合三赢的可干可行,不符合三赢必带来后遗症。还有咱们简快里的系统观,系统中的每一个人都要遵循系统规则,而不是私设规则。

最后,苗苗这个年仅六岁的小女孩是压死米振东的最后一根稻草。苗苗是米振东孤儿院一块长大的妹妹宋丽敏的女儿。苗苗在车中窒息时,米振东完全有机会施救,可他为了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嫁祸苗苗的叔叔杀人,而致苗苗的生死于不顾。一个六岁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就这样成了他复仇计划的一个殉葬品。冯森厉声质问“你满口为孤儿院的养父养母、小伙伴谋利,为维护小伙伴的正义与公平。其实是维系你一个人的信仰,你眼睁睁看着小伙伴们为了替你隐瞒,替你承担,一个一个被判死刑。而你拒不认罪,你对得起死去的苗苗吗?她有什么错?”

是啊,下一代总比上一代更有资格活,活得好!而六岁的苗苗却无辜成了自诩为“舅舅”的米振东复仇计划的牺牲品。他所谓的“爱与信仰,公平正义”到底在哪里?冯森的质问,活泼可爱的苗苗、小伙伴们义无反顾追随的画面不断闪入米振东的脑中。他终于留下悔恨的泪水“关老爷,我错了,我有罪”。

至此米振东这个顽石,在冯森检察官一层一层的心理围攻下,心理防线溃败,认罪伏法。

看得我大快朵颐,直呼过瘾!其中心理学知识的渗入应用,更让我自豪傲娇,因为我一直走在学习心理学的路上!学好心理学不仅自助助人,还能破案,美哉美哉!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突破罪犯的最后一道防线——观《巡回检察组》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