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让我做一个线上的读书分享,问我选哪本书,我想都没想就选择了《东京一年》。
2018年几乎没怎么阅读,《东京一年》是年初读完的。这是我读的蒋方舟的第一本书,越读完后特别有感触,就索性把她早期的书也一并拿来读了。
从《东京一年》开始就喜欢上了这个思想深邃的小姑娘。她89年生,差点就可以划为90后的大军。这是有点尴尬的节点,导致很多媒体都想却不敢用“90后美女作家”来形容她。
蒋方舟:无代表作天才女作家?
蒋方舟真的成名太早了。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啊,来的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如果张爱玲还在世,蒋方舟的母亲尚爱兰一定会是她的忠实粉丝。
在对自己唯一的女儿蒋方舟的教育上,她绝对是实实在在地践行了张爱玲的这句话。
7岁写作,9岁出书。即使放眼到幼儿教育盛行的现在,估计也太早了些,更不用说当初那个有些封闭的90年代。
在尚爱兰“每个小学生毕业之前都要写一本书”的哄骗下,连字都还没有认全的蒋方舟开始了每天500字的写作。
我不知道蒋方舟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她也许早就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导致后来她在高中住校的时候,和同学都不怎么交谈,甚至和同学发生争吵。有一次母亲去学校看她,她一直在重复着一句话:“都是因为你,才把我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尚爱兰成就了蒋方舟,但她这种成就其实也是一种自我牺牲。
到今天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个曾经获得过“榕树下”文学奖的女作家,而只知道她是天才少女蒋方舟的母亲。
抛开年少成名、被清华破格录取的标签,如今二十多岁的蒋方舟看起来和别的少女并没有什么区别。
她也喜欢逛淘宝,曾经买的衣服都可以把大学宿舍填满。她也经历过失恋与相亲,并经常在微博上自黑,说自己是“婚恋市场上被挑选的对象”。
但是,她现在越是“普通”,人们对她的“失望”也就越大。她少年成名的标签实在太鲜明了,以至于大家都记住了她七岁写作,九岁出书,记住了她就是那个和别的孩子都不一样的“神童”,而忘记了后来的她,做了什么,又有哪些成绩。或者说,这些对外界的那些看客们来说,都不重要。
东京一年,是转折还是逃避?
蒋方舟这几年,并不是没有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大学一毕业就成为《新周刊》杂志的副主编,虽然当时颇具争议,但年纪轻轻的女孩子能挑起如此大梁也足以见得她的实力。
但她还是活在童年的影子和大家的争议中。导致很多人提起她,还依然只是说“那个没有代表作的女作家”。
东京的独居生活算是她的转折点,不管是写作上,还是人生中。
2016年,27岁的蒋方舟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去东京独居了一年。
在这一年中,她几乎没有任何工作上的安排,生活在美丽又陌生的异国,她每天早上醒来需要考虑的,就是该如何度过这空白的一天。
她在书中这样写道:
“当你有一大段时间没有工作安排,等待你去填满,那么你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认真地记一次日记,或者更久地凝视一幅画,更深地去凝视自己的生活和剖析内心。”
成年之后,时间对每个人都变得苛刻起来,不要说一年,哪怕一周,一天,可能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法去心无旁骛地享受的。
这段空白的时光对于蒋方舟来说,应该也是奢侈且富足的。
她在东京的生活表面上看起来确实也风光,充满诗意。
先用半个月的时间打卡完攻略上的所有景点,剩下的时间,她就去看艺术展览,在屋里写作,逛逛市区,去居酒屋和朋友喝喝小酒。在书中,她还提到了她开始学会像日本人一样赞美食物。
诗与远方,还是眼前的苟且?
也许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可能只会沉湎于异国的美食和美景,一年后除了长几斤肉拍一些在朋友圈里晒的照片外一无所获。
但作家就是作家,蒋方舟不一样,她可是那个从小就进行写作训练,有每天记日记习惯的青年作家。
她是敏感的,深邃的。
书中的一开头,她就开始探讨自己的这种“诗与远方”的生活。
她说,“诗与远方”和“眼前的苟且”是一种虚假的对立。
在东京一年的生活,表面看是“诗与远方”。生活在迷人的异域,鸡毛蒜皮消失了,可东京的生活同样存在着亲爱的人性,琐碎的沟通,窘迫的算计与虚伪的寒暄。
网络的发达让远方的概念消失了,她身在异国,却时刻关注着国内人与事,为触手却不可及的苦难感到悲伤。
在这种诗与远方的条件下,她依然保持着清醒。她清醒地看着那些表象背后的深意,清醒地审视着自我,剖析着自我。
她回顾了自己作为“少年作家”的曾经,“没有作品”的现在,还有以东京为起点,可能发生改变的将来。
也许只有把自己置于那种空白而又陌生的环境下,人才能真正客观地审视自我。
《东京一年》是蒋方舟这一年生活的作品。既是日记,又是一部作品。生活里的蒋方舟和作家蒋方舟是一个相互对立的存在。
她既生活着,又审视着自己的生活。
审视着同龄人的价值观,审视着周围的一切。
她一直没有停止思考。
当父母千里迢迢到日本去看她时,看着眼前的父母的聒噪,在异国的局促不安,彼此价值观的不同,她发出了“爱想象中的人很容易,但当他们来到你身边,爱他们就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的感慨。
当和那个来自上海,在东京大学留学的同龄人约饭时,听她讲述自己是如何和每天打游戏到凌晨四点的老公离婚,考上东京大学的研究生后,她说“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她比较了每天早上起床跑步,保持创作的意志力的村上春树,联系那些以没有天赋来掩饰自己的懒惰的作家,直接点名勤奋对一个作家的重要性,说出了“那些看似活得随意的作家其实都具有高度的自律性”的金句。
她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观光客,而是一个内心苍老的思索者,正是这些厚重的思想,才让东京一年变得不一样。
蒋方舟曾说过,她2016年对自己的目标,是一事无成。她用“一事无成”来调侃自己这一年的独居。
也许从表面看来,放下工作,到异国独居,看似是给自己的成长按下了暂停键。但真正的流浪,并不是外在,而是在人们的心中。
这一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早已超出了旅行的意义,成就了一个新的自我。
蒋方舟前段时间在微博上说,没想到自己看似无用的东京一年的旅居经历,够她吃一年多的老本儿。从东京回来后,她带着这本书到各大城市,各大高校做分享。
人们仿佛看到,那个被说“无代表作”的女作家,带着新作品回来了。
蒋方舟最近好像在写长篇小说,东京一年后,生活还要继续,但我相信,她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蒋方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