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揭秘:五行为什么是五而不是六?

关于五行的起源,传统观点认为: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易学揭秘:五行为什么是五而不是六?_第1张图片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在《洪范》中已被明确为水、火、木、金、土,而且被认为是首要之事。在周幽王时,已将“五行”认定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基质。“五行”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而《尚书》提到的“五行”则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义——“行”。“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地运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

应该说古人的这种对五行的认知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没有讲清人们到底是如何发现五行的?为什么是五行而不是四行、六行或其他数字?一直也没见有人能解释清楚五行为什么是五。

易学揭秘:五行为什么是五而不是六?_第2张图片

下面中孚先生谈谈对五行起源的认识:

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已经总结了对宇宙规律的认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我们就借着《道德经》的思路来追寻五行的真正来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五行.......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规律,由宇宙规律(道)产生“一”;这个“一”是一元表示最原始的物质,可以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万事万物最原始最底层的精微物质,聚则成器,散则无形,并非单指某种气体;这个“气”一体两面,就是“一生二”,这里“二”就是阴阳二气,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之分,例如:静为阴,动为阳;上为阳,下为阴,光亮为阳,阴暗为阴等,所以最精微的物质——“气”也是分阴阳的;“二生三”就是阴阳二气互相作用产生的三种关系,即:相生关系,相克关系,相比关系;“三生五行”就是这三种关系对阴阳二气作用细化的结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产生了化学反应。如相生关系:阴生阳(编号1),阳生阴(编号2);相克关系:阴克阳(编号3),阳克阴(编号4);相比关系:阴阳比同(编号5),由此三种关系对阴阳二气的细化产生了五种气,具有五种不同的特性:

生发、条达、舒畅、绵延……此类特性的气,我们称之为木;

温暖、向上、光明、热烈……此类特性的气,我们称之为火;

强硬、肃杀、坚韧、收敛……此类特性的气,我们称之为金;

渗透、向下、润湿、流动……此类特性的气,我们称之为水;

承载、生化、藏纳、养育……此类特性的气,我们称之为土。

假如“编号1”具备木的特性,我们就给它定一称谓叫“木”,假如“编号2”具备火的特性,我们就给它定一称谓“火”,如此类推,其他编号的“气”都根据其特性定一个称谓,就成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就是“五种气的运行”,我们简称五行。

由上面所说,我们可以知道五行是阴阳二气通过三种作用关系运动变化的结果,这个结果只能是五,不可能是其他数字。这五种气(精微物质)有着很规律的流转过程,在流转过程中发生着生克变化,在运用到中医和术数理论中就可以有一些神奇的效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易学揭秘:五行为什么是五而不是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