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心理学家石勇先生的一部力作,还记得最初在高中的时候,买过他的一部著作,叫做《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当时把这本书还有点视为心灵鸡汤,成功励志这一类型的书籍,因为你看这书名就有点像这一类书籍的这样的称号,但是吧,就是你读他的书的时候呢,你会感受到一种与这种心灵鸡汤或者成功励志学一种截然不同的意味。
这种截然不同的意味从何而来,第一,从作者深厚的学理而来,第二,从作者对现实情况的如实反映以及犀利批判的态度而来,第三,从作者敢于讲真话以及平易的姿态而来,因此,个人对石勇先生的著作还是比较推荐大家去阅读的。
那么石勇先生的这部著作呢,其实很有意思,据他自己在微信公众号有一篇文章曾经提到了这部著作,他说这部著作其实最开始预售的时候呢,就要发行20万册,但是吧,因为这里面的内容涉及到对中国政治现实的一些批判以及非常露骨的揭露,所以这部书籍出版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那么后来他自己又在网上公开售卖这部书呢,他自己在微信公众号售卖398元,由此,可想而知这部书它的价值所在。
但是很可惜的是这部书籍即便它是在网上以出售的电子书的这种形式,但内容当中还是删改了很多很多,所以这也是读这部书籍的可惜之处啊,不过没关系,看不到就看不到,我们把好好能够看到的好好去理解思考一番呢,那么也至少对得起作者这番努力吧。
那么这部书籍呢,它的语言是比较通俗易懂的,而且它所谈的思想要点呢,也是比较的简易,基本上我们一听他说我们就会明白,所以说我就不做具体的分析和剖解了,我们只是捏出其中要点简略谈论一二,那么更详细的内容呢,那就有待读者自己去深入的阅读和思考了。
那我们先来看导论当中的思想要点,第1个思想要点,不同阶层的语言疗法,这句话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社会当中就按作者所说啊,作者后面也会详细讨论的,就是分为10个阶层,那这10不同阶层,他所表达的一些语言,实际上是为了来治疗其内心当中的一些心理问题。比方说他举了一个例子,举了谁的例子呢?举了这个柳传志先生的例子。
柳传志先生,我们都知道,联想的创始人,那么他有这么一个观点推崇精英民主,所谓的推崇精英民主,简而言之就是他希望我们的这些政治高层啊,都是由精英选举出来的,而不是由老百姓一人一票这样选举出来的,那么作者就分析啊,他说这种语言实际上就表达了,他害怕自己的财产被抢了,要么就是被他上面的人抢了,就是你懂的,要么就是被下面的人抢了,就是被我们这些底层老百姓抢了。
所以说,他就有这种焦虑,而且这种焦虑,是不确定的焦虑,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么怎么办呢,就用这种语言来对自己来进行心理治疗。那么如果阶层low那么一点的,那么他就可能说脏话,发牢骚啊等等这种方式,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治疗。但很可惜在作者看来,这种心理治疗其实就是自欺欺人,因为它还会反作用于自己,自己的这种心理状态以及智力都会因为你表达这样的语言而造成伤害。
第2个思想要点,两种重要的能力,第1种能力叫看清宏观现实的能力,第2种能力叫做预见未来的能力。什么叫看清宏观现实的能力,就是我们能够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走向,以及他的动因能够理解与把握的清楚,这叫做看清宏观现实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一般而言比较抽象,我们阶层比较低的人们,可能就很少去这种在抽象思维层面去思考这些玩意儿。
第2种能力叫做预见未来的能力,这一点,实际上还是说对社会的发展变化能够敏锐的感知到,也能够大概知道它的走向,至于这一点怎么去训练?怎么去塑造?作者没有具体的讨论,那我们也暂且搁置不论。
我们再来看第1章中的思想要点,第1个思想要点, 面对社会变化出现的三种典型的群体,第1种典型的群体,就是形象思维很发达,但是抽象思维却非常欠缺的一群人,那么这群人他只当社会现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后才看得清楚,他们的眼光视野思维始终局限在他作为个体社会生活经历的那一块,他不能够超越自己当下一时一地一人之生活经历,去看到整个社会大背景的这种走向与变动。
第2种典型的群体,他们拒绝改变现状,拒绝现实的变化,他们拼命的想维护自己当前现实秩序下的既得利益,而排斥社会变化,第3种典型的群体,他们与社会现实的变化是温和关系,社会怎么变化跟自己好像没什么关系,当社会真正的变化成了另外一个自己都好像看不懂的现实的时候,那个时候就自己完全茫然无措了。
我们再来看第2章当中的思想要点,第1个思想要点,社会腐烂。就是在作者看来,由于我们国家有强有力的国家控制力量,所以说社会现实秩序是很难崩溃的,是很难被打碎的,但是他可能会变得腐烂,这怎么腐烂呢?具体体现在哪?作者没具体细谈,估计也可能删了,但是他提到有一个点很到位,就是社会现实里的冲突,往往不是不同阶层整体的冲突,而是说不同阶层里面个体间的心理冲突。
怎么理解这一点呢,这涉及到第2个思想要点,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沉闷时代。所谓的沉闷时代什么意思?就是他觉得我们现在人呢,由于在公共领域讲真话,监督政府的权利,积极进取等等,这些一系列的行为都受到了挫败,那么这种挫败使得我们很无力,这种无力感呢,使得我们退回到自己的私人生活,因为发现,就是我们改变不了社会现实了,那怎么办呢?
我们就牢牢的把握自己的私人生活领域,比方说自己的吃饭呐,健康啊等等,我们就关心这个,当然也不是说,我们不关心整个社会现实政治这一块,只是说我们可能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去介入性的批判了,就像歌手郑钧在《青春的葬礼》里面的那句歌词一样:如今我们都回到了各自的那贝壳里,贝壳就是我们的心理保护机制,我们或许只能活在自己的那贝壳里了。
还有一点,就是那种愤怒的力量,就是在作者看来,这种愤怒的力量我们也潜藏在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看起来大家都和和气气,非常美好,但实际上只要有那么一件社会事件触发了,那么就跟火山大爆发一样,全盘倾泻而出。
第3个思想要点,从沉闷到烦闷。我们选择退回到自己的私人生活领域,就关心自己的粮食与蔬菜的时候,那么社会现实变化了吗?贫富差距,阶层固化,道德沦丧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了吗?没有,只是我们逃避了呀,不去想这些问题,也把这些问题,压抑在心里,可是你压不住的,憋不住的,憋不住,怎么办呢?就是烦呢,就想搞事情,那就是好像心中突然升起一股无名怒火,就像一个炸药桶一样,别人一点就爆,就是作者提到的所谓烦闷。
我们再来看第3章当中的思想要点,第1个思想要点,角色情境决定理论,这个理论就告诉我们,当我们进入到某种情景里面之中之时,那么这个情景本身,就可能会给我们预设好彼此的角色定位,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包括相应的心理模式,这个理论呢,可以帮助我们去分析成功学大师和中小企业主之间的这样的一种关系。
第2个思想要点,马云为什么有时候喜欢去跟那些所谓的气功大师王林他们搞在一块?在作者看来还是在于一种对确定性的追求,就是害怕自己拥有的东西失去,但是什么时候失去不确定,那怎么办呢,就交给神秘主义吧,神秘主义可以给我们提供这种确定性的答案,或者说一种确定性的力量。
那么其实进一步推论,我们所谓的偶像,无论是明星偶像,还是说这种企业成功偶像,其实都是我们内心所要去投射或者说找寻的一种确定性的力量,即便没有,我们也会去造一个这样的偶像,为什么?因为他们是我们内心不面对不确定性焦虑的一种确定性的答案。
我们再来看第4章当中的思想要点,第1个思想要点,社会性格与阶层性格。这两个如果从学术化的角度来解释的话就比较复杂,那么我们简单的用打比方的方式来理解,比方说这个社会性格怎么来理解,我们市面上见到的所谓的狼性,所谓的羊性,其实指的就是社会性格。
比方说这个羊性就是指的这种软弱温顺胆小,那么这种性格它是可以由某种设定好的情景里面去训练,或者说陶铸出来的,这就好比我们进入到某个企业里面,那么相应的这个企业的企业制度文化就会陶铸出出我们的一种社会性格。
那这个阶层性格怎么来理解呢?很好理解,就是你在不同的阶层,那么这个阶层本身,就会塑造出你自己的相关的,属于这一阶层的行为举止以及言行表达。
我们再来看第5章当中的思想要点,第1个思想要点,我们总渴望改变命运动,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我们想得到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我们现在拥有什么?第2个思想的要点,理解一个阶层他的心理构造是怎么样子的,就看他在这个社会当中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以及他的这种得到和失去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
第3个思想要点,如何划分阶层,可以细分为4个维度,第1个维度,他们在这个社会里面得到了啥?第2个维度,他们在这个社会里面失去了啥?第3个维度,他们是如何得到的?第4个维度,就是在一帮人得到的时,另一帮人失去了啥?
第4个思想想要点,阶层=所占有的稀缺资源+非普通资源。所谓的稀缺资源其实可以排一个序列,大体上是这样的一个排序,权力,金钱,影响力,声望,美色,较高的职位,文凭,职称等,他所谓的非普通资源是什么意思呢?是按你的户籍,权力的等级以及权力有无来分配的一种资源,比方说你在北京户口,享有的这种当地的这样的一种上大学分数线的政策。
还有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两点,就是在这个所有的这种资源当中,权力是最具有转换价值以及转换能力最强的这么一种资源,所以在中国权力最牛,第2点,就是影响这些资源分配以及交换的两大因素,就是制度和市场机制。
导读八十五|《中国社会各阶层心理分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