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资金对接——融资难大环境下,物流企业如何做好资金方对接与风控?| 圆桌对话

多元化资金对接——融资难大环境下,物流企业如何做好资金方对接与风控?| 圆桌对话_第1张图片


多元化资金对接——融资难大环境下,物流企业如何做好资金方对接与风控?| 圆桌对话_第2张图片

2018920日,由万联网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召开。圆桌论坛由隐山资本合伙人董中浪主持,华兴资本董事张慧、华润银行广州分行行长覃建袆物银通总经理刘大力、雷励金科 CEO刘海燕围绕主题多元化资金对接——融资难大环境下,物流企业如何做好资金方对接与风控?进行巅峰对话,深入探讨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如何创新风控模式。 ——


董中浪隐山资本合伙人董中浪在过去的10年,甚至包括接下来的10年,整个物流产业大家都在做一件事,就是组织化物流这个产业。为什么要组织化呢,大家越来越感觉到这个行业不赚钱,这个行业不赚钱的原因在哪里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这个行业非常分散,这个行业里面大量的信用是缺失的。因为没有被组织化,信用缺失,所以这个行业的金融生意的风险就相对比较大。在一个缺失没有被组织化的产业里面,真正实体企业赚钱就越来越少,金融赚钱就越来越多,这也形成了悖论。

 

组织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信用的体系,这个信用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其实是要逐渐降低我们的风险,反过来讲是降低行业融资的成本。这个过程逐渐就是回归的过程,一定是形成一个平衡。现在做资产管理,我们现在在这里面可以看到物流行业里面的绝大多数是因为重资产的出现,所以重资产管理,像普洛斯这类的企业在过去就相当大的发展。这部分是经过行业要求的,相对容易能够让金融机构看清楚。

 

除了重资产以外,相当一部分的产业就是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更多的就是钱驱动的产业,在这里面对诸位来讲都有风险,所以才创造了所谓场景式的物流金融。就会有一批品牌出来,一端是资产,一端就是资金,怎么把这两个连接起来,是不是靠IT可以连接起来,靠区块链技术,显然不是,更多的是要靠生态,更多是要靠正在组织化产业的人。比如说京东、安能、顺丰、通达系等,他们都是做组织化工作,所以我今天就是要跟在座的几位一起来探讨一下,就是说怎么样打通资金方,因为今年我是做PE/VC的,大家明显感觉到没钱了,钱不知道到哪去了,很重要的是中央政策的一刀切,所以大家都没钱,但是目前物流金融或者供应链金融也遇到同样这样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必然的结果就是大家过去钱太多,风险适当高一点也OK,但是现在钱少了,大家就愿意找风险低的,在座几位都有这样的感受。所以第一个问题是怎么样去找钱,怎么样做一个平台能够真的打通资金方的风控体系,真的能让别人觉得我们能帮助困制风险?第一先请教海燕。

 

刘海燕雷励金科CEO刘海燕):雷励金科我的定位是产品角色,这个角色在物流领域就是第三方物流。在我们自己内部产品部门有技术研发、场景需求、产品经理等。产品经理是一个很难做的事情,腾讯最新提出产品经理可能不是太懂技术和产品需求,但是他要懂人性,这很重要,要把场景需求能够很好的理解和翻译,又要能够用技术的语言描述得清楚,从架构,场景、语言等等一系列东西,这个很重要。

 

刚刚主持人隐山资本合伙人董中浪讲去哪里能找到钱,我觉得要在这之前把需求搞清楚,钱虽然难搞但并不是没有机会,比方说雷砺金科就是把资产端的东西组织好,我要去了解,一个资金方如何判断资产方,无非关注两个问题,一个还款能力,其实还款能力就是风险管理能力,第二就是你借款干什么,反过来讲,银行要做什么,银行是管住风险和效果,要投放的快,投放的大,同时还要监管得住。所以效率很关注,第二风险很关注。

 

如何围绕资产端风险和资金短需求的风险,把风险要素用达成共识的语言描述出来,一要基于风险达成共识,被第三方认可的体系,才是OK的,如果做不到这点,始终都是两张皮的问题,要找第二还款来源,第一还款来源还不久。我们讲一达成共识,第二获得第三方认可权威数据如何来

 

再一个我想讲一下什么是赋能,现在很多人还不起钱,是真的还不起钱。没钱就有各种P2P企业出来借你钱。有车没货的企业,出来车货匹配赋能,找不到人的就找人力资源公司输出。这些是不是赋能,暂且属于赋能的大范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真正的赋能是赋一种能力,让他能够有赚钱的能力,这是你要赋的能。我也做了一个SaaS系统,我不觉得我能普惠天下,做金融一定要有爱富嫌贫的心态,这是一个。第二个让好的更好,让一般的变好,让坏的死的更快,这就是金融的作用,就是信用产生的价值。让资产分成的问题,这是核心。

 

董中浪:接下来请覃行长,你是怎么看待物流,怎么看待供应链金融,第二,在资金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刘海燕说的理论,你是不是认同?你是否需要这样的合作伙伴真正帮助你控制风险?

 

覃建袆(华润银行广州分行行长覃建袆):我先介绍一下华润,方便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事。华润银行是华润集团的银行,华润集团拥有很多产业,这个集团对华润银行的定位是产融结合的银行,产业产能结合,其实手段基本上就是供应链、上下游、场景。手段就是科技、信息化,信息化银行就是华润集团对华润银行的定位。将来的业务方向其实就是供应链、产融结合。场景就几类,第一类依托于某个企业的上下游,我们传统的叫供应链,其实供应链也是一个产品,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生态,基于核心企业就是一个生态圈,其实这是广义上的场景,第二就是很多平台,物流企业其实就是场景低,基于物流所发生的这些融资场景之一。还有第三种场景之一就是交易所,我们将来致力跟这些场景金融在这里面去发挥其作用。在发挥作用,第一个回归实体经济,支持国家号召,支持中小微企业,我们将来会出泛小微、泛零售的概念,一定是依托平台、供应链,所以这个回归实体经济,然后响应国家号召。

 

另外我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在深发展待过11年,最早的供应链金融,我们现在看到的供应链金融是第N代,第一代基于应收应付,主要基于大宗商品的货押、验收等等,第一代在2010年左右,那个时候产生了损失,那个损失本身不是产品的问题,是其他的原因。第二代只是把第一代的风控逻辑以及所有的要素线上化,就是线上化操作,但没有形成真正的信息化。第三以至于第N代,我们现在正在致力于探索数据,数据代表资产和价值,我很认同这是未来的趋势,我深信这个趋势,这是我们未来探讨的供应链金融。

 

关于供应链金融未来的空间,我听各位都在描述几十万亿,空间很大,近年来大家都在探讨供应链金融,我现在看到很多人都想干金融,这个事有点不太对劲。第一供应链金融未来是有发展空间,但是也没有说空间一定大到那个地步,一定是有饱和合理的空间,不是大家一窝蜂做供应链金融,不是那样的,它一定是合理饱和的空间,赚应该赚的钱。其次我理解的供应链金融,大家如果一窝蜂做的话肯定会把它做烂的,一定是有技术参与方,科技在里面作为很重要的参与,场景应用方就是核心企业、物流、仓库或者交易所等,可以是传统的。第三方面是资金提供者或者是金融,这三方都应该追回本源。你要做金融必须纳入监管,金融是对社会负责,不光是要赚自己的钱。所以必须要纳入监管,金融应该赚金融的钱,科技或者是产品拥有方,你们应该赚你们应该赚的钱,就各司其职。

 

金融的本质没有变,科技也没有什么作用。这是我的理解,既然提供了这个服务,你可以收到你应该收的服务费,金融不是大家所想的,就是一手一借一手贷,有系统的平衡和生态以及资本金的约束等等各方面的监管约束。金融是借贷、信用、周期、结构等系统的东西,这是我理解供应链或者是场景金融所有的东西

 

所以在最后面我再回答您隐山资本合伙人董中浪说的,基于我这些理解,作为银行资金的提供者,我愿不愿意把他(雷励金科CEO刘海燕)当做产品经理,如果他是科技方,回归自己本身应有的功能,我当然是愿意的,这也是我今天为什么坐在这里,我希望大家想做场景金融的都可以跟我谈合作,我们各赚各的钱,一起做这个事情。把这个市场做成熟规范以后,资金成本会降低,越来越多资金进来,这些资金就能服务中小微企业。

 

董中浪:谢谢覃行长,过去经历了深圳整个供应链服务的变迁,而且对这个东西的认知,包括华润银行本身产业性质,我觉得这个谈的非常好,而且说到问题的根本,就是金融赚金融的钱,技术赚技术的钱,运作赚运作的钱,效率提升赚效率提升的钱。

 

刚才说的概念技术到底能赚什么样的钱,金融是不是能做得了的?我非常同意覃行长的说法。我要请刘总说一说您站在什么样的立场?物银通赚的是什么钱?

 

刘大力(物银通总经理刘大力):刚才这个话题,我觉得还是非常有意思,甚至非常时尚的话题,包括我们看到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实际上都在做潜移默化的改变,究竟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是科技金融还是金融科技,是要有明确的界定的。金融只能是监管的金融机构做的,场景管好自己的供应链交易的过程,作为金融科技方做的科技的服务,一定是系统的集成和服务的输出。物银通现在主要的业务也是本着这样的一种方向,实际上我们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是系统的集成服务的供应商,我们服务的对象是金融机构和各类供应链的管理服务的平台,我们为两类客户同时做服务。我们服务的内容包括业务咨询和所对应的系统的集成。所谓业务咨询,实际上这两个工作,最终完成的就是金融机构和和场景方的对话。银行要和场景之间要有对话,由于场景的信息量非常大,这个对话由技术和数据来承载。在技术和数据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在供应链前期是大量的人工管理对话,结果不太好,包括很多信息是失真的,信息很难把控,但是现在到了数据化时代了,现在各类技术也成熟了,意味着场景方对这些技术的拥有已经越来越成熟和越来越丰富了,现在需要有一他技术,把这些场景当中的数据能够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通过这套系统送到金融机构去,使金融机构和场景方关于供应链金融的业务能够通过这样的通道顺利开展。

 

在这个里面,我们的服务第一咨询,实际上我们找到合适的场景和合适的金融机构,在他们之间会根据双方的特点去从供应链金融的产品和风控模型做一个撮合,因为有些不同的银行对行业是有选择的,供应链平台的特点也不一样,我们把适合你这样的场景品牌资方也找到了,在他们之间形成产品的设计。最终产品的设计风控模型一定是银行拍板,所有数据获取、分析、输送,最后目标是完成银行风控模型的通过。

 

我非常同意刚才您(华润银行广州分行行长覃建袆)讲到风控的权益只能在银行,也只有银行才有风控真正的能力,同时我觉得从政策监管各方面来讲,在做数据化工供应链金融品牌合作,未来方向监管部门也在不断要求银行要回归到实质风控,不能把风控外包甩出去,这也是未来监管的方向。

 

第二就是把咨询的成果也要变成IT系统架设在客户两端,形成在线公链的通道。IT系统我们现在包括场景端的系统群,还包括金融机构信贷系统前端,部署在场景端的系统群主要完成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和加工。实际上完成的我理解上午储教授讲到的就是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的过程,我们拥有多类集成的技术,以及还有第三方系统的集成,就是把供应链金融,银行关心的数据尽可能在场景中获取,如果不足的数据我们提供相应的软件使用户补足这些数据。第二步就是这些数据做相应的清洗核对,把它变成一个资产化的东西,这时候数据分析成果会输送到银行端,一般会在银行前端也有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完成的是资产的价值化,最后这些个资产,银行得认可,这些数据进入到银行端系统之后,会按照银行的风控模型的要求,再进行最后的处理,最后对接银行相关的风控和审核模型,作为银行风控系统的前端处理的过程,最后进入银行系统里面完成风控。

 

通过系统部署,完成了银行和场景端关于供应链金融从原始数据一直到银行风控成果的信息输送,是这样的服务。刚才也提到了很多问题,这些服务从哪赚钱,我们有多种收费方式,一种系作为系统集成商,就是项目工程的费用,我把一个供应链的平台通过我们的咨询服务,通过我们的技术,把你加工成一个供应链金融的板块,把这块丰富建设起来,这是建设的一个项目,当然也有按照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之后这个平台和我们的银行产生了成交,我们按照成交的流量去有一定比例的服务费,还有一些是我们觉得特别好的一些供应链的平台,现在已经是不能够立刻拿出资金来,但是我觉得加载了我们供应链金融系统,帮助他们跟银行对接好之后有非常好的发展,我们也会通过股权的方式,技术入股的方式获取未来的收益。

 

整体来讲,我们做的就是科技的服务,通过科技的服务,使银行和供应链场景之间通过技术通过技术、数据把供应链业务顺畅做起来。

 

覃建袆:今天坐在这里是作为资金提供代表者银行,我刚才讲的补充一点,我刚才讲的三方,技术、场景、资金提供者,这三方各自赚各自的钱,并不是说供应链金融没市场,以前传统的金融可能像做金融,像银行赚钱的时候,各位做配合,或者起的作用不大,以后客户要下沉,要赚这块钱,或者要这块领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就是提升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的话,要共享,所以每个传统金融提供者最早能够转变共享思维的可能是最早踏入这个领域的,这个领域我们会共享去做,我不赞成某一方单独做这块,这是共享的思维,这是我跟大家补充的一个观点,所以我们银行欢迎大家跟我们一起来共享。

 

董中浪:覃行长说科技服务企业做产品经理的应该赚估值,华兴专门是做这个事的。这些公司站在PE/VC角度,张慧(华兴资本董事张慧)你觉得他们赚估值是靠谱的事吗?

 

张慧(华兴资本董事张慧):先回应一下董老师的估值这个,估值就是把未来应该付的债在现在提前进行先还,不存在天上掉馅饼的事。我稍微再加一个我的一个问题,很多企业讲的那么多,我们怎么拿钱,我找谁要钱?我稍微表达我的观点,供应链企业都是金融销售的代理商,货币销售的代理商,本身不产生货币,可以理解不是金融,科技公司也不是金融,只是一个信息技术的加工方或者说破解技术的机构,咱们说金融科技也好,只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而已。货币的流向两大流向,第一企业和个人交给行长,行长经过更优质的配置,贷出来。第二个央行发行货币以后,经过第一代理商,总贷是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多数供应链金融服务公司无法控制周期性问题,只能在现有周期性解决问题。

 

回到刚才的问题,企业找谁拿钱?我觉得如果是大企业,像华润这样的就找银行要钱,如果是小企业,那就不需要找银行,这个时候需要经销商,经销商判断你能不能赚钱,这是一个循环关系。

 

咱们今天的课题系结合风控,我们就讲对接的事,企业想让自己成本更低,就是你的数据开放,让别人看的更清楚一点,让谁看?一般是科技公司以及供应链金融公司,他们用技术和风控判断逻辑,可以说他们第一层的风控产品,先做一层筛选,然后结合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完成我们说资金的配置,他们可能是这样做。从投资角度讲,看价值在里面是怎么产生的,在货币的供应链过程中,产生了什么价值,从央行发行出来到你这个环节中,你如何做更好的配置。作为投资方来讲,希望能让自己看到兴奋的买卖,把要求更高的配置放到你身上去,然后获得收益。

 

董中浪:咱们都是做钱的,做分销生意的,有的人胆子小一点,就做银行,有的人胆子非常大,就做天使,VC也是胆子挺大的,我们PE的胆子就小一点,产业链里面其实就是对风险的识别和承受能力。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人是想银行要具备天使风险承受能力,干100%回报的事,这事挺难的,再好的科技也做不好这个事,所以要细分场景、市场,找不同的钱,能够去找到这样的钱,然后再去找合适的人。我相信未来物流行业会有很多创新的东西出来,但是是在建立在巨头玩的游戏,也就是在组织化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以完成的事。谢谢大家。


源:万联网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元化资金对接——融资难大环境下,物流企业如何做好资金方对接与风控?| 圆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