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道德经》第一章
作者 程勇
【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
道 可道,非 常道;
名 可名,非 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帛书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本章是道德经中开篇第一章,也是最难解读的一章,目前对这一章的各种解释可谓五花八门,莫衷一是。
要想真正接近老子原本的思想,我认为现在是重新研究老子这本著作即通行本所谓之《道德经》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与老子同时代的共同语言文字“甲骨文”,我们有了目前为止最接近老子原著的文本—1973年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老子》。
老子其人我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各种文本的介绍都几乎差不多,现在查阅也相当方便。我在这里着重谈谈现在的通行本《道德经》的由来以及和老子帛书的不同之处,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误读。
据史记记载:《老子》分上下两篇,分别为“德论”和“道论”,“德论”在前。各篇不分章,书名就叫《老子》。《道德经》这个书名都是汉魏后追加的,包括通行本分为八十一章,都是后人编撰而成。这在成型的过程中也是不尽相同的。目前通行的版本如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均为81章。但历史上还有其他分章版本,如西汉庄君平后避讳改名严君平又名严遵所著《道德经指归》分为72章,元朝吴澄的《道德真经注》分为68章,可见分章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个人依据自己的理解为了方便研读而分的;
古代在还没有印刷术之前,任何一本书要流传,都是靠人手抄录,在抄录的过程中,把个别字抄错或误抄现象在所避免,甚至有人按自己的片面理解将其中字句进行修改也不无可能,所以各种版本之间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别。考证已知的自战国到1949年265个不同时期、不同注解者的版本,其中称《老子》的120部,称《道德经》的145部之多。从两汉以来一直到民国时候,中国历代学者对《道德经》所做的注,按各自解读所作的著本也可谓汗牛充栋,可见因无正确指归也就难免会产生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的结局了。这正是凸显帛书出土的重要性了!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共有两个版本,考古专家把它分称为甲本和乙本。甲本用篆书抄写,乙本用隶书抄写,另据所避汉朝皇帝名讳,比如乙本中“恒”这个字能反复出现,说明乙本比汉文帝刘恒要早,而甲本中,“邦”这个字不断的出现,证明甲本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那断代就已经到先秦了,所以确定甲本年代稍早。如今甲乙两个版本合称为《老子帛书》。也毋庸置疑地证明了老子帛书远比现在通行本《道德经》要古老的多,要更接近老子原著,虽然现在还不能说它与老子所著原文一致。通过老子帛书,会发现其用字及用词都相当古远,所以要想理解老子的思想必须用老子时代的语言,而密码就是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考证的中国最早的汉字。已知的甲骨文单字有4500个左右,但到迄今为止能够释读出字只有1700个左右。而老子帛书全文约为5400余字,其用字以不重复计算,共用790余字,其中常用字约占95%;所以用已解读出的甲骨文来还原老子的文字原意应该完全可行了。
据通行本《道德经》和《老子帛书》的对比,前者对后者的改动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话中有160多句语义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仅因避讳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昭帝刘弗5个皇帝的名字而产生的变异就达100处之多。帛书《老子》出土40多年来,海内外学者们对帛书《老子》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也从多方面、多角度证实了通行本《道德经》“多后人所改”,“与古《老子》相远”,“谬误实多”的推论。所以我们是幸运的,可以借此机会重新认识老子,重新认识老子的思想。
下面我们就拿第一章《道德经》通行本的内容与《老子》帛书逐句作一对比讲解。
很显然,这一章《老子》所有全部6句话都被修改,总共64个字中修改了25个。《道德经》把这一段中的所有“也”字删除,把全部四个“恒”字换成了“常”字,再把两个“无”字改成“無”字。第三句中的“万物之始”,改成了“天地之始”,把第四句中的“以观其所噭”,改成了“以观其徼”。噭是“呼喊、鸣叫”的意思,“徼”是“边界、巡查”的意思,第五句改动很大,还多了“同谓之玄”这个赘句。第六句把“有”改成了“又”。
我们现在来讲第一句话,“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现在的版本是“道可道,非常道”,
“恒”是指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变化。这是老子的宇宙观,表示在宇宙中存在永恒不变的可能性。
“道”是使万物自行组织,自行稳定的机制和原动力。“道”也就是自然规律体现。是超越万物的,是永恒不变的。在老子后面的章节中还有具体论述。
“常”的定义是指经常,通常,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变,就是说还是会变的。
“可道”是指人类可以学习,模仿和应用天之道,指人道。
那么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使万物自行组织,自行稳定的自然规律即天之道,人类是可以学习和应用的。但人类学习的行为和应用的方法都是人之道,而不是永恒不变的天之道。
通行本中这句话被众多的人理解为:能够说出来的都不是“道”。如坠云雾。
老子开篇第一句就点明了天道与人道的差别,也为后面的“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埋下伏笔。
帛书第二句是“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通行本中是“名可名,非常名”。
“名”的意思是指人类在认知活动中对事物进行描述和解释进而对事物进行定义和命名,是人类活动过程中阶段性的认知结果。
“可名”的意思就是人类对事物、现象以及各种因果关系进行定义和命名的活动过程。而且这种行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不会停止的。
“非恒名”是指人类在对事物及现象在定义和命名的活动过程中随着人类认知的深入以及万物本身的发展变化会不断对应变化。注意,这里有两个变量在同时进行。这是人道常识,那么是否存在超越人道常识的“恒名”呢?老子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恒名”的意思本身就是指超越万物而存在的“道”,因为“道”是永恒不变的,人类对于“道”的认知最终会趋向于“恒名”。因此老子才在下文中提出“恒无欲和恒有欲”的命题。
那么这句话应该这么解释:人类在对事物进行定义和命名后而在这种行为的过程中随着认知的深入和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定义和命名的结果也随之变化。
老子在这句中又提出了一组(两者),即“可名”与“恒名”的区别。“道”虽然表现在万物之中,但却超越万物而存在,是永恒的,恒名的。对这种说法的证明是老子随后在很多章节中都提到的。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在通行本里,说的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我认为“万物”可能更确切地表达了老子的思想。
“万物”是指除了“道”以外的一切事物,当然也就包括“天地”。
这句话的句读目前还有着不同的看法。经过仔细研读还是认为帛书的断句比较符合老子原意。
帛书《老子》全文中共有83个现代的人认为是简写的“无”字,5个现代的人认为是繁写的“無”字,而通行本《道德经》中把83个现代的人认为的简化字的“无”字全部改写成了繁体字“無”字,而帛书中两种字体同时存在,说明老子对这两个字一定是有不同含义或不同深意的。而简写的“无”字贯穿了老子思想整个核心,所以开篇老子就给予了定义。
在帛书《老子》中的两处繁体字的“無”字,应该表示的就是现实世界中的“没有”的意思。而简体的“无”字,应该指万物还没有显现出来前肉眼无法观察到但又能感觉到的真实存在,是一切事物萌芽状态前的原点。
首先老子这个“无”它是真实存在的,但无法观察到,只能感觉到。但它蕴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和能量。
那老子为什么把“无”定义说是“万物之始”呢?这个“始”是什么意思?我们先看“怀胎”的“胎”字,“始”字和“胎”字有密切联系。古代人在讲怀胎的“胎”的时候就说“始也”,就是生命刚刚开始孕育的那个状态叫“始”,他是有实相的。那么在胎儿还没有成型之前的状态呢?没有实相,但能说他都是“无”吗?不是“无”,它蕴藏了所有信息,所以,孕育的最初的阶段叫“始”。“始”,就是这个涵义。后来,“胎”和“始”各表意思了。
一个“无”字代表了老子的世界观,也描述出了世界最初的原点状态,这种状态是“万物”开始之前的状态,蕴含万物所有的信息和能量。“道”就是推动这种原点裂变和能量转化的动力。
“有,名万物之母也”,就是说当万物开始形成的时候,变“实”的时候,到我们可以感知的时候,“道”就变成是生养、滋养去推动万物发展的母亲。
“无”和“有”是“道”要领导的两种状态,即万物必须要经历的两种表现形式。万物在“无”的状态时,“道”是推动的力量。万物在“有”的状态下,“道”是引导万物自行发展的规律。
“母”字中的两个点在甲骨文中的图案就是两个乳房,就是女子在哺育孩子时候的画面。老子用母亲的含义来表达“有”的状态是非常完整而清晰的。
在万物开始形成之后,“道”是生养万物的、推动万物的自行发展的,它生养了万物,这就是老子要表达的思想。老子在讲我们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这句话不但是本章的难点,也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关键。这是认识“道”,遵循“道”的途径即方法。在后面的很多段落中都有更加明确的解释。
“无欲”,指要用“致虚极也”的方法达到一个虚空的,没有什么主观的能动性,没有主观意愿的这种状态。
“妙”(眇)是精妙;精微的意思。王弼注释为:“妙者,微之极也。”“妙”包括“眇”字在甲骨文中目前还没有发现。而“妙”字在小篆中是这样写的:
我认为应该有抄错的可能,误把“妙”写成了“眇”。
这句话完整的意思是:让自己一直保持在虚空的清静的状态下来观察、来体会“道”的精微的本质。这就是“以观其妙”是这意思。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有欲”就是用“守静笃也”的方法带着自己的角度,带着自己的学识和思维,实际去观察“道”推动万物运行产生出来所有动静,体会“道”运行的规律。
“噭”原意是呼喊,鸣叫的意思。
“其所噭”指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动静。
通行本中的“徼”是边界的意思。所以与原文原意不符。
老子这两句话告诉我们,要用两种状态来观察万物,一个是“无欲”,一个是“有欲”。
老子告诉我们如果能够保持一种虚空的清静的状态,能体会到事物的运行的本质。另外一种是“有欲”的状态,即人的理性状态。根据个人既有的知识,现有的条件,依据“道”的规律推导出结论。
我们要学会这两者之间来回切换,根据现实状态有所偏颇,并学会把两种思维模式交互起来一齐分析问题,这是才是老子要告诉人们的智慧。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两者”指的是快“可道”与“恒道”;“可名”与“恒名”;“无”与“有”;“无欲”与“有欲”,这四组两两对立统一的关系。
“同出”指的是对立统一的两者都是对“道”的解释,只是从两个方面去解释同一个命题而已。
“异名”指不同的描述和定义。
“同谓”指的是四组两两对立统一的命题,只是一个事物两面而已,最终都指向“道”。
这四组两两对立统一的命题将在整个篇章中广泛的展开说明。
而在通行本中加了“此两者”和“同谓之玄”的赘句让后人产生了重大歧义。“此两者”变成了特指“无欲”和“有欲”,忽略了前面三个对立统一的命题。“同谓之玄”的狗尾之续,打开了道学即玄学的大门,把“道”引向了不可道不可名的歧路。
“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玄之有玄”中“玄”是深奥悠远的意思。“玄之有玄”是指再深奥悠远的地方也都有生发这种深奥的奥秘。
“众妙”是指世界万物所有的精微变化集合。
“众妙之门”指知道了“玄之有玄”的道理,是探索世间万物所有精微变化的途径即用“道”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