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坐标系和仪式感

过年的坐标系和仪式感_第1张图片

时间是个主观的概念,基于传统、政治、商业的需要,人为设置了春节、情人节、清明、劳动节、端午、七夕、中秋、国庆、光棍节、圣诞,等等。

于是,无意义的时间,就有了一些虚构的坐标,有了虚构的坐标系,人生就有了仪式感,有了许多真实掺杂着虚构的回忆和期盼的线索,诸如,去年七夕的相遇,今年圣诞的别离,相见恨晚恍如隔世,半醉半醒念起初见,等等。

过年,是一种个体的仪式,贴起对联,书法是否有进步?吃着汤圆,是否有旧时的味道?走亲访友,则努力挤出久别重逢的喜悦。

仪式,有其内在的强制性,无需导演,无需彩排,无论是老戏骨还是刚入行,都演得一板一眼,都是喜剧之王。

过年,也是种群体的仪式,曾经,大年三十晚上八点整,男女老少齐刷刷地端坐在电视机前,看一档寓教于乐的晚会。

过年的坐标系和仪式感_第2张图片

令人惊讶的是,这并不是在军营或监狱里才发生的事,并没有刺刀的胁迫,也没有金钱的利诱,所有的人,都向着同一个方向,但没有人知道要去向哪里。

过年的坐标系和仪式感_第3张图片

即使影响力日渐式微,晚会依然巨资打造,歌舞升平,广告依然一秒千金,堪比印钞机。

尽管依然无法便利地使用谷歌、推特和脸书,时代必然不可逆转地从贫乏、单一走向多元、宽容。

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懂得珍视不看春晚的自由,这是最为珍贵的自由,有时,也是最后的、唯一的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年的坐标系和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