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然|由公交车上伙计所想到的


    很早就想写写成都公交的事了,一直提不起笔来,直到近日听到司机们在车上叫"伙计",那熟悉的称呼,又勾起了我的写作的欲望。

    "伙计"是成都公交内部司乘人员的相互称呼。主要是指司机和售票员搭伙一个班次。可以说,起码工作时间内,不管男女,只要是伙计,基本上出入同行,不分彼此。伙计间可能成为夫妻,但夫妻间不能在同一台车上作伙计。

    那时候,尽管所有公交公司职工都有工作月票,但是从来没有人使用,只要是市内公交车,上车后给售票员说一句,"伙计,站上的"五个字,没有任何一个售票员都不会不知趣的去叫别人买票。就是有领导在场并过问,售票员说一句"站上的",领导也会默许。

其然|由公交车上伙计所想到的_第1张图片

    我和伙计们还是颇有缘份,主要是缘于1987年我被借调在新都的那段时间,尽管单位上有班车负责上下班,但很多时候还是愿意乘坐13车队301路的公交车。在那段时间,川陕路扩建,有时甚至从斑竹园这边绕道回城。因为年轻,大家可以无所顾忌地交流。只是最后没能将"伙计"带回家,也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早些年,城市里的人们上班、外出的出行方式无外乎公交,自行车和步行。那个时候工资不高,能够长期坐得起公交车的不多,就是单位上班买月票,个人付出部分也是不小的支出。加上当时公交车不多,全市也就不过十多条线路(包括远郊、郊区不超出三十条线)。所以,除了离家近的靠步行上班外,大多数人还是依靠自行车。一般的单位都专门辟有专门停放自行车的场地。每天上下班,工厂大门都是一道盛景。一道横栏抬起,首先冲出厂门的肯定是自行车。每天上班的情形也是一种盛况,在东郊的建设路上,清晨,霞光从梧桐树叶的缝隙间透出,蒙蒙的薄雾中,大队的自行车占据了整个公路的路面,不急不缓地在鸟鸣声的伴送下,涌流般的进入工厂。一条不长的公路上,在建设路口分流一部分,在厂北路口又分流掉了一大部分,最后,在二仙桥路口分流之后,就开始稀稀落落了。很多时候,公交车辆都跟在自行车大队后面慢慢地移动。

其然|由公交车上伙计所想到的_第2张图片

    说起公交车,我一个亲戚因为家住在城里,成都市所有公交线路在他口中一问即知。可能是在他影响下,我也慢慢地关注到公交线路。不过说实在的,与我生活习习相关的不过就是三条线路,而且三条线路的终点站都是现在的成都理工大学门口,当时叫成都地质学院,地址是十里店。这三条线路就是6,7,8路公交车,再加上牛龙路上郊线的20、21路和从火车北站沿二环路过来到牛市口的2路车,可以说基本上把整个东郊包揽完了。6路,起点站好像是新南门,直接从东郊的腹心一穿而过;7路以文化宫,就是现在的太升南路口起步,经一号桥(红星桥)沿府青路至原来的成都火车东站(货站)直接抵达;8路则是从红旗剧场(现商业场旁)开始,与6路平行至猛追湾口,然后偏东,从新鸿路、麻石桥把沿线的制药厂,纺织厂,热电厂全部收入囊中。遗憾的是1968年左右因为武斗,6路,7路止步于二仙桥,8路止步于跳蹬河。这一停就是一二十年,直到1980年代中后期成都地质学院几位教授上书市人大后,才由东星公司新开通了一条从火车北站到十里店的36路公交车。至于后来7路,8路羞羞答答地重新延长至十里店公交站已是接近两千年的事了。

    在1970年代,成都的全部公交线路不过十来条,延续到1980年代也没增加多少。当时整个公交公司只有一、二、三总站以及电车总站(由电车公司合并)和后来专营远郊区县的13车队(从二总站分析,主营北门方向,最远至金堂县城。)。车身编号分别以1、2、3、4、5打头,除电车总站和13车队外,红、绿、蓝分别代表着前面1、2、3三个总站。而且,运营的起始点大致以各总站住地向外伸延。比如一总站在牛王庙,二总站在荷花池,三总站位于西门外,你如果细心就不难发现某种色彩的公交车在那个方向比较多。最早运营远郊区县的应该是一总站。它当时在双桥子有到达龙泉驿区的公交车,以及近郊龙潭寺,石板滩等,二总站负责北门,三总站是西门,外加黄田坝工业区一片。1970年代末,由于金堂、双流两县划归成都市,公交车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两地。当时的票价不高,4分起步,市内的最高大慨是一角六,市郊的最高是二角四,远郊略低于省运输公司的客运票。月票在1970年代市内三元六角,市郊六元,学生票二元伍角,全部不限次数。到了1980年代市区涨为伍元陆角。1991年市区郊区分别是8元,10元,1992年12元,16元,1995年15元,20元,1996年市区25元。而线路,1970年代市区是1、2、3、4、5、6、7、8、16和电车1、2路,市郊的除上述之外还包括9、10、11、12、13、17、18、19、20路,1980年代市区增加了25、27、28、33、34、35、36、42、43和电车3,及4、5路,1995年市区郊区分别是这样表述的:市区,1至8,16、25、27、28、33至36、42、45、47和电车,郊区,1至13、16至20、24至28、33至36、38、42至45、47至52和电车,时隔一年的1996年,好像就没有区分市区与郊区,线路除与1995年的郊区票一样外,增加了58和专5、专6、大站车,双层车。由此可见,整个公交线的变迁。先是以市区为主,后拓展市区,然后是向郊外发展,最后并为一体。到现在,(截止2018年底百度百科提供)整个公交集团786条线路,共13939辆车辆。由此,我们也能大致看到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如果,再将公交车后来的改线延伸结合起来看,是不是就像看到春风正在一节一节地吹绿大地。

其然|由公交车上伙计所想到的_第3张图片

    由点及面,还是说东郊这一片我熟悉的线路。6路,终点由二仙桥延至成都机车厂,后又退到文德路,而南端延至桂溪公交站,后再延至污水处理厂。7路,把终点开到了机车厂宿舍后面的一片农田,现在叫华林小区,西端伸到了蜀源路。随着西客站107路的开通,退至万和路,两者各承担一半。8路,8路从红旗剧场转到东门大桥,最后一直伸到了西部智谷公交站,不可谓不远。还有36路,从最初的到火车北站,延伸到侯家小区,再到安靖快铁站。最后说说2路。2路应该历史是相当久远的。它是第一个全程往返于当时二环路全程的公交线路(注:一环路及二环路火车北站至牛市口段是始建成于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为服务于东郊工矿企业的环型碎石公路。现在有些媒体人不负责任的把一环路的改造说成一环路的修建,对二环路已成路段视而不见。这样的文章出世后容易误导后来者。)。随着二环路的的全线贯通,特别是高架K1,K2的循环线的介入,它便以老大哥的姿态,避其锋芒地在半路上转了一个弯,直接从双桥子外驶行到成都东客站,沟通了火车东站与火车北站两大站的交通。由此可见,原先服务于城区,服务于工矿企业的公共交通,现已渐渐地将触须向四周发散,发散于其他人口密集之地,发散于交通要冲,乃至于居民小区,校区间直达。特别是新近开通的社区公交和高峰时段的G字头快车,即是明证。

其然|由公交车上伙计所想到的_第4张图片

    纵观成都公交的发展,我感觉似乎有中国革命史的小翻版。从三个总站,到电车公司,然后合并成公共交通公司,这是成都公交最初的底班。到了1980年代,由此而延伸出来的东星、北星、巴士。。。等全资,合资,控股,参股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生长,全面地覆盖了成都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张公交卡就可以穿行大半个成都。这无疑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其然|由公交车上伙计所想到的_第5张图片

    说了这么多,尽管现在的公共交通真的做到了快捷、舒适,布局合理,但是,我还是怀念那些有"伙计"售票的简单的日子。那些火辣的售票员才是真正的地地道道的成都形象,才是成都妹儿的真实性格。她们可以吵架,可以骂街,也可以温柔如邻家小妹或大嫂。在我看来,除了公交车上的"伙计",其他任何行业,都不能最真实的展示原版成都。在成都,"伙计"是一群最有温度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其然

    

【本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筑梦四川栏目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须注明稿件来源。《筑梦四川》是四川电视台峨眉电影频道播出的一档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风采、讲述四川故事的纪录专题电视节目。以展现、纪录、寻找、发掘为核心,以传递中国梦的正能量为主题。展现巴蜀儿女的创新力量、纪录大众创业的心路历程、寻找日渐消失的匠人精神、发掘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同时在30余家媒体图文视频宣传推广。投稿或栏目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然|由公交车上伙计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