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报班培训当成捷径, 你就掉到陷阱里啦

今天馆长和大家聊聊培训,现在是知识爆炸时代和知识消费时代,各种线上、线下培训层出不穷,培训内容涵盖职场技能、证书考试、子女教育等若众多领域,培训费从线上的几元到线下几十万不等,市场逐年火爆,很多人一到周末就奔走在各种付费的、免费的培训团体,好像错过一场培训,就错过几个亿一样,为什么会这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对培训变得如此疯狂呢?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的看待培训呢?

一:人们为什么如此青睐培训?

人们一生中不管处于什么阶段,都想获得成功,比如学生时代都想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都想成为班级前茅,在职场里都想迅速在职务上提升,同时获得越来越多的薪资报酬,在这样结果导向的刺激下,很多不愿意付出努力的人就开始想一些怎么能付出的少,但是却能达到同样的目标的办法,这也就是我们常称的捷径

培训关注度越来越高,受训人越来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不自觉的把培训当成了达成目标的捷径。大家对目标期望越高,就越想快速达成目标,越想快速达成目标,就越想中间付出的过程越少,因此就自然而然的去找捷径,而培训市场上又把人的这个心理研究的非常透彻,比如“3天学会运营”、“十天成为财务高手”等培训广告直接刺激了找成功捷径的人,导致培训越来越受关注,而真正的成功或领域的高手岂非一场培训就能达到?因此就导致受训人陷入越想获得成功越报培训班,不管用,在找其他培训班的循环怪圈


把报班培训当成捷径, 你就掉到陷阱里啦_第1张图片

上图是馆长从某培训公司官网上的截图,可以看到为了让你觉得他的培训就是一个捷径,特意把30天、1个月等数字标注出来,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不写10年成为会计高手?原因就是看到10年首先给人的感觉已经不是捷径了,自己通过努力10年也能做的到,何必报培训班呢,所以如果写成10年,就没有人报名了!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可能报一个培训班,就能获得别人多年的效果,一方面是把培训当成了捷径,而另一方面就是武侠小说看多了。很多武侠小说里都有一个很相似的情节,小说主角开始登场时基本没有任何武功,打不过别人,突然有一天不小心掉进悬崖,遇到了一位绝世高手,绝世高手发现主角正直、正义,于是将绝学倾囊相授,这个过程基本上就是像给手机充电一样快,一眨眼主角已经掌握了独门绝学,从悬崖出来后,马上称霸武林……想一想,去培训的时候是不是很多培训人员都是抱着这种速学的态度去的?这就是典型武侠小说看多了现象!而培训的作用也并非是传授武功,因此他也并非捷径!

二:培训到底有没有用?

讲了这么多,培训到底有没有用?馆长很明确的讲,培训非常有用,但是他的作用并非捷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延伸,产生新的认知

培训的一方面作用是知识的新认知,什么意思,是在你基本的知识领域,能够获取新的认知。而这个新的认知是在你原有的知识里延伸过来的,没有基础知识,是无法获取延伸的知识的。


把报班培训当成捷径, 你就掉到陷阱里啦_第2张图片

举个例子,比如你特别喜欢陶瓷,平时也喜欢研究和收藏一些陶瓷制品,阅读一些有关陶瓷的书籍,刚好看到一个关于陶瓷的培训,这个培训可能会给你很多以前没有知道的有关陶瓷的知识,这个就是延伸,它必须要在你已经知道一定知识的前提下才有新知识的延伸,就像小时候做数学题一样,先学习基础的算术知识,知道什么是加减乘除后,在学习应用题,如果不学习加减乘除是无法学习应用题的。

那如果去培训专门学习这个基础知识不行吗?馆长告诉你这些基础知识基本上都是书里面的,去培训机构学习书上的内容,即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比起去培训机构学习,自我读书更节省时间、能更系统的学习(培训班已经过滤掉一些他认为没有用的知识,但对你来说可能很有用)、更容易自我吸收(培训课听到的,多半是讲师的理解)

杨绛先生曾经是说过:“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读书的好处杨绛先生讲的无比透彻。

2:突破瓶颈,达到新的高度

接受培训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可以突破自我认知的瓶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比如你在研究一个课题,可能看了很多科研论文,但是却一直存有疑惑,这个时候可能一个学术论坛或者一个行业前辈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能让你领悟,这个就是培训的另一作用,但是这个前提自己必须先有一定的高度,才能再次突破。


把报班培训当成捷径, 你就掉到陷阱里啦_第3张图片

这个作用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读书能够达到的就没有必要去培训,无法解决瓶颈的,也不是好的培训课程,所以大家选择培训的时候也要注意。

3:获取方法,掌握关键要领

培训第三个作用就是能够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而这些技巧和方法更多是偏向经验的,并非能通过自学而获取的,最常见的比如体育、舞蹈、音乐等,必须要有人专门培训和指导,但是这类并非培训后就能小有成就的,比如刘翔虽然接收了跨栏方面的培训,掌握了跨栏的技巧,但是这并非其获得世界冠军的最重要的条件,最重要的条件是其天赋加上其努力训练,这才是达到目标的关键。

三、理性看待培训,切勿疯狂?

刚才讲了三点培训的好处,有些同学看着好像和第一部分有点矛盾,其实不是的,培训的好处、作用之所以能够发挥是离不开自我的操练和努力的,并非通过一场培训就能获得突飞猛进的成长取得成功的,这个是不现实的,最重要的还要靠自己的练习和实践。

培训的第一和第二点作用最关键的是在有新认知和突破瓶颈之前要有积累,否则是无法突破和获取延伸知识的,第三点作用的关键是获取核心方法后,要按照方法加以学习和操作,否则培训的作用将无法体现

看到这里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愿意花费高额培训费用的初衷是为了什么,是获取新的认知?还是突破现有瓶颈?还是获取关键的方法?亦或是把培训当成捷径,想通过培训一下子就收获匪浅而达成了目标?理性看待培训,应用好培训,这才馆长将的重点,光想着靠培训就能取得成功,不劳而获是不现实的。

约翰·海斯和本杰明·布鲁姆的研究表明,在几乎所有领域,培养专业技能大约需要10年时间。即使是在4岁时就展露音乐天赋的莫扎特,也仍然用了超过13年的时间才谱写出世界级的乐曲。在这之后2008年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出版了《异类》一书,这本书中,格莱德威尔把“10”年换算成了更为精确的“10000小时”—想要出类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时。因此在成功的道理上没有捷径,唯一的途径就是应用适合的方法不断的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报班培训当成捷径, 你就掉到陷阱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