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了《如何高效学习》,讲了一些关联性学习,说有些人的学习能力很高,是因为他很容易把新的内容与自己已知的知识结构进行结合,找到新旧知识点关联点之后,新事物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我就开始反思我的学习。我每天都有阅读很多内容,从公众号到网页浏览,包括纸质书,看了很多很多,但是总是觉得自己所接触的事情很杂,知识点很琐碎,对于想了解的领域还是一无所知的样子。
我就有点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转化能力。此前我没有太留意过,晚上我突然想对自己的阅读量进行统计。我发现,其实我每天的阅读量非常多。
首先,订阅号阅读。我自己上有60多个订阅号,平均每天至少有100篇推送,加上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因此我点开阅读的篇目最少也在30篇,大概是在六七万字左右。
其次,阅读,每天我会在打开阅读10篇左右的文章,首页推荐的看一些,加上自己关注的,这部分有两三万字。
再次,网页阅读,电脑上打开的网页链接。比如每天的新闻筛选,找五篇新闻大概会看10篇左右,这个阅读量就在一万字左右。
最后,还有知乎上的阅读。这个比较零散,看的时候比较集中,初步每天估计在5000字左右。
就这样不精确的统计下来,我每天的阅读量在十万字以上。
得到这个数字,我自己是觉得有点惊吓的,我每天的阅读量居然有这么大。但是,这样大量的阅读,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改变。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段话说阅读的目的有三个,消遣,获得知识,获得能力。想知道自己阅读了那么多内容之后,到底有什么作用,就得先分析一下阅读的内容的指向性。
以我12月15日的阅读量来说,微信阅读32篇,1篇新闻,1个职场忠告,剩下的全是一些爱情、八卦、影评、心灵鸡汤等消遣阅读内容。阅读33篇,25篇小说影评文章,8篇关于个人品牌打造和职场技能的文章。
根据这个结果,12月15日我65篇阅读量中,消遣娱乐类阅读有55篇消遣阅读,占据总阅读量的84.6%。其中包括一些心灵鸡汤、新闻事件、影视作品推荐、小说。尤其是心灵鸡汤,对于没办法掌握起当下的自己来说,这些文字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的焦虑,让我沉浸在自己可以积极向上的假象中。而影视作品和小说,则构建了一个远离现实的桃花源,让我有了逃避生活的去处。
就是说,只有15.4%属于获得知识的范畴之内。是对目前文案营销的分析,工作生活干货技术帖,还有一些读书学习的方法技巧。目前漫无目的的消遣娱乐阅读几乎占据了我所有阅读时间。那些需要边看边做笔记进行学习的、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对于成长有益的阅读,则被压缩的只有一点点了。
想要获得知识和能力,却只读一些浅显的消遣性文章,这不就是南辕北辙了吗?
消遣性的内容,可能换来一些和别人交谈的时候的谈资。心灵鸡汤会让人获得内心暂时的斗志,但是真正想过好生活,提升自己,还是得踏踏实实学习一些枯燥的知识,将知识进行转化,成为自己的财富。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情况,还是因为阅读的目标不清晰明确,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做好管理。人都是有惰性的,缺乏自律就会倾向于轻松易得的事物。而消除这个误区,除了有明确的规划之外,还需要隔一段时间进行总结和反思,避免出现走的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了。
ps:还有一点让我感触的是,现在许多干货内容,都是一些经典书籍的核心观点,别人多次咀嚼过之后转化成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被不爱看书的人奉为至宝,津津乐道。但是,总吃别人嚼过的东西,迟早会营养不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