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 ——《边城》教给我们的

完美人生耿秀珍 前天

图片

01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不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我们。

图片

02

边城所写的故事很简单,然而却极美: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

外公年逾70,人很健壮,孙女翠翠15岁,情窦初开。

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青春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情。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与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

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意外而死。

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中人物活动背景是湘西一小山城茶峒,小说中的峒,既真实又带有想象和象征意味。不仅有令人神往的湘西风景,又有清趣盎然的乡野风俗,加上当地人古朴的风俗,淳厚的人性,带有地域性的传统道德观念,一起构成一个新奇独特的理想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不论是祖孙父子关系,还是作为恋人、邻里往来,都平和相处或者相亲相爱。

70岁的老船夫为人淳朴忠厚,忠于职守。他在渡口摆渡50年,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安宁地忠实地为路人撑船,与翠翠相依为命,有着安居乐业的朴素情怀。码头的船总顺顺在当地算是个头面人物,却无论对本地人还是外乡人,都慷慨好义,通情达理。

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也从他们父亲处学到了勇气和义气,刻苦耐劳,坦诚热情。当兄弟俩都喜欢上翠翠时,都能本着友爱而公正的态度,以当地传统方式通过对歌表白各自的感情,接受翠翠的选择,显示天真自然的意趣与山野村人纯真坦荡的心灵。

老二傩送在父亲提议要与寨中一有钱乡绅的女儿定婚时,他宁愿要渡船,也不要富家女陪嫁的磨坊,不为钱财所动,执着地追求爱情。

十七岁的翠翠秉承了爷爷身上的美好品格,善良热情纯真美丽,充满青春活力,又忠实于爱情。

在《边城》中,作者赋予他笔下的所有人以一种醇厚质朴的人性,遵从古礼的美德,无欲无争的人生。作品通过对男女之爱,亲子之情,邻里之睦等事态人情的细腻刻画,生动展现了《边城》人民古朴的民风,纯良的人性,作者向往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厌恶所谓的现代文明,痛恨现实的黑暗,于是他在作品中构筑了一个理想世界,从此来寄托他重造民族的希望,表达自己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

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这种人生心事是以自然人为基础,其核心是以爱为纽带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人性美的内涵是纯朴,其外在表现是义利取舍中的重义轻利和是非判断中的公正无私。

在这些人物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的光辉,体现着人性中原本就存在的未被现代文明侵蚀和扭曲的庄严、健康、美丽和虔诚。

图片

03

相对于道德沦丧,物欲横流,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社会现实,作者极力讴歌和赞美的是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描写湘西自然之明净正是为了凸显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边城》正是通过邻里挚爱来展示这块净土上的人们,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从而体现作者拒绝“现代”,厌恶“文明”,“遵从古礼”,以此寄托他重造民族品德的希望。

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 ——《边城》教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