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这能否成为事实,关键在于个人心智复杂的程度。所有变革的基础假设,都源自于过去成功经验,再也无法符合现在与未来的需求。这种假设基础,就是挑战人们从既有的舒适圈走向未知圈。然而,这种认知上的意识到,源自于外在环境的变动,它包含了劳动生产转向知识密集的组织模式,以及全球科技互联的网络效应,还有基础教育与训练的持续升级,让人才的基础认知,比过往还要广阔。
因为上述三种外部因子的驱动,让现有组织经营者意识到,过往有效的行为模式,不是成果没过往的结果,就是不再被认可。这种时候,就需要新的激励因子灌注到组织内部,成为新的活力因子,从而开创出第二条发展曲线。
转变的最初,往往会有两种变革方向:
一类属于技术性:从功能性导向为改善方法,如制度、训练、组织模式等,直接解决,或间接解决的方向来做为变革驱动的选择。
另一类属于适应性:它所牵涉到的就是以「人本」为核心,以人的角度来从审视变革上的抗拒点。
不见得技术性就会无效,前者所能达成的效果,往往是最容易被看见的成果,但真正让人深植于心的变革,则是需要从「适应性」的角度出发。
要理解适应性对于组织变革的成效,就要先理解一个概念「心智复杂度」。
01成熟,来自心智复杂的高视野
心智复杂程度,好比是一个人的成熟度,最明显的描述是:「原本你该哭、该笑、该闹的时刻,你却选择不言不语的微微一笑。」
能够不受限于当向的情绪影响,更看重整体的关联,更具体来说,当一个人的心智复杂度愈高,不会只是注意在一的点上,而是能从整个面,或是三维到多维度的关系来作为关注整的关系。
例如,你是美国总统,你所做出的选择,都不会只是单一的领域,例如,针对美国如何在十年内让人登上月球,这就不只是航太总署的事情,还涉及了全国人民对于登月相关基础认知的教育等。
为了测验出心智复杂度,会先从许多情绪性字眼,如,愤怒、焦虑、紧张、成功、悲伤、失去、感人、改变、重要等关键字,来作为后面问题的提示牵引。
这种测试方法就是为了检视出,当人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时,透过不同关键词的提示,测试者是否在问题中的情境,还是能从不同观点来解释整体的关连。
藉由这种测试,会发现当职务愈高的人,所能回答的答案,往往会更具全面观点,而非在当一的事件上。另一方面,也会看出一个人的看见,和他未曾看到的层面,藉由观测结果你会明显看到,为何有些人能够成为组织的经营决策层,就是能够看出一般人所谓想到的可能。
02心智复杂背后的四种象限
这种能够从单一事件,看到不同层面关连,以及前因后果的发展,就是心智复杂度的量化展现。
从测验中也对心智复杂度分析出四种脉络:
其一,年纪与心智复杂度无关,即便年纪愈增长,心智复杂也可能停留在某个阶段。换言之,不是所有人的年龄到了,就会有相对应的心智复杂,或者说是相对应的成熟度。
这就代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往往会推不动,这就是关键的阻碍点,因为当年纪大的经营者的心智复杂只看到某个层面,或是一个点时。所有的决策方向,都会被局限在个人的认知格局中,可以说,关键决策者不一定需要有相对应的年纪,更关乎决策者本身的格局视野。
其二,心智复杂度的增长到了某一个阶段,都会进入一段平原期,也就是停止复杂性增长。
这如同在《精进》这本书提到的概念一样,当一个人持续在某种领域上专研,前期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会看到极大的成果。但是当要进入到另一个成长阶段,往往会经历一段类似停滞时期。也就是你无论怎么努力,就怎么也看不出任何的改变。
此外,《刻意练习》中也对于这个观点提出同样的解释,如果在同一件事情上,持续努力的一万小时的努力,却不代表都会成为顶尖高手,因为所的行为都只是重复过去的行为,只是在同样的舒适圈里做努力。
这也是为什么在离开校园的学习后,往往很多人都得心智成熟度,就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看到的天空永远只有这么大。如果一个人没有持续做一些新鲜事,不持续学习,最终的心智认知,只会让人停留在原地打转,最终的行为展现就是抱怨,抱怨工作、抱怨付出没有回报,抱怨别人的好运。远勇把自己的付出放大,却责怪整的世界没有眼光。
总结来说,如果当一个人的心智复杂度停留在某阶段,要跨过这段平原期,就需靠后天的持续精进,才有办法再度看见另一个心智成长的开始。
其三,每当心智复杂度迈向另一个高阶段时,遇到平原时期后,所产生的滞留时间也就会愈长。
其四,愈高层的心智复杂度,所能到达的人也就愈少。
第三,与第四点是相互影响,这也就是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那就是「坚持」。为什么有些经营管理层能够带领组织持续创新,如果领导者本身没有办法持续升级,超过往的自我成果,就会因为过去的成就,认为这些经验就是一切的总结。
反而会走向另一种认知循环,亦即「成功固化」。当一个人愈成功,行为模式将会被过往的成功经验给局限住,连带影响到停留在心智复杂的平原时间。
换言之,要想迈向更高的心智复杂度,不论是成功经验或失败经验,都将是被视为认知框架的一种基础,而不是局限。只有当这种认知,你就会了解到,一件事情能否成功,不会有它的绝对确定性。因为一定会有不确定性的产生,对抗这种非常规下的风险能力,就是「反脆弱力」。
03心智复杂的反脆弱性成功
心智复杂程度,往往可以从一个人所说的话,做的行为来察觉。另一种判断方式就是个人所接触的人群可以判别出来,也就是你常与什么样的人接触,自然而然就会被对方的观点、认知、心智复杂度所相互影响。
但并不是说常与高心智复杂度的人接触,一定会达到相同的境界。因为他会有抗拒信,这种抗拒性就是认同非连续性与理解反脆弱的效益,加上刻意练习的精进之道。
这些基础认知,是心智复杂度的基础,此外,所有心智复杂能否成长,关键在于「心态模式」核心观点,也就是成长型心态的认知。
这意味着,当一个人认为心智复杂度没有办法成长,即便做再多的技术性创新与变革方式,都将回到原点。
因为只有当心智复杂度愈高,就必然是打破个人认知框架的局限,持续驱动个人成长。这时你会意识到,成长不是进入恐慌区,而是脱离舒适到学习圈。一但当心境上认同接受,即便很多事情不成功,最终都将是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