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的孩子一旦近视,度数就200.300度

近视为啥有些孩子,一旦近视度数就两三百度,石一宁教授做了深度的研究,可能不是业内人士,看不太懂,简单的说:【有的孩子6岁实际上已经是医学原则上的近视了,但是孩子可以通过眼部器官(晶状体,前房深度,角膜曲率)补偿,表现为视力达标状态,一旦这些器官不能再补偿时,近视一下子凸显出来】,教授建议,预防近视从低龄儿童2岁抓起

更简单的说就是【有的孩子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近视,但是被其他因素掩盖了,其他因素掩盖不了的时候,近视度数就一下子凸显200.300度来】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下面的专业术语,这篇文章是石教授的研究成果

近视已成为影响国人健康的重要眼病,而国内对于近视的诊断却过于简单化:

眼部检查信息量过少;

屈光变化仅限于视力、验光、配镜。

近视形成的过程中,从初期到发育期的近视快速进展期之间存在着临床的“盲区”。

眼球发育的连续微观过程;

眼球发育中的视觉发育、屈光补偿、屈光缓冲。

眼球发育的“正视化”过程

人类眼球的发育过程中存在着保持眼屈光状态正态分布的生物现象,即眼球的正视化。从理论上分析,人从出生到6岁,眼轴长度从17mm增长到22mm,约5mm的眼轴增长可能导致婴幼儿中近视的较高发病率,但事实是大多数孩子呈现正视,6岁时只有2%的近视发病率。这种现象是被一种称为“眼正视化过程”的发育机制控制的,即人在出生后的6年中,眼轴生长5mm的同时,伴有7D(52D→45D)角膜屈光度和17D(38D→21D)晶状体屈光度2D的补偿性改变,以保持大多数眼睛接近正视的+3D轻度远视状态;结合眼球6岁以后的青春期发育1mm增长,2D(21D→19D)晶状体屈光度的补偿性改变,以保持大多数眼睛接近±0.75D正视状态。

发育过程中的“远视缓冲”或“远视储备”的量与意义

6岁以后的1mm眼轴的自然正常发育增长,需要两个阶段的+3D的屈光成分补偿,即6岁前1D的角膜屈光度(45→44)和13岁前2D晶状体屈光度(21→19)。正常发育的眼在学龄前需要储备约+3D的远视屈光度,以缓冲未来发育的-3D近视屈光度,即远视缓冲。

如:当6岁具有屈光状态为+0.5D到+0D的儿童,其很可能在14岁时发展为近视;

17-18岁的在校学生,具有少于+0.5D远视缓冲能力时,其通过4年的学**发展为近视的可能性**增加;

21岁能达到裸眼视力20/20时,其可能维持此视力的可能性为90%;

美国进入海军专科学校时,要求学员具有+1.0D的远视缓冲能力,以确保若发生近视时将来军官的视力受到的影响尽可能小;

台湾大学生5年间近视增加-0.7D,每年近视增加-0.14D。

临床观察3月各屈光成分的变化

将眼睛的增长与相应的屈光度增长分解

10年1mm=-3.0D

1年0.1mm=-0.3D

6月0.05mm=-0.15D

3月0.025mm=-0.075D

出生 3岁 6岁 15岁 24岁

眼轴(mm)17 22 22.5 .2223.5

屈光度(D)(散瞳后)

+3.0

+1.5

+1.0

0.0

人发育过程中的“屈光成分补偿”与近视发病盲区的“隐形近视”角膜屈光度 晶状体屈光度

前房深度。眼轴长度

4个屈光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并决定了个体的显性屈光状态。随着眼球发育生长,4个屈光成分不断改变,在特定眼轴长度范围内,其与角膜屈光度和晶状体屈光度呈负相关。

屈光度是眼综合屈光状态,是多个屈光因子补偿后的显现

屈光度在-2D到+3D时,屈光因子基本在“正视屈光状态”范围。

眼轴长度是屈光状态的基本决定因素。在特定眼轴长度范围内(25mm),其与角膜屈光力和晶体屈光度呈负相关。

角膜屈光力在眼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结束时(2-3岁)形成正视屈光状态范围内的屈光度。眼轴长度长于25mm,角膜屈光度的降低不足以补偿成比例的眼轴长度的增加,造成近视眼。

在发育后期(大约到14岁),近视眼的显现主要是由于晶体屈光度变化无法补偿眼轴的不断增长。晶体屈光度从3岁到14岁会明显降低,减少1.5D,但不足以中和1mm眼轴增长的-3.00近视化量。

身高生长与眼轴发育

身高

眼轴

出生:50cm

出生:17mm

1岁:50%,75cm

1-3岁:22mm

2岁:25%,90cm

3-15岁:23mm

3-6岁:110-120cm

(18岁)

7-10岁:140-150cm

平均:5-6cm

平均:0.2mm

10-15岁:平均8cm

10-15岁:平均1mm屈光成分的补偿对近视诊断的指导:多层面诊断

多层面诊断室近视防控十步曲的第5步——综合分析中的第4步。近视的诊断需从6个层面全面诊断,包括屈光成分、屈光程度、双眼视功能、近视性质、近视进展速度、近视并发症。

1

近视诊断中的屈光成分诊断

(1)隐性近视latent

1)角膜性:角膜曲率补偿性:<43D

假性远视

假性正视

2)晶状体性:

晶状体屈光度补偿性:≤19D——假性正视

晶状体张力调节性:+1.5D——假性调节性近视

3)前房性:前房深度补偿性:>2.5mm

4)轴性:眼轴发育性:>22.5mm

(2)显性manifest

1)曲率性

角膜曲率性:>43D——暂时性近视

晶状体屈光度性:>21D——假性调节性近视

2)主节点前移性:前房深度性:≤2.5mm

3)轴性

眼轴:>22.5mm——真性近视

无角膜曲率补偿性:=43D

角膜曲率补偿失代偿性<43D

无晶状体屈光度补偿性=21D

晶状体屈光度补偿失代偿性≤19D

晶状体张力性调节降低性<1.0D

前房深度补偿失代偿性>2.5mm

2

近视诊断中的屈光程度诊断

不同年龄的屈光程度应增加远视缓冲的提前量,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18岁时,眼球发育基本完成,可以适用**屈光程度标准

低度:-3D

中度:-6D

高度:-6D以上

超高度:-10D以上

重高度:-15D以上

第二阶段:11~15岁:应预存+1.0D远视缓冲,包括+/-1.0D散光,是晶状体张力性调节的作用

低度:-2D

中度:-3D

高度:-4D以上

超高度:-8D以上

重高度:-10D以上

第三阶段:6~10岁:应预存远视缓冲+2.0D,是晶状体屈光度缓冲作用;包括+/-1.75D散光,是眼睑发育对角膜垂直经线的挤压形成的

低度:-0D

中度:-2D

高度:-3D以上

超高度:-6D以上

重高度:-8D以上

第四阶段:3~6岁:应预存远视缓冲+3.0D,是角膜屈光度缓冲作用和晶状体屈光度储备状态;包括+/-1.75D散光,是眼睑发育对角膜垂直经线的挤压形成的

低度:+1.0D

中度:-1D

高度:-2D以上

超高度:-4D以上

重高度:-6D以上

**屈光度判定标准

儿童屈光度判定标准

3

近视诊断中的近视性质诊断

分3类:结合眼底、眼轴及综合屈光度、发育年龄联合解析:

(1)纯性:眼轴<25mm、屈光度<-5.0D、弧形斑1/10PD、轻度豹纹状眼底;

(2)中间型:眼轴27mm、屈光度-8.0D、弧形斑2/3PD、中度豹纹状眼底;

(3)病理性:眼底分型(整体,后葡萄肿,豹纹状改变,弧形斑)、分期分级以及演变关系。

高度近视严重程度分类

病例

8-10岁近视化初期眼屈光成分补偿的隐匿性近视,跳跃-2.0D显性近视。

1

女,8岁,首诊。

一般情况:身高132cm,体重32kg;

眼科检查:裸眼视力:OD 0.8/OS 1.0;

动态验光:OD  -0.25/-0.75×10(SE -0.75)=1.0

         OS  -0.25/-0.5×170(SE -0.5)=1.0

屈光成分:

眼压:OD 20mmHg/OS 21 mmHg;

角膜厚度:OD 533um/OS 539um;

眼轴:OD 23.52mm/OS 23.46mm;

角膜曲率:

OD:K1:43.05D/K2:44.23D(SE 43.64D/Cyl -1.18×4)

OS:K1:42.94D/K2:44.12D(SE 43.53D/Cyl -1.18×177)

前房深度:OD:3.58mm/OS:3.60mm;

晶状体屈光度:+17.03D

2

两年后复查,10岁。

身高147cm(增长15cm),体重40kg(增长8kg);

眼轴:OD 24.4mm(增长0.5mm)

     OS 23.06mm(增长0.6mm);

其余参数未改变;

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后亦无改变:+17D;

眼压:OD 22mmHg/OS 21mmHg;

动态验光:OD  -2.5/-0.5×180(SE -2.75)

         OS  -2.25

3

分析

(1)8岁时,4个屈光成分中,眼轴完全发育为**眼轴,角膜曲率无补偿,前房深度为**深度,晶状体屈光度极度补偿,达+17D,而正常**平均为+19D;

(2)在8-10岁期间,由于消耗所有的屈光成分补偿,即角膜和晶状体补偿均完成,所以,在10岁时眼轴的增长已经没有任何补偿,呈现突然跳跃性近视-2.5D。

屈光成分与近视防控:干预指标

需综合以下因素,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眼球发育的“近视化”:

屈光度

屈光成分的补偿

眼底形态

年龄与青春发育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啥有的孩子一旦近视,度数就200.30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