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生与“破烂儿”收藏

“我的志愿——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        ——三毛

高中读三毛的书时看到这么一句话,自此念念不忘,因为我的志愿和她一样。我也喜欢“拾破烂”,但我没法像她一样文采自在飞扬。所以这可能是我喜欢三毛的理由之一。

在我看来,物品不分贵贱,只要是自己所爱都可以称之 “收藏”。有时是一张贴纸,有时是一块橡皮,有时是一颗弹珠,也可能是一个极美丽的玻璃制品,又可能是一个悠悠球,运气再好的时候,还可以从别处找到一角钱。捡到这些然后收藏,现在想来,大概都源于自己的一颗童心,对任何事物保持好奇,觉得任何东西都有存在的意义,都不舍得放弃,希望自己在几十岁的时候看看都能回想起当时的点点滴滴。

箱子上的灰尘都有一定年岁了,更别提箱子里的物品。比如贴画。跨的年岁相当长了,大部分已经泛黄,粘性几乎不存在,开始从纸上脱落。贴画人物有刚出道的赵薇,贴画上的她还是与《还珠格格》里一个模样,洗剪吹的齐肩短发和青涩稚嫩的脸庞,同现在《中餐厅》里的赵薇店长完全两样。嗯……还有十几岁的刘亦菲,仙女小时候略带婴儿肥。翻着翻着看到了熟悉的人:春哥,笔笔!一张“娃哈哈超级女声”的贴画又把我带回了最杀马特的那几年,2004年的李宇春和周笔畅还没有现在这么酷,当时也是洗剪吹的发型,只不过和赵薇年代相比,开始流行染发。那时候天很蓝,素颜很美,很少整容,台湾影视剧小天后还是王心凌。没有结婚被家暴的黄奕满脸胶原蛋白,代言亲亲果冻,一起代言的是林志颖。

我从小就是个剧迷,什么电视剧都看,内地的港台的外国的,这一张张贴纸让我回想起当初跟着父母看电视剧的时光。父母在客厅里看四四方方的电视机,我的卧室在他们背后,写作业多无趣啊,我就悄悄地躲在门口跟着看,他们偶一回头看到我,我就扯谎说要喝水,在客厅喝水时趁机目不转睛盯一会电视,直到最后被轰走。

除了影视剧,我还特别喜欢动漫和游戏。贴画里有专属于90后的记忆。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日漫的年代。数码宝贝、蜡笔小新、美少女战士、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灌篮高手等等,这些贴画我都有!那时候还没有国产喜羊羊与灰太狼,没有奥比岛,有的是实打实的品质日漫。和中国水墨动画(“聚宝盆”)不同,日本动画似乎更成熟些,漫画到动画都是如此,给了我们那个年代小孩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游戏么,我玩的第一款网游是“梦幻西游”,我的游戏贴画也大部分是关于它的,甚至还有好多本子也带有里面的人物。我会把人物剪下来,贴上双面胶,粘在自己想看到的地方。那时还没有支付宝,只能去小卖部买点卡,只知道玩到18级就没钱不能玩,爸爸肯定不会允许买点卡,所以我一直停留在傻傻玩任务的等级。后来叔叔会给自己60多级的账号,最开始会喜悦,后来发现,自己没有经历过中间50级的历练,一切属性都不熟悉,连地图都走不出去。我就放弃了。渐渐明白,哪有瞬间到达终点的人啊,人不可能一下子成为巨人,只有自己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到自己的目标,才能长成巨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贴画里增加了好多有代表性的东西。小学流行贴课程表,就是可以把不同科目名称贴到相应时间里,每次一开学一有课程表,全班同学就会挤到课程表面前,拿着自己的贴画贴自己的表。有时候自己的表上科目不够了还会和同学进行交换。五毛一张,特别方便。后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偷偷买了些“北京欢迎你”五个小动物娃娃的贴画。

有些事情我开始记起。十年前。我最喜欢的书籍是《淘气包马小跳》,我最喜欢的动画片是《机器猫》,我最喜欢的明星是张韶涵,我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会魔法的百变小樱……

物品真是种神奇的的东西,每个背后都有一串记忆,你不见它时,什么都不记得,见到时,回忆会汹涌磅礴地朝你袭来。

而上面1500字左右也只是讲了部分贴画。我的鞋盒里还有唯二的两次大头贴,青梅竹马给的小笔袋,大宝SOD蜜的钥匙扣,台北亲戚的公司名片……还有刚刚撕碎扔掉的初恋往来情书。记忆的闸门被打开该如何关闭呢?关掉干嘛,就自在地回忆一阵吧,不想再抓住的记忆就丢掉。幸好还能看到旧情,顺便正式处理了这段情感,也带着些逃避的意味。因为留下的需要记得,丢掉的确实应该忘记了。

很享受这段过程,我与收藏的小故事,倒不如讲我与破烂的小故事,每个收藏在我心里都是心心念念喜欢的不得了的“小破烂儿”。我喜欢看到它们在我身旁,这样等我老了再拿出来就可以感知到曾经在身上发生过的事,想想也是一段很美妙的回忆吧。

童生与“破烂儿”收藏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生与“破烂儿”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