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美国并非坦途

本文(作者本人:马臻)由广西出版杂志社《求学-考研》刊登。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4269

 

美国是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有着一流的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和学术大师。到美国留学读研究生或者做博士后,无疑能学到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开阔眼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丰富人生经历。可以说,赴美国留学是个人在求学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但是每一个硬币都有正面和反面,留学美国也是这样。本文结合笔者的所见所闻,介绍留学美国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

        亲情。出国留学,便与亲人分离,平时通过发电子邮件、打越洋电话、网络视屏等方式联系。用电话卡打越洋电话并不贵,最便宜的每分钟才一美分。通过网络视屏可以看到脸、听到声音,但总比不上与亲人面对面地在一起。回国探亲不容易,不但要花钱、花时间、倒时差、而且要申请返美签证。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加强了入境签证的安全审核,有的留学生回国探亲后签证签不出,致使很多留学生不敢冒然回国探亲。父母到美国探亲也需要签证,一次最多只能呆半年。
  
       恋情。很多留学生有恋人。有的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国内;有的在美国两所不同的大学。异地恋在美国人眼里是残忍的、不可想象的,但这种情况在留学生部落里很常见。无论是继续吊着还是分手,都不免会带来争执、痛苦和煎熬。如果一方放弃现有“铁饭碗”而跟着出国或者从美国好大学转到一般大学,这就意味着折腾和牺牲。中国留学生在当地的择友余地不大,不是看不上眼就是对方已经“名花有主”。留学生压力大,心理脆弱。如果感情问题处理不当,会引起不少麻烦,不但毁坏名誉,还有可能酿成悲剧。

       孤独。在国内读大学时,班主任和辅导员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各种社团和社会活动也丰富了业余生活。可到了美国,导师只是对学生的科研和教育负责,不便过问学生的私生活。当地中国学生会功能弱化,仅承接接新生、办新年联欢晚会等任务,而校园里西方人的社团活动又不大适合中国人。往往一到晚上、周末和假期,学校就空荡荡了,寂寞之情也乘虚而入。

       迷惘。在人生的旅程中有各种“航标”,比如读初中的“航标”是考高中,读高中的“航标”是考大学。可是出国后,这种“航标”一时消失了。读这个专业有什么用?研究这个具体的课题有什么价值?读出来以后准备干什么?能不能找到工作?毕业后回不回国?很多新生都答不上。很多人的回答是:“不太清楚”,“先读出来再说”,“再看看吧”。没有了“航标”,就如在黑暗中摸索。

       生活。美国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留学生住着公寓,开着轿车,家里装着空调、电脑、高速因特网。美国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如纽约、拉斯维加斯、黄石公园、迪斯尼乐园等,但那些地方都是适合去度假的,平时的娱乐生活远不如国内的丰富。中国饭馆、中国超市、卡拉OK等非常少。居民区里面很少有商店,得开车出去买。到外面吃饭,一顿饭要吃掉几块到几十块美金。很多中国留学生自己做饭,烧一次饭能吃一星期。

       陷阱。美国“阿诈里”很多。比如你收到号称是信用卡公司的电子邮件,说他们的网站正在更新,请点击以下连接更新个人资料。你一进去,就上当受骗把密码交出来。再比如你在网上购物,突然弹出一个窗口,说可以免费加入会员。你一按“接受”而没有看仔细夹杂在冗长条款中的关键小字注解,银行账户就象一个米袋被戳了一个洞一样,每个月都被投机奸商提钱。

       治安。美国是个讲究credit的社会,如果犯了罪,今后工作都找不到,所以一般的人不敢铤而走险,美国社会的总体治安情况也还好。但随着非法移民的大量涌入和被社会遗弃者的增加,学校周围各类案件也时有发生。如酒后开车撞人、拦路抢劫、入室撬窃、调戏女生、破坏房子、盗用信用卡等。信用卡被偷了,只要及时报案、挂失,信用卡公司会承担损失,但是自行车、手提电脑被偷了,很难追回来。

       婚育。留学生大多晚婚晚育。有的是保险公司负责孕妇生育期间的大部分工资,有的是导师让孕妇带薪生产。孩子生下来后,有的把小孩送回国交给留学生的父母代养,有的把父母接过来当“保姆”,有的夫妻双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小孩,有的妻子作为陪读呆在家里带小孩,最苦的是夫妻两地分居造成女方一个人养小孩。

       资助。持F-1签证的学生不能在校外打工,一般要做助教或者助研。助教的工作范围包括带实验、批实验报告、上习题课、批作业、答疑、监考、批考卷等,一周约花20小时。而助研的工作就是帮导师做实验。助教的钱是学校出的,助研的钱是从导师的科研经费里出的。如果导师没钱或者不想在学生身上用钱,那么该学生就做助教,然后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博士论文研究。有的导师没有钱,而学生出于某种原因没有资格做助教,就只能自己出高额学费了。

       学业。中国留学生总体上是优秀的,但是并不是在中国成绩好,在美国成绩也好,也不是本科成绩好,就一定科研好。要拿到博士学位,各校、各系都有自己的标准,包括学分、绩点、资格考试、口试、博士论文、毕业答辩等,要“过五关斩六将”。有的学生功课不合格而中途退学,有的人科研做不出而延期毕业,读了八年、九年才博士毕业的都有。还有些人只是为了来美国而读博士,对学的东西没有兴趣,要完成学业,当然是个痛苦的过程。

       职业。和国内同龄人相比,出国的人步入职业轨道的时间偏晚。据美国博士后协会统计,对于读生物、物理、化学的人来说,超过50%的博士生毕业后都要做博士后。特别是近来美国陷入金融危机,工作机会少,没有绿卡找工作更困难。有的人害怕找不到工作而延期毕业,也有的人博士后做了一期又一期。要当上美国排名前50名的助理教授非常困难,没有博士生和博士后期间超群的发表论文战绩,没有知名学校、知名导师的强力推荐,没有用人单位急需发展的、有望从校外拉到经费的新兴学术方向,很难拿到教职。

       回国。留学生在夹板中生存。有个海外留学生BBS的“海归”版上,不断有别有用心的人转载一些妖魔化国内的负面新闻,借此劝说别人别回国。当有人在版面上说自己想回国时,很多留学生跳出来冷嘲热讽。而国内有些人心理也不平衡,质问凭啥给海归当正教授。还说海归都是技术员,科研点子都是国外导师提出的。要想进国内高校,没那么容易。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留学美国如“西天取经”一样,并非坦途。不是坦途并不要紧,生活就是生活。生活在哪里容易呢?那些从中国边远省份到沿海城市打工的人,他们容易吗?国内的年轻夫妇攒钱买房子,他们容易吗?孟子写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周华健、黄耀明、成龙、李宗盛在《真心英雄》中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对于正在考虑要不要出国的学生来说,本文不是劝你不要出国,而是说在出国前应想清楚专业和职业兴趣,了解留学的艰辛,不能为了出国而出国。往往有些留学生在出国前编织出一套理想化的出国理由,但到了国外,不是转专业、退学就是机械地做着自己不喜欢的科研。究其原因,就在于并没有真正认清自己要干什么。所以,在选择出国之前,应自我反省:我是谁?我要什么?我现在在哪里?我要往什么地方走,达到什么境界?怎样从“这里”到“那里”?

        一旦选择了出国留学,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好的、坏的,都得自己担当。无论结局会如何,都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混日子,而要尽早确立理想,坚持下去。无聊时,可以锻炼身体、读书、看电影、听音乐、学英语、购物、旅游、整理东西,并开展职业发展。要带着激情做科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以平常心对待成败得失,提得起、放得下。一旦找到了“航标”,战胜了“心魔”,克服了困难,人生必将更加辉煌!

你可能感兴趣的:(留学美国并非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