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郑秋梅)第一章绪论

本课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郑秋梅老师授

写在前面:本课主要从两个角度讲授–计算机组成角度和信息流角度
组成角度:普遍的计算机是冯诺依曼机器,由输入、输出、存储、控制、运算5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组成和原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整机如何工作将在后续慢慢扣字
信息流角度:计算机中只有两类信息在流动–数据流和控制流,数据流包含着指令和数据,计算机各部件如何协调一致?是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息在起作用(控制流),(至于地址现在还没学明白,学明白再写)

第一章 绪论

文章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计算机发展简史
    • 2.分类及特点
    • 3.基本结构
    • 4.程序的简单执行过程
    • 5.总线技术
    • 6.计算机的多层次结构
    • 7.主要性能指标
    • 8.本章重点(F&Q)

1.计算机发展简史

1.电子模拟计算机与电子数字计算机:前者使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温度、电流,后者的数字量是离散的,我们学的是电子数字计算机(好像应该写在分类里),微机是计算机的子集,计算机原理讲共性的东西,微机原理是讲个性的东西

2.ENIAC于1946.2.15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3.祖师爷:冯诺依曼(Von Neuman)–他提出了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根据这个原理确定了冯诺依慢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这个原理和结构一直沿用到现在

4.计算机代际变迁:

代际 存储和其他特点
第一代电子管 (水银延迟线\磁鼓存储,无高级语言)
第二代晶体管 (磁芯存储,磁带\磁盘做辅存,出现高级语言Fortran、Cobol等)
第三代集成电路 (半导体存储,出现Cache、操作系统、虚拟机等技术)
Now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度更高的半导体存储,操作系统、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完善发展)

5.发展方向
巨型化(速度高功能强)、微型化(开拓应用领域)、网络化(共享数据资源)、智能化(人工智能)、多媒体化(媒体交互)

2.分类及特点

1.分类
计算机组成原理(郑秋梅)第一章绪论_第1张图片
我们常用的是通用机,专用机
中小微,按照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区分的而不是体积,没准小型机过几年就成了微型机了

2.特点
(1)运算速度快 高速的电子元器件+先进的运算技巧
(2)运算精度高
(3)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强
(4)通用性强
(5)自动连续运算(电子计算机区别于其他计算工具最本质的特点) —存储程序原理赋予了计算机这种特点

3.基本结构

1.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基本结构属于硬件这块)

2.一些概念写在前面,作为铺路
(1)指令: 人给计算机发的命令,格式为 : 操作码+地址码(OP+D)操作码告诉计算机执行什么操作,地址码告诉计算机到哪里找操作数。
//操作码n位就可以有pow(2,n)种操作—即2的n次方,地址码位数越多操作数可存放位置就越多(空教室越多排课也就越方便),这两个都是越多越好就存在一种制衡,如何制衡在第四章指令系统中会详细讲
(2)程序:指令的有序集合
(3)指令系统:一台机器所拥有的\所能执行全部指令(现在一台机器也就几百条)
(老师的理解)CPU指令集的集合就是该机器的指令系统,换一个U可能指令系统就变了,扔一张我的CPU-Z
计算机组成原理(郑秋梅)第一章绪论_第2张图片(4)先插一个程序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PC就是一个程序计数器(控制器中有PC),该寄存器具有自动++、- -的功能(也可以+=2,-=2),以完成自动取指令等操作
(5)ACC(Accumulator)累加器专门用来存放操作数或者运算结果
(6)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用于存放指令
(7)ID(Instruction Decoder)操作码译码器,用于译码指令中的操作码
(8)停机指令没有地址码,只有操作码

3.基本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郑秋梅)第一章绪论_第3张图片
数据经输入设备存入存储器,控制器中的程序计数器(PC)拿第一条指令的地址去存储器取指令(请注意存储器和控制器之间的箭头),取出来后放到控制器的指令寄存器(IR)中,PC自动+1(准备取下一条指令),指令中的操作码(OP)经过控制器中的操作码译码器(ID)进行分析
假设分析到是一条取数指令,那么控制器会走红线(控制流)控制存储器取数,控制运算器准备计算,然后把数据从存储器取到运算器(存储器指向运算器的数据箭头),算完后返回结果·

三个核心:
(1)对于计算机硬件来讲,控制器是核心(说CPU也没错,因为控制器和运算器就是CPU)
(2)对于运算器来讲,核心就是加法器(ALU)
(3)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因为它管理硬件和软件

三个字长
(1)计算机性能指标中的字长:机器字长
(2)控制器中IR存的指令的字长:指令字长
(3)存储器存放的数据:存储字长(如存储字长是8位,指令字长是16位,则需要两个存储单元来存一个指令)

4.程序的简单执行过程

5.执行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然后再取下一条指令,取指令用PC取出来放到控制器的指令寄存器(IR)中,分析指令用到控制器的操作码译码器

具体看博客https://www.cnblogs.com/fengliu-/p/9269387.html

5.总线技术

计算机组成原理(郑秋梅)第一章绪论_第4张图片

能大概清楚总线就是连接很多村的窄路就可,总线串起了计算机的部件(发发信息,传传数据啥的),其他的等到总线章节再敲

6.计算机的多层次结构

1.采用虚拟存储可以提升容量,但不能提高主存的速度
2.能运行高级语言的机器都是虚拟机
3. 关于计算机的分层体系结构(分层虚拟)可查阅如下博客,不错https://www.cnblogs.com/feng9exe/p/8196109.html

7.主要性能指标

1.机器字长
2.主存容量
(1)字节数:如1G
(2)字数字长 比如主存有641024个字单元,每个单元为16位,则表示为64K16位
1P=1024T=1024
1024G=102410241024M=1024102410241024K
3.运算速度:有多种描述方式
(1)每秒平均执行的指令条数
<1>每秒执行加法指令的次数:早期方法
<2>单位时间内执行指令的平均条数:现在普遍方法
MIPS=指令条数/执行时间
pow(10,6) —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适用于衡量标量机的性能
MFLOPS=浮点操作次数/执行时间pow(10,6) —MFLOPS每秒百万次浮点运算,适用于衡量向量机的性能
(2)CPU主频或CPI
<1>主频:主频并不是决定速度的唯一指标,只是一般规律
<2>CPI:执行每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主频的倒数)
平均每条指令的执行时间=时钟周期
CPI=CPI/时钟频率
平均运算速度=时钟频率/CPI*pow(10,6) (MIPS)
4.CPU时间5.响应时间6.吞吐量
这部分不是很重要,了解一下就行

8.本章重点(F&Q)

1.明白三个字长和三个核心(写在基本结构中了)
2.如何确定一条指令中的操作码和地址码?
指令的操作码和地址码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了,加法操作几位操作码几位地址码,都是事先设计好的
3.控制器按什么顺序执行指令?如何寻找下一条指令地址?寻址是由哪部分操作的?
按照指令的存放顺序执行,利用PC(PC自动+1)来寻找下一条指令地址,有很多种寻址方式,应该放在第四章详细展开
4.正在执行的指令和未执行的指令分别存在哪里?
执行的指令放在IR(指令寄存器)中,其中操作码由ID进行分析,未执行的指令还在存储器中,通俗一点可以说正在执行的指令放在内存里
5.存储器不仅能存数据也能放指令,形式上二者没有区别,计算机是如何区分的?(控制器那一章会将)
方式一:通过不同时间段来区分指令和数据,即在取指令阶段(或取值微指令)取出的为指令,在执行指令阶段(或相应微程序)取出的即为数据。
方式二:通过地址来源区分,由PC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指令,由指令地址码部分提供存储单元地址的取出的是操作数。
6.同样一个功能,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有什么不一样?
硬件速度快,软件实现慢;硬件成本高,软件成本低
7.冯诺依曼机真的无法满足并行处理的要求吗?
不,理论上是无法并行,但现在有向量、流水(线)技术等并行处理技术
8.指令寄存器寄存的是:正在执行的指令
9.通常划分计算机发展时代是以:所用电子器件 为标准
10.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核心思想是: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11.冯诺依曼计算机主机构成是:CPU和内存储器
12.控制器包括程序计数器、地址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没有地址译码器(地址译码器在存储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