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

作者简介

CW,广东深圳人,毕业于中山大学(SYSU)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毕业后就业于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技术工程与事业群(TEG)从事Devops工作,期间在AI LAB实习过,实操过道路交通元素与医疗病例图像分割、视频实时人脸检测与表情识别、OCR等项目。

目前也有在一些自媒体平台上参与外包项目的研发工作,项目专注于CV领域(传统图像处理与深度学习方向均有)。

前言

CW每次回顾Faster R-CNN的相关知识(包括源码),都会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细节,从而有新的收获,既惊恐又惊喜,可谓“细思极恐”!

Faster R-CNN可以算是深度学习目标检测领域的祖师爷了,至今许多算法都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改进的,它的出现,可谓是开启了目标检测的新篇章,其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 "anchor" 这个东东,并且使用 CNN 来生成region proposal(目标候选区域),从而真正意义上完全使用CNN 来实现目标检测任务(以往的架构会使用一些传统视觉算法如Selective Search来生成目标候选框,而 CNN仅用来提取特征或最后进行分类和回归)。

Faster R-CNN 由 R-CNN 和 Fast R-CNN发展而来,R-CNN是第一次将CNN应用于目标检测任务的家伙,它使用selective search算法获取目标候选区域(region proposal),然后将每个候选区域缩放到同样尺寸,接着将它们都输入CNN提取特征后再用SVM进行分类,最后再对分类结果进行回归,整个训练过程十分繁琐,需要微调CNN+训练SVM+边框回归,无法实现端到端。

Fast R-CNN则受到 SPP-Net 的启发,将全图(而非各个候选区域)输入CNN进行特征提取得到 feature map,然后用RoI Pooling将不同尺寸的候选区域(依然由selective search算法得到)映射到统一尺寸。另外,它用Softmax替代SVM用于分类任务,除最后一层全连接层外,分类和回归任务共享了网络权重。

而Faster R-CNN相对于其前辈Fast R-CNN的最大改进就是使用RPN来生成候选区域,摒弃了selective search算法,即完全使用CNN解决目标检测任务,同时整个过程都能跑在GPU上,之前selective search仅在CPU上跑,是耗时的一大瓶颈。

本文从编码实现的角度来解析 Faster R-CNN,先对网络的前向(forward)过程进行阐述,再回过头来看训练的细节,这样便于更好地理解。

源码是一位大佬写的,基于Pytorch框架,是Faster R-CNN的精炼版,作为学习和参考来说相当不错,我自己也撸了一遍,这里也附上大佬源码的链接:Faster R-CNN 精炼版。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张图片

Faster R-CNN Network

一. Overview

除去复杂的理论知识不谈,从编程的角度来看,Faster R-CNN做的事情其实就是,“穷举”一张图片可能出现物体的位置,生成矩形框(计算位置和大小),计算这些框中出现物体的概率,选择概率高的,然后调整这些矩形框的位置与大小,并去除重叠度高的,最终得到一个个包含物体的矩形框。

如下为整体框架结构,结合上述过程来看,主要是三部分,Extrator进行特征提取、RPN 生成候选框、RoIHead对候选框进行分类并调整目标预测框的位置与大小。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张图片

Faster R-CNN 框架

二. 特征提取

最初的Faster R-CNN使用了预训练的VGG16作为backbone进行特征提取,实现方法是加载预训练模型,抽取并分离前面的卷积层和后面的全连接层,固定卷积层中部分层的权重,用作特征提取,而全连接层则给 RoIHead 用作分类和回归。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3张图片

Feature Extractor 实现【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4张图片

三. RPN(Region Proposal Network)

RPN 能够获得包含物体的区域,网络的后续部分便可基于这些区域做进一步的检测。

1.  使用anchor“穷举”目标物体所在区域

这里先介绍下anchor,这东东有点抽象,中文翻译是“锚”,让人容易觉得这是一个点,实际它是可能包含目标物体的矩形框。在目标检测任务中,通常会为每个像素点预设一个或多个面积大小和宽高比例不同的anchor,以此使得图像上密集铺满了许许多多anchor,从而覆盖到包含物体的所有位置区域。

backbone提取的特征图(记作 fm)相对于网络的输入图像尺寸缩小了16倍。因此,fm 中的1个像素点就相当于输入图像的16个像素点,或者说,fm中的1x1区域覆盖了输入图像的16x16区域。这样,fm中的每个像素点都对应地覆盖了输入图像的区域。

不难想象,如果一个像素点仅对应一个anchor,难免会覆盖不到或者覆盖不全目标物体。因此,Faster R-CNN 对每个点对应的anchor进行了尺寸缩放和形变,前者对应矩形面积,后者对应矩形长宽比例,每种尺寸对应3种长宽比,共设置3种尺寸,3种尺寸分别是128x128、256x256、512x512,3种长宽比分别是 1:1、1:2、2:1,这样一来,一个点就对应9个anchor,其中每个 anchor 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完全相同。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5张图片

9个形状和大小不同的anchor

具体的实现方法是,先计算fm中的一个点(通常是左上角)对应的9个anchor的中心点坐标和长宽,其它点对应的anchor则通过平移计算得出。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6张图片

特征图左上角的像素点对应的9个anchor位置

不知道诸位客观发现了没,在上图计算anchor_base坐标时,有可能出现负数!比如对于特征图左上角的那个点(0,0),其作为anchor中心点,由于下采样了16倍,那么就对应于输入图像16x16的区域,于是映射到输入图像上anchor中心点就是(8,8)。

考虑anchor尺寸倍数为8且长宽比为1:1的情况,此时anchor面积为(16x8) x (16x8)=128x128,长宽各为128,但中心点却是(8,8),按此计算,左上角点坐标就是 (8 - 128/2, 8-128/2) = (-56, -56)。莫方,在以下第3小节讲解生成RoI的部分会涉及这部分的处理。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7张图片

根据位移计算特征图所有像素点对应的anchor位置

2.  在每个特征点上计算分类与回归结果

这里的分类是二分类,仅仅区分前景和背景,具体做法是,先将 fm 进行3x3卷积,进一步提取特征,然后使用1x1卷积将通道数映射到18=9x2,对应9个anchor的两个类别,然后再将通道这个维度分割多一个维度,使得最后一维是2,代表前景和背景,最后使用softmax计算概率。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8张图片

对候选区域分类

回归的做法是使用1x1卷积将通道数映射到36=9x4,对应9个anchor的位置与大小。注意,这里回归的4个量分别是矩形框中心点与anchor中心点横、纵坐标的位移 以及 矩形框长宽与 anchor 长宽的比例。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9张图片

对候选区域回归

3.对分类与回归结果进行后处理,生成 RoI(Region of Interest)

这部分是One-Stage的最后阶段,也称作 Proposal Creator(Proposal Layer),会对RPN输出的分类和回归结果进行后处理(如NMS等),得到网络认为包含物体的区域,称为感兴趣的候选区域——RoI。

至此,其实已经完成了检测任务,因为已经得到了包含物体的区域(bbox),只不过没有对物体类别进行细分,仅区分了前、背景。另外,由于anchor的位置和大小是人工预设的,且用于训练的样本有限,因此此处得到的检测结果可能并不够精准。

具体做法是,先将回归得到的候选区域的宽、高限制在输入图像尺寸范围内以及剔除尺寸过小(小于16x16,因为特征图中一个像素点就已经代表了输入图像16x16的区域。

下图中的scale是输入网络中的图像与原图之间的缩放系数)的,然后将它们按前景概率排序,保留前面的一批(训练时是12000,预测时是6000),接着使用非极大值抑制进一步剔除掉可能重复的,最后从剔除后的结果中保留剩下的一批(训练时是2000,预测时是300)。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0张图片

生成RoI(i)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1张图片

生成RoI(ii)

四. RolHead

RPN 生成的 RoI 仅仅区分了前景和背景,并没有区分出物体的具体类别。因此,RoIHead 就是对 RoI 进一步分类,并且调整矩形框的位置和大小,使得预测结果更精细。

1. RoI Pooling

顾名思义,就是对 RoI 进行池化操作,具体做法是将每个RoI缩放到特征图尺寸范围内对应的区域,然后将RoI平均划分为同样数量的子区域(bin),对每个bin实施(最大/平均)池化操作,这样就使得每个bin都映射为一个像素值,由于不同尺寸的RoI都划分了同样数量的bin,因此最终使得所有RoI都变为同样大小,这里是7x7(也就是对每个RoI都划分了7x7个bin)。

RPN 生成的 RoI 尺寸是对应于输入图像的,为了后面接全连接层生成预测结果,因此需要使用RoI Pooling将不同尺寸的各个RoI都映射至相同大小。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2张图片

7x7大小的RoI经过RoI Pooling变成2x2大小

这里提出 RoI Pooling 会产生的问题:

1.1 两次量化损失

在将RoI映射至特征图尺寸范围的过程中,下采样取整操作(比如200x200的区域经16倍下采样后映射为12 x 12)会产生一次量化损失;接着,假设最终需要生成的尺寸大小为nxn,则需将RoI划分nxn个bin,在这个划分过程中又会产生一次量化损失(比如对12x12大小的RoI划分成7x7个bin,每个bin的平均尺寸是,那么就会造成有些bin的大小是,而另一些bin的大小则是),于是后来就有人提出如RoI Align和Precise RoI Pooling等方法进行改进,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3张图片

RoI Pooling的两次量化损失

1.2 只有少数点的loss在反向传播中贡献了梯度

由于每个bin都由其中像素值最大的一点代表,因此在这部分的反向传播中,每个bin只有一个点的loss贡献了梯度,忽略了大部分点。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4张图片

RoI Pooling的反向传播

2. RoI 分类与回归

将RoI Pooling后的结果展开(flatten)成 vector,输入全连接层进行分类和回归,对应输出的神经元个数分别为物体类别数(记为n_classes)以及每个类别物体对应的bbox(n_classes x 4)。

注意,这里回归的结果是预测框中心点相对于正样本RoIs(在后文训练部分会讲解如何筛选正样本)中心点坐标的位移以及两者长宽的比例,并且是归一化(减去均值除以标准差)后的结果。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5张图片

RoI分类与回归

五. 后处理生成预测结果

RoIHead的输出还不是预测结果的最终形态,为了产生最终的预测结果,还需要做一些后处理。

具体做法是,将网络输出缩放至原图尺寸,注意是原图,不是输入网络的图像,在原图与输入图像之间是有缩放操作的。

接着对回归的结果去归一化(乘标准差加均值),结合RoIs的位置和大小计算出bbox的位置(左上角坐标和右下角坐标),并且裁剪到原图尺寸范围内。

然后,选择置信度大于阀值的矩形框,最后再使用非极大值抑制(NMS)剔除重叠度高的bbox得到最终的结果。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6张图片

生成预测结果(i)

注意,这里在进行置信度筛选以及NMS时是分别对每个物体单独类别实施的,不包括背景类(下图range()从1开始)。

那么就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个RoI对应不同类别的预测结果都被保留下来(要知道RoIHead的输出是每个RoI在不同类别上的分类和回归结果),这里可以说是Faster R-CNN优于YOLOv1的地方,因为YOLOv1的一个格子仅能预测一个物体,但同时Faster R-CNN单独在各个类别进行NMS势必会影响推断速度,所以说从这方面看这里也是弱于YOLOv1的地方。

速度与质量,鱼与熊掌皆不可得~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7张图片

生成预测结果(ii)

六. 训练

通过以上部分,相信朋友们已经清楚了Faster R-CNN是如何进行预测的了,但是,我们还没有开始将它是如何训练的,只有进行了有效的训练,模型才能产生可靠的预测结果,重头戏来咯!

训练的部分主要包含三个:Backbone、RPN 以及 RoIHead。Backbone 通常会采用在ImageNet上预训练的权重然后进行微调,因此这里主要解析RPN和RoIHead的训练过程,最初的实现将这两部分开训练,后来的大多数实现已使用联合训练的方式。

1. 筛选anchor样本,指导RPN训练

由于anchor数量太多,因此需要筛选部分anchor样本用于指导RPN训练。anchor总样本是Backbone输出特征图上每点对应的9个anchor,从中进行筛选目标样本,具体做法是:

1). 将坐标值不在输入图像尺寸范围内的anchor的标签记为-1;

2). 将与ground truth(gt)的IoU小于0.3的anchor作为负样本,标签记为0;

3). 将与每个gt的IoU最大的anchor作为正样本,标签记为1;

4). 将与gt的IoU不小于0.7的anchor作为正样本,标签记为1;

5). 限制正样本与负样本总数为256个,正负样本比为1:1,若其中某一类样本超过128个,则随机从中选择多出的样本将其标签记为-1;

  6). 仅将标签为0和1的样本用于训练,忽略标签为-1的anchor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8张图片

生成目标anchor用于指导训练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19张图片

对anchor样本进行筛选得到目标anchor

正样本和负样本用作计算分类损失,而回归的损失仅对正样本计算。注意,这里回归的目标是gt相对于正样本anchor中心点坐标的位移以及两者长宽的比例,正因如此,前面部分谈到过RPN回归的结果是候选区域相对于anchor中心点坐标的位移以及两者长宽的比例。

这种方式是将预测结果和gt都与anchor做比较,训练目标是让预测结果与anchor的差别和gt与anchor的差别一致。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0张图片

Anchor Target Creator

最后总结下,RPN会在特征图每点都输出9x2个分类结果和9x4个回归结果,分别与每点的9个anchor的分类标签和回归标签对应(RPN是二分类,仅区分前、背景),但并不是会对每个点都计算损失,最多仅有256个点会参与损失计算。

因为通过上述可知,仅有256个anchor样本供训练使用,而其中还可能有多个anchor对应到一个特征像素点上。注意下,这部分的训练是与ProposalCreator并行的分支,并不是拿ProposalCreator的输出进行训练!

另外,这里有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在前文讲RPN部分的第1节中,我们提到计算anchor坐标时可能出现负数,那么在筛选训练样本时它们就势必会被剔除掉。

如果我们将计算时anchor的坐标clip到输入图像尺寸范围内,那么就有可能引入更多有效的训练样本,甚至是优质样本,提高召回率是肯定的,精确率的话是不是也有可能提高?

2. 筛选RoI样本,指导检测器训练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1张图片

Proposal Target Creator

这部分是从Proposal Creator (RPN中的Proposal Layer)产生的RoIs中筛选出128个目标样本,其中正负样本比为1:3,用于指导检测器(RoIHead)的训练。

具体方法是,计算每个RoI与每个gt的IoU,若某个RoI与所有gt计算所得的最大IoU不小于0.5,则为正样本,并记录下与此对应的gt,打上相应的类别标签,同时限制正样本数量不超过32个。

相对地,若某个RoI与所有gt的最大IoU小于0.5,则标记为负样本,类别标签为0,同时限制负样本数量不超过96个,正负样本的类别标签用作指导分类训练。最后,计算gt相对于RoI样本的中心点坐标位移和两者长宽比,并且归一化(减均值除标准差),用于指导回归训练。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2张图片

筛选目标RoI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3张图片

生成分类与回归的目标

在实际的代码实现中,将GT也一并加入了RoIs样本中: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4张图片

将GT加入RoIs样本中

仔细想想,感觉挺有道理,因为RoIs来源于RPN的输出,而RPN的结果并不一定可靠,特别是在训练初期,几乎就是随机输出,可能连一个正样本都没有,加入GT一方面弥补了正样本数量的不足,另一方面还提供了更优质的正样本,怎么说它也是GT啊,还有比它更正的么!?

另外,虽然RoIs众多,但仅有128个样本进行了训练,训练时仅将这128个训练样本(Proposal Target Creator的输出)输入到RoIHead,而测试时则是将RPN(Proposal Creator)的输出直接输入到RoIHead。

最后注意下,RPN的回归目标是没有归一化的,而RoIHead的有。

3. Loss函数的设计

这里使用了两种loss函数,CrossEntropy Loss(交叉熵损失) 用于分类,Smooth L1 Loss 用于回归,注意在RPN和RoIHead中,回归损失均只针对正样本计算。

这里,Smooth L1 Loss 的实现有个技巧,通过给正负样本设置不同的损失权重,其中负样本权重为0,正样本权重为1,这样就可以忽略负样本的回归损失。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5张图片

Smooth L1 Loss with anchor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6张图片

Smooth L1 Loss

通过上图可看到,在计算回归损失的均值时,分母将负样本(标签为0)数量也算上了,为何呢?明明只计算了正样本的回归损失啊.. 现在,“明明”就来告诉你!

可以拿RPN中loss的计算举例,其实,loss的原公式是这样的:

loss

其中,表示mini-batch中采集的样本数量(RPN中默认为256个),表示anchor位置的数量,即feature map中特征点的数量(约2400个),λ是平衡参数,相当于加权(大于一时给回归loss加权,小于1时给分类加权),论文中默认为10。

这么一来,,于是就用代替了。

所以,在计算回归损失的时候,系数的分母就使用正负样本的总数了。【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7张图片

七. KeyPoints

1. Anchor 与 RoI 傻傻分不清楚?

它们都是矩形框,通常以(左上角坐标、右下角坐标)或者(中心点坐标、长、宽)表示。不同的是,anchor是预设的可能覆盖目标物体的区域,而RoI是网络产生的更为可靠的目标候选区域。

可以这么看,anchor 是“死”的,是人为设置的(当然,后来的一些算法框架能够通过聚类得出anchor,如YOLO),通过穷举它来尽可能覆盖目标物体。因此需要网络通过训练来进一步筛选和调整,产生RoI。在RoIHead部分,可认为RoIs充当了anchor的作用。

另外,在Faster R-CNN的实现中,anchor和RoI的尺寸对应的是网络的输入图像,而原图像和输入图像之间做了尺寸缩放,如以下代码部分可看到一个'scale'变量,在预测的时候注意需要把结果根据缩放系数转换对应到原图上。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8张图片

输入图像与原图之间进行了缩放

2. 回归结果为何不是bbox的坐标?

本文一直强调,无论是在RPN还是RoIHead中,回归结果都不是bounding box的坐标,而是相对(正样本anchor、RoI)中心点坐标的位移和长宽比。为方便叙述,这里把两者分别称之为offset和scale。

直观地看,直接回归bounding box的坐标更方便,免去了传参(RPN中需要传入anchor,RoIHead中需要传入RoI)与坐标计算。

但是,如果回归的是坐标,那么在计算损失时,大尺寸bbox的坐标误差占的比重可能就会比小尺寸bbox之间的坐标误差大得多,从而使得模型更偏向于学习大bbox,从而导致小目标的检测效果不佳。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29张图片

Regress

那么如何计算offset和scale呢?拿上图RPN的例子来说,对于预测框(蓝色框),offset等于其中心点与anchor(红色框)中心点坐标差除以anchor边长,scale等于两者的长宽比,并且使用log函数,log函数的作用也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bbox之间的误差占比盖过小bbox(拉近了大、小bbox之间的误差水平),gt(绿色框)的计算方法类似。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我们希望预测框接近于gt,那么它们与anchor之间的offset和scale都应该尽可能接近,于是将gt与anchor的offset与scale作为回归的目标。

转换成坐标的时候,基于上述公式逆向计算即可。

【深度学习】详解Faster-R-CNN_第30张图片

RPN预测框的计算

3.3 个 Creator 分别做了什么?

Anchor Target Creator:对特征图上每点对应的anchor样本进行筛选(尺寸、IoU、样本数量),为 RPN提供256个训练样本,正负样本比为1:1,此处是二分类;

Proposal Creator:对RPN产生的RoI进行筛选(尺寸、置信度、数量、NMS),产生大约2000个RoIs;

Proposal Target Creator:从Proposal Creator产生的RoIs中筛选(数量和IoU)128个目标样本以指导检测头部(RoIHead)训练,正负样本比为1:3,此处是多分类。

Anchor Target Creator 和 Proposal Target Creator 仅在训练过程中使用,而 Proposal Creator 在训练和测试过程中都会用到,但它们都不涉及反向传播,因此这部分在不同深度学习框架上可以方便地通过numpy迁移实现。

4.4 个损失的作用是什么?

• RPN分类损失:区分anchor是前景还是背景,从而让模型能够学会区分前景和背景;

• RPN回归损失:调整anchor的位置和形状,使其更接近于gt;

• RoI分类损失:区分RoI属于哪个物体类别(这里是21类,包括背景);

• RoI回归损失:调整RoI的位置和形状,使其更接近于gt、预测结果更精细。

由上述可知,其实在RPN输出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检测”任务,即能够把目标物体框出来,只不过没有对这些物体类别进行细分而已,并且框出来的位置可能不够精准。而RoIHead可看作是对RPN结果的调优。

结语

从整体框架上来看,Faster R-CNN主要包含Feature Extractor(特征提取)、RPN(产生候选区域)、RoIHead(检测器)三部分,理论看似简单,但是代码实现起来真不容易。

自己在学习Faster R-CNN的时候,看了不少资料,也做了相关笔记,但觉得没有真正学懂,有些点总是记不牢,不能够在脑海里很好地复现。于是就决定撸一遍源码,这样之后总算是踏实下来了。

作为深度学习目标检测领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算法,手撸一遍源码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只是知道它的原理,那么并不真正代表会了,一个知识点你听懂了和你能够把它复现甚至改进是完全两码事,实践才是检验成果的硬道理!



往期精彩回顾



适合初学者入门人工智能的路线及资料下载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笔记等资料打印机器学习在线手册深度学习笔记专辑《统计学习方法》的代码复现专辑
AI基础下载机器学习的数学基础专辑
本站qq群704220115,加入微信群请扫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