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如何认识自我是我终生需要思考与觉察的话题,那么什么是自我概念呢?

通俗的说自我就是:我是恐惧的,我是真诚的,我是善良的……等等这些答案的组合。那么这些所谓的恐惧、真诚、善良是怎么得出来的呢,是通过图式即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总结出来的。

所以自我图式构成了自我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分类和提取经验。

希腊哲学家说:“认识你自己。”

的确认识自己成了我迫切需要成长的重要课题。

乔治·麦克唐纳说:“当一种感觉存在的时候,他们感到它好像永远不会走;当它消失以后,他们感觉到它好像从未有过;当它回来时,他们感到它好像从未消失。”

的确是这样,当我很痛苦的时候,我想尽快忘却这感受,可是它就是不消失;当我快乐的时候,我想一直记得这快乐,可是快乐的感觉消失之后,好像从未拥有过一样。这就是我们受到了影响偏差的影响。

自尊的实质这个章节给我很大的触动,因为我一直觉得我是属于那种低自尊的人,太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么什么是自尊呢?

自尊即我们对自我的全面评价,它是我们所有的自我图式和可能的自我的总和。

那么维持或增强自尊的动机的意义是什么呢?

马克·利里认为,我们的自尊感犹如汽车上的油量表,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导向意义。因此,当我们遭遇威胁性的社会拒绝时,自尊指示表会警告我们,以促使我们更敏锐的觉察他人对我们的期望。研究证实,社会拒绝会降低我们的自尊,同时增强我们渴望被接收的意愿。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在我读高中之前一直都是母亲的骄傲,学习成绩比妹妹高许多,可是因为我是老大,不断地陪伴母亲参与家庭的运作,参与母亲的思想波动,导致我的内心开始不那么纯粹的去学习,学习成绩下降了很多。妹妹因为不参与家庭生活的琐碎,反而静下心来学习,提升的不错。在这个过程中,母亲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她一直诉说“你要是跟你妹妹换位一下该多少呀。”母亲这种很短见的行为,她只需要我学习成绩好,为她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可是她忽略了我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我很冤枉的参与到母亲借钱的恐惧之中,这部分本来是应该有父亲承担的呀。

最后,为了感受生命的价值,我必须去迎合母亲的标准去坚持追求自尊,可是因为虚无缥缈的追求,结果陷落在虚无之中。直到今天气球爆裂了,才明白低自尊的真相。

自尊,不是求来的,自尊是通过按部就班的努力,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我了解到,除了低自尊、高自尊,还有安全型自尊——不是因为外在,而是因为自己的内在特质而感觉良好的人,一直处于健康的状态。

克罗克和帕克指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试图通过变漂亮、富有或受人欢迎来寻求自尊的人,对真正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东西却视而不见。

我觉得这是我母亲的‘完美’写照,因为我母亲一直为了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而努力,永远处在一个浅层关系里面,不敢深入,因为没有真正的实力,我得到了母亲的真传。

克罗帕克指出,时间久了,如此寻求自尊并不能满足我们对能力、人际关系和自主性的深层需求。

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注意开发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才会为我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克里斯汀·聂夫提出,我们将这种方法视为自我同情,即不与他人比较,而是善待自己

当我读到‘善待自己’这四个字的时候,我热泪盈眶,真的我们太需要善待自己了,我也感谢我老婆给与我积极的爱,满足我童年匮乏的爱的体验。

她给与我足够的时间,让我去尝试,让我去成长。多注意开发自己的才能——就是要多学心理知识,多写心理文章,不是吗?

自我效能的部分也很打动我。什么是自我效能呢?

自我效能是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感较好的儿童和成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活得更健康,并且拥有更高的学业成就。

许多人分不清自我效能和自尊。如果你有能力做一些事情,这就是自我效能。如果你由衷的喜欢自己,这就是自尊。

文中说到,跟孩子说他们很棒,会使他们恐于再次尝试——可能下一次不会表现得这么好。而那些能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的赞扬则会让他们在下一次付出更大的努力。如果要鼓励某人,那就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而不是他们的自尊。

昨天女儿班级数学考试,她考了99分,有个钟表的单位没有写,被扣了1分。我就鼓励她说,“我知道你都会做,你能行,你是太粗心了,慢慢克服粗心,一定可以考100分。”

我吸收了母亲对教育孩子的教训,她很容易极端化,盲目的批评,盲目的鼓励,俗话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吃。

我一直都有强烈的选择恐惧症,这背后隐藏着——我不愿意为选择承担责任的潜意识想法,渴望一个完美的方案出现,从而一劳永逸。

可是是人就会犯错,只有在不停的复盘总结,修正自己的错误,从而使我们的选择正确。

通过觉察我知道了自己的无力的状态叫习得性无助。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呢?

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不利事件时,他们习得了无助和被动。

我母亲一直强调自己的人生是‘老牛掉枯井里了’,其实这就是一种习得性无助。其实,不幸的婚姻有很多,要么自己改变,要么就坚定的离开。

有句话叫认命而不拘命。母亲一直无助于父亲的软弱,并把这种无助传递给了我。我今天通过觉察,终于发现了母亲的秘密——即使她不嫁给我的父亲,她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这种信念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姥姥养育的这几个孩子都是低自尊的类型,不值得为自己而活。

所以打破习得性无助的惯性,需要从自律开始,跟着赵老师一起学习,从内部打开,从而突破文章一开始的时候对自己的自我概念中的恐惧等心理诉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