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企业如何制定高效的行为管理

行为管理理论的制定是为了满足员工行为和动机的需要,管理者要更好地理解员工的人性,并将员工视为实现目标的重要资产。而且当代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等因素影响下,员工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多元、多变,价值观念、道德信仰、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因此,如何制定高效的行为管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一下。

一、清晰的行动标准

管理应该避免含糊不清的标准,而应该在一致性行为的基础上,清楚地告诉每一个员工要做什么,要做到什么地步。企业管理者需要改变企业内部不良的习惯性做法,推行高效行为的标准,对行为的质量提出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从而做到企业内部一致性行为的规范化管理。

二、了解员工动态

要虚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多与员工谈话,并通过设立内网员工意见建议通道、内部刊物、召开座谈会等方法,拓宽交流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关注员工生产生活,弄清每个员工心理的疙瘩,有针对性地做疏导,化解不良情绪,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忠诚度、主人翁精神,增强抗压能力。

三、指导和反馈

在企业内部总是存在业绩突出的员工,企业管理者应当集合不同业绩突出员工的特点,选择一些愿意分享自己行为习惯的员工,给他们创造一个指导其他员工行为的条件,通过定期的指导和反馈,总结一致性行为的特点,进而在企业当中推广发扬,在实践中推行行为管理。

四、定期回顾总结

定期的回顾总结也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好行为,所以在行为管理中要推行定期进行表现回顾的行为,从而让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明白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中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怎么改进工作效率等。

五、制定计划和目标

行为管理的本质是建立一种企业内部文化,通过内化高效行为的方式让企业个人和团队都能够利用自身的技能和习惯企业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而制定发展计划目标则是以企业绩优人员的行为标准,制定团队阶段性的整体目标。再通过分解大目标,分解为部门、团队、个人的小目标,通过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对话,将阶段性目标内化到每一位员工都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要将高效的行为传递到每一个人身上,进而为企业后期的发展做好铺垫。

六、把握工作重心

利益问题,是一切矛盾产生的根源。要想做好行为管理工作,就要善于分析各种利益产生的动因,从解决员工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特别是对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的出台,既要事先做好全面淡入的宣传发动,又要事后做好经常性的个案解答。同时,要力所能及地改善员工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从而把握工作主动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落实全面管理

着力完善员工思想行为分析记录模板,设立员工行为类、岗位类、幸福类共三项指标,其中行为类指标内容包括员工工作状态、服务态度、差错情况及其较大变化的行为等方面;岗位类指标可以将反映岗位匹配度的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营销能力、沟通能力、自控能力等内容列入其中;幸福类指标可以将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个人爱好、8小时以外的生活状态等内容记录在内。同时,对三类指标实行分类管理,积极探索图形化分析模式,加强分析结果的多元化运用。如根据幸福类指标汇总的各类意见以及员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关爱活动。

总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没有一个成功的项目的行为管理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仅仅把行为管理当成一个短期的项目去执行,而缺少后期管理人员持续的付出,也只会像是昙花一现般短暂。所以企业管理者要确保行为管理有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思路和方法,建立组织高效人才库,才能提高企业行为管理的整体效果。

来源:世界工厂网 企业线上生态学院编辑整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干货:企业如何制定高效的行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