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引导式培训,需要一本加戏的葵花宝典

我们都知道,有很多演讲和培训,听上去都是内容干货满满,但真要在过后询问,你还记得多少?怕是大部分人都输给了遗忘曲线。那是因为,我们大脑记忆中的工作记忆,确实比我们想象的容量要小得多,只有极少数信息,经过注意、诠释和组合这些工序之后,才会变成长期记忆保存下来。所以,要实现知识的转化,我们还是需要为演讲和培训加些戏码,使其更为精进。哈哈老师的工作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首先,在我报名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是一场分享、培训、引导还是探讨或者复盘。课程介绍看起来有点干货,像是培训;可是哈哈老师自己在群里发声音,说要借力来打磨课程,所以又是一场探讨咯?我就是带着无比的好奇心,在高温肆虐的周日,横跨了大半个上海,来到了Limo space。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让人倍感温暖,入场调查是两张开放式问题的海报,“你认为故事有何作用”,“关于怎样讲好故事,你已经知道哪些技巧?”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教练修炼里提到的“隐喻的力量”。

回顾整个工作坊,给我感觉TA本身就像是一个故事,戏精加戏部分印象异常深刻,就如同一本整个武林都在觊觎的葵花宝典。而我今天的这篇学习笔记,也尝试用一些连接,把好故事所具备的一些元素,和工作坊的环节串联起来。

好的故事,有起承转合,一定有“逻辑感”。开场的破冰很有新意,自己挑选的风景卡,介绍“我是谁”、“从哪里来”、“选这张卡是因为...”——这些可能只是因为看对眼而选择的卡片,却要回答这么深刻的哲学问题,在我看来就是与自己内在进行连接的第一环。而第二轮,用风景卡和小伙伴进行连接,两张甚至多张卡片都能在不同人群里获得不一样的诠释,一些共有的特殊点在特定场域的连接,就变成了故事。故事都有结构,无论是12幕、8幕或者5C模型下的英雄之旅,被人们喜闻乐见并愿意接受的线性关系,一定是整个故事最基础的逻辑层次。

然而,光有清晰的逻辑层次还不够,因为逻辑是非常简单而枯燥的。要确保所有听众的耳朵都竖起来,克服昏昏欲睡和刷手机的冲动,专注地往下听,我们还需要一些引人入胜的情节,制造一些“冲突感”——悬念、对话、内心……这就好比去看一场电影、读一本小说,吸引我们的永远是那个扣人心弦的“然后怎么样了”。

在故事结构这部分的探索中,哈哈老师讲了一个特别长的八年前的故事,由于内容详实过程跌宕,大家都纷纷沉浸在这些八年前的情节里。然后哈哈老师就抛了一个问题,“故事中你印象最深的三个部分是什么?”熟知引导培训套路的小伙伴心知肚明,这一步其实是要做什么了。然而,当我们开始探索和小组分享,突然又发现每个人不同的思考点,背后连接的是另外一些东西——有些是即视感,有些是情绪,有些是逻辑和理性。这是以往我在作为一个培训师角度,不曾想到的深度思考。当时,我突然有个问号来问自己,究竟怎样的故事才会打动人心?经过小组的探索,我们发现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是多少都能找到和自己关联的部分。从学员的角度出发,如果在复盘时多问自己“为什么我记得的是这些细节?"、"为什么它们给了我思考?"也许还能深挖出自己的潜意识来。

如果无法在听众面前展现出故事的第三要素“画面感”,可能永远都无法让听众置身于故事情节,产生代入感,因此在场域里创建参与感和仪式感也非常重要。故事接龙之后的掷纸飞机,让我们有了极大的参与感和仪式感——似乎这张写了关键词的故事飞机,就承载了关于演讲的梦想;而M&Ms巧克力豆的分组,又是顺其自然的组合,毕竟喜欢同一种颜色的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某些相同的特质吧。这些道具的使用,增加了画面感,让人情不自禁地愿意投入到这个共创的工作坊里,贡献自己的想法,期待新的收获。

在戏精养成的加戏环节,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些加戏的套路,然后通过共创,来体验加戏前后对一个故事的影响。我们组的任务是给案主“从长跑小白晋级为半程马拉松达人”的故事加戏,要求用到“道具”。在我看来,所谓加戏,就是给故事赋予更多的情节——可能开场来一个比喻,制造一个问号,也可能中间加入内心独白或者双方对话;冲突是必须的,因为会增加曲折感,意外和对立也可以使用,甚至还可以通过引用、幽默和实物来展现。结果,在大家的群策群力下,一个原本简单的马拉松故事,出现了更引人入胜的抓手。

所以,当开场我们说,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于“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遇到一只熊”的故事,你们是不是都会很期待很好奇接下来我们要讲些什么呢?

结束圈的意见宝盒,把一个好故事的第四个要素“价值感”展现了出来。在一个安全的场域里,分享、收获和连接成为本场工作坊最升华的部分。那些无声的默片,带来了有声的力量。进一步再思考,究竟是什么会打动我,也打动听众?任何一次上台前的准备,都应该调整内容去应对现场观众的特质。

就像哈哈老师说的,故事可长可短。故事哪里来?一切皆来源于有心的积累和娴熟的巧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的引导式培训,需要一本加戏的葵花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