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牢它,然后从这个世界摘一颗星星
01
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踌躇满志地走进考场,认为前些日子辛勤地背书终于可以回报自己时,却发现那些背过的材料却如同天上的繁星,看得见却遥不可及,清晰地记得自己背过,但就是想不起来具体内容,最后只能在凄凉的bgm中黯然神伤。
谁不希望自己能记牢东西,希望考试时能从容淡定,让答案如汩汩溪水涌现在脑海里;谁不希望在别人对着月景只会说“好看”时能记起曾经背过的“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让自己在别人心中多一分高雅的气质。而要做到记牢东西,势必需要我们掌握一套完整的记忆方法。而我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方法主要基于三个记忆理论:记忆宫殿(怎么记东西)、艾斯宾浩遗忘曲线(什么时候复习)、记忆失用理论(如何复习)。
02
记牢一个材料的第一步是记住那个材料,这就要用到记忆宫殿。这个方法强大到什么程度呢?最强大脑,世界记忆大赛等等的比赛中你所知道的“记忆超人”大部分都是用这个方法来让自己的记忆力锻炼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而这个方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打开脑洞,用尽一切方法把不熟悉的记忆材料跟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在我使用记忆宫殿时,我会首先给记忆材料分类:一类是“填空题”,一类是“作文题”。所谓“填空题”,就是指那些可以被一分为二,并且你需要把它应用这个材料时一定已经知道其中的一部分。比如我在单词“success 成功”,它可以被分为“success”和“成功”两个部分,你会在两种情况下应用它:1.你看到了“success”,需要知道它的中文意思。2.你看到了“成功”,需要把它翻译成英文。这种材料的应用如同开锁,你要么拿着锁找钥匙,要么拿着钥匙找锁,二者必居其一。而所谓“作文题”就是指那种“浑然一体”的材料,比如一篇完整的文章和古诗,这种材料你需要从头到尾独自背出来。
对于“填空题”,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是“只要我看到了其中的一半,我就可以背出另一半”,因此我们不需要整个背出来,只需要在两部分之间架一座桥。比如我背单词“pest 害虫”时,我会这么记:pest读音就像“拍死它”,而需要拍死的一定是害虫。于是“拍死它”这个谐音就成了连接英文和中文之间的桥梁。再比如记“汽车企业在我国开厂的主导因素:市场”,我会想象一个场景:一辆汽车刚刚从生产线上组装好,就被人驾驶着冲进了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撞翻了一群人。这个颇具电影气息的画面就是我的桥梁。
而面对“作文题”我会用真正意义上的记忆宫殿。首先要找一个熟悉的场景,在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其中醒目的物体标号。这样它就成为了我的“桩子”,用来与记忆材料产生联系。比如说我用下面这张图的六号桩记忆《长恨歌》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宫殿中的皇帝搂着一个美女,一边撕衣服一边亲。我们之所以要用桩子的原因是人类的图像记忆远远胜于文本记忆,我们可能看过一本书的几年后忘记了书的内容,但却把插图记得清清楚楚。
0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说明了记忆了之后复习的重要性,而艾斯宾浩遗忘曲线则是告诉你如何“快很准”地复习,即什么时候复习最有效。这个曲线揭示的规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记住的内容一开始忘得快,后来忘得慢。因此前人总结出了一套复习时间:5分钟,30分钟,12个小时,1天,2天,4天,7天,15天。理论上如果你在这些时间节点认真复习,那你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果担心自己错过复习节点可以下载一个相关软件来提醒自己何时应该复习。
04
但是什么样的复习才是真正高质量的复习,这还得“记忆失用理论”来告诉你。其内容是:人的记忆,由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这两个维度构成。存储强度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只要记住了一个东西,它就永远地存在于大脑中。我们之所以想不起来很多东西,是因为提取强度出了问题——记忆就存储在大脑里,只是我们没能将它“提取”出来。这也是人们有时触景生情,会突然回忆起好多事的原因。高效学习的奥秘,不是提高记忆的存储强度,而是努力增强提取强度。因此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复习的最好方法不是“看一遍”,而是“背一遍”,这样你的提取强度就会增强,越背越顺。
05
坚持这种方法无疑需要很大的毅力,但我相信它的回报会让你感到值得,因为你将会在别人对一样事物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时运用自己记住的知识来深究它的本质,独享探索的乐趣;你将会在阳光微醺的午后想起曾经背诵过的美文,在人文和自然的引领下翩翩起舞。三毛说过:你的气质里,有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我相信这里面的书是指你记住的内容,而不是你浮光掠影扫过的书。当你记牢了一个事物,你就从世界中摘了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放到了你自己的小天地里面,当你慢慢积累,有一天你会惊喜的发现,你的小天地,已然是一个星汉灿烂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