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执天人合一之道,无为而为。

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译文:只要发现、明白自然之变化规律、社会发展的价值规律,并且去掌握它执行之,如果真的这样做到知行合一就能够尽得其妙了。宇宙自然之中包含着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相生相克的原理,只有懂得并且去掌握执行使它们为己所用才会让自己兴旺昌盛。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心领神会、领略了,才能对外部环境的社会、自然、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信息更对称、可控性更确定,使宇宙万物就象在手中一样易于掌控,这样万物之变化、发展趋势也就能随心所欲为己所用。

(感悟笔记):

      主体要想获得成功,与其说是要被动被社会价值规律和自然规律选择的结果,不如说是主体应该主动选择社会与自然的选择。

      达尔文说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结果,因为,人类也是生物的一种,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当然也是属于自然规律的体现。后来一些社会达尔文主义把这种思维逻辑推演拓展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也是按照这个规律运行,于是,就有了社会运动发展状态中的市场选择、优性劣汰、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现象!

      这种逻辑的确具有一致性的贯彻性,故而也就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但这种科学性体现的逻辑是一种线性思维。而这种逻辑思维往往也是传统的自然科学研究中很常用的逻辑思维。目的是为了撇开观察者的主观性,让观察对象更具有客观性。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深入到量子学的研究,让人们越来越觉到要让观察对象处于绝对的客观性而不具有主观性的干扰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类主体认识的客观对象,一旦被人类所认识、描述和掌控,它就与人类主体发生了纠缠而交织在一起了,它己经不再是人类未认识和描述与掌控之前的“物自在”的那种“物性”,而是附上了“人性”,因此,其“物质存在”其实是“意识”所纠缠交织下的“存在”。这就是意识对原来未被感觉认知的“物自体”(类似于康德的“自在之物”)命名(定义)的“认知存在”的“价值事实”,它与主体的需要、价值判断以及认知意识状态密切相关,比如,木床的有用性是可以满足人的休息或睡觉需要,木桌的有用性是可以满足人的放菜吃饭的需要,木椅可以满足人坐的需要。。。等等,这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体现出它们对人的功能的有用性,如果,把木床改造为“桌子”和“椅子”的结构模样,反之,把“木椅”和“木桌”改造为“床”也然。那么,原来的“床”还是“床”,“桌”还是“桌”,“椅”还是“椅”吗?显然,己经不“存在”了。但是,组织改造为这些“桌”、“椅″与“床”的木头仍在,或说构成木头的基本物质分子或原子并没有消失,从还原论以“物自体”的角度。只是它们的形状结构的变化使它们的使用价值对象(人的需要以及价值判断)发生了变化,当然,这是从人的需要与意识命名定义角度,物的使用价值是相对的,随着人的需要与价值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的,并非永恒不变的,而这种变化可能是被动的,也可能是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名”与“实”或说意识与存在的的一致!这正如《道德经》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当然,与传统科学的客观主义不同的另一个极端就是所谓“主观唯心主义”的逻辑,被称为佛教六祖的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很为诧异。这就是慧能说的名言: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如果用我上述的“桌”、“床″、“椅″那一段的分析所体现出来的逻辑,就是“幡”、“风”这些东西是原来不被人的意识而感觉、描述的绝对客观的“物自体”,由于被人的意识所感觉、描述、定义、命名之后,才有了“幡动,风动”这些认识、判断,而这个认识和判断的过程中其实主体发生变化的主要的“心动”,比如,人脑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纠缠)过程中,信息反馈发生了变化,或说更对称了,或说更不对称了等。

      所以,与其说这个典故深刻地刻划出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 不如说在这里佛教是则重于物质现象的“无常”或变化的绝对性以及心(意识)在适应自然运动规律中的追求“正知”(信息对称)的主观能动性的主动(或自主性)选择,从而是可以在人的主动选择与自然选择的被动搏弈中处于一种上升中的均衡状态!

      而人类的进化与发展的程度越高说明①意识、②认知存在和②绝对客观物质存在(物自体)的三种状态中②认知存在以及体现为“价值事实”的符合程度就越高,而同时意识所描述的概念定义(命名)和知识文化就越具有科学性,而与绝对客观存在的一致性程度也越高。

   

    列宁曾经说过一段话:“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实,列宁这里所说的“物质”正是类似于康德的“物自体(身)”或“自在之物”这种“绝对客观存在”③与意识①以及意识与物自体统一的“认知存在”②状态”三者之总和的第④种的混沌状态,它即是包括认知存在②也包括绝对客观存在③同时也把意识①看作为其要素子集。由于“这种客观实在是可以被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但它又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所以,它与我上面所说的包含主观意识认识的“认知存在”②和康德的未被人的意识认知的“物自体”这种绝对客观存在③也都是有区别的,“认知存在”②是主观意识①与客体(物自体)③的信息对称状态产生的“有序化”状态,而列宁这里的“物质”则是包括①、②和③,就是说它介于“有序”与“无序”之间的“混沌”状态。是主观意识认识与不可知和可知的客观物质存在三合为一的全集。

      如果把意识与不可知存在和意识与可知在进行归纳,又可以分为相对于意识而言不可知不可控不确定性的“绝对混沌”,与相对于可知可控确定性的“绝对有序”,不过,这种区分仅仅是数学的两分化,不太具有现实意义,现实中的混沌与有序是相对的,“认知存在”②是被主观意识认识的客观物质存在从原来不可知不可控不确定性的存在潜移默化转化为可知可控确定性的存在,正是因为如此,可能康德没有讲清楚“物自体”的不可知其实应该改为“未可知”而被驳之为“不可知论”,即使是古希腊苏格拉底名言的“我所知的越多,我未知的越多”一样,把可知或所知的划一个圆,假设圆点是意识①,圆线内的是可知可控确定性的“可知存在”②,那么,圆线外的就是“物自体”的绝对客观存在③了,由于可知存在的圆面积越大,其圆周线长接触外部的面积也越大,而列宁所说的“物质”④则是圆线内与圆线外的圆点和面积的总和,这样,如果,我们只要承认圆点到圆周线的半径这个意识①对“物自体”这种未知的客观存在物质③是可以逐渐认知以及信息对称转化为“认知存在”②的就可以了!否则,才是剥裂了主观意识与可以作为认识对象的“物自体”的绝对不可知论者,上面除了用几何逻辑分折之外,我们还可以用集合论的数学表示,如果把意识认识看作①,认知存在看作②,物自体看作③,列宁的“物质”概念看作④,则集合④为{①,②,③}=④,而④的要素(子集)②则是①与②的交集{①∧③},到20世纪之后随着人们对物理学的探索量子力学的发展使原先的客观物质存在定义发生了变化,原来以具有客观实在形式为对象的“物质”定义在量子级层次上,与人类的主观意识波动产生的场能出现了交集,这个层次客观物质实在与主观意识信息的界线己经模糊了。

        有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这个世界是可以思议的”,是的,感觉到奇怪吗?但如果能够进一步更加深入理解人类意识过程中产生的“意识波”与物质世界的“场”在量子层次的相互作用原理,也许我们就不再感觉奇怪,也许,我们还可以解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的“劳动”(有目的的活动行)过程中,人这种主体甚至是其它同一形式的具有信息负反馈机制的智能系统的运动原理,明白为什么智能主体可以适应环境以及在环境中进化!进化,其实就是主观意识认识①与客观物质存在的“物自体”③交集的扩大,交集的扩大意味着主观活动行为(劳动或人类主观选择)符合客观物质存在的运动规律(自然选择)的规模或范围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文化意识的科学化的体现就是以此为依据,意识认识①其实是科学概念中的客观物质存在环境在人类大脑的“信息”,而上述不可知②和可知③的客观物质存在则是科学概念中的“能量”和“物质”,信息、能量、物质,人类意识认识就是在量子层次的“信息”运动形式来通过量子级的微粒“能量”而撬动我们可见的宏观系统世界的支点(奇点、开关、枢扭),作用于环境并与客观物质存在环境进一步互动,并让世界的发展向有利于自身发展方面运动的!如果理解这一点,我们还会奇怪吗?这正如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用国学阴阳学两分的说法,如果把心(意识)对客观存在的不可知状态看作阴,把可知客观存在状态看作阳,则阴阳未分的混沌是无极,这时可知的圆其小无内,不可知的客观存在(物自体)其大无外,心(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可知可控与确定性近乎于零,对可知与不可知的界限也不明朗,随着心(意识)的发展壮大,无极而太极,太极生阴阳(两仪),阴阳(两仪)生五行(四象八卦),这个过程也是《道德经》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人类与其它生物在进化初期的意识状态都是以简单的信息反馈机制来相对被动的适应自然选择,而缺少主动或自主性的选择和较强的自组织的能力,而进化和发展的标志性特点,与其说是要被动被社会价值规律和自然规律选择的结果,不如说是主体应该主动选择社会与自然的选择。

      两仪者阴阳也!尽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阳和绝对的阳,而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纠缠,但还是要有一个相对的从能变到质变或潜移默化的阴到阳或混沌无极到有序极化的转换过度,在哪个“度”(奇点或支点或拐点)未出现时,相对于参照系阴而言阳还是阳,而相对于参照系阳而言,阴还是阴。人的认知也是如此,不可知的“阴”,在认知发生质的突变越过哪个“度”时“阴”就会产生新的可知的“阳”,过去原来不可知的未知事物就会转化成为现在可知的己知事物,同样道理,现在,不可知的未知事物也是可能会转化成为未来可知的事物的!这样,主体对客观物质存在的可知可控确定性就会更进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章 执天人合一之道,无为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