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习录》看理学与心学的分歧和归一

从《传习录》看理学与心学的分歧和归一_第1张图片

理学与心学是中国古代自南宋以来主流意识形态里最大的两支流派,理学产生于北宋,由南宋初年的朱熹集大成,推向高峰,一直到清末都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心学崛起于明朝中期,由集大成者王阳明将它推向高峰。这两支思想在新中国建立后都化为历史的尘埃,只是到了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的民族意识觉醒和现实生活压力的催化,人们开始重新找回心学,向它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

这两套思想从归旨上是一样的,都是教人去掉私欲,回归天理,并通过修己来治国,是儒家的标准思路。但在治学方式上出现了分歧,并各成其理,谁也推不倒谁,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们分别描述了人的认识过程的各一半,或者说单方面强调了其中的一半,合起来应该是最完美的,这个工作已经由现代认知科学和脑科学、心理学完成了。但是它们有关修身的思想与实践,也就是实学的部分,却因为政治和科学的历史上的原因,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这部分却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它不仅在历史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观念、行为和心理状态,在当今也有巨大的实践价值,在未来也有年轻的生命力。因为它反映的是人的心理规律,即人性,这个东西从人产生以来就是不变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3500年前的人与现在的人思想观念可能不一样,但情感、感受、认知过程、天性都没有变化,这个可以从中国考古文字的记载中得到验证。

理学与心学的分歧点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前者描述归纳过程,后者描述演绎过程。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基本思维类型。具体在一个人身上,没有人是纯粹一种类型的,归纳与演绎思维同时存在。

王阳明在《传习录》里说: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一中有精,精中有一。——《传习录上卷》

这句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万象森然,即在具体的万事万物上做探索研究,即朱熹说的“及物穷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最后达到了解事物之理,即“致知”,致知后的境界即是“冲漠无朕”,即广大无边的一种了知状态。以上是朱子理学的认识论,是归纳的过程。

从人的认识过程说,因为得了事物的理,故能认识一切事物,把万事万物识别出来,即万象森然,了了明明。这个由致知到识别万象的环节,即是心学的认识论,是演绎的过程。王阳明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传习录》中卷)

两者的这个分歧是通过对“格物”的概念辨析来展开的。具体可见王阳明的《大学问》。

我要说的重点却不是认识论。朱王二人思想的精髓也不是教人如何认识事物,而是如何修自己的心,正自己的身,做一个圣贤,即追求道德的人,落脚点在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很切合人们生活的实际,关乎幸福感、人生意义、价值等人类最终极的目标,但是被现代科学遗忘了。它不是现代哲学、心理学、脑科学关注的范畴,也不是政治、法律等社会学科研究的内容。现在中国的主流人群可以说是一个人在奋斗。承载文化的集体潜意识处于休眠期,就像一个冬眠的鸟类,有翅膀却不能唤醒飞翔的力量。找食靠爬,取暖靠死捱。接通不了生命远古之力。

近几年来,领导层提倡学习心学,包括学习所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孤独的现代人从历史文化中找到充沛的能量源泉,造福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心学得到了复苏,有学者认为:21世纪是王阳明的时代。无论是谁的时代,归根结底都是我们当代人的时代。只有充分理解古圣先贤的思想精髓,有效地应用于现代生活实践,才叫真正的复兴,或者干脆叫发展。

阳明说,他才是悟得了孔孟真传的人。实际上,他是发展了孔孟学说,那我们现代人可以学习他的精神,再悟得他的真传,只不过,按照现代学术伦理,是一定要标示出自己的原创权的。反而,老老实实地陈述他的思想的人显得很少。(神意通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传习录》看理学与心学的分歧和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