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普老师的一篇文章——《我只想静静》让大家不再平静。
先摘录其中两段:
看到这样的成绩,我久久不能静下心来,我在想:或许再过三五年,现在的不到四十分也将成为他们的师弟师妹的榜样事例,这或许是必然!!!
十来分的数学、二十来分的英语、三十来分的语文……面对这样的成绩还要以不要用成绩衡量学生作为借口,还在不会紧张,未来用什么来保证??
不管是三个连续感叹号,还是两个叠加的问号,都让人很真切地感觉到普老师那份特别复杂又极度焦虑的情感。
最先回应的是余老师。她写了一篇《致努力优秀的普老师》。开篇就说:"读完您的《迷失》和《我只想静静》之后,真切地感受到了您的低落心情。是的,面对这样的结果,很伤心、很失落、很自责、很迷茫……用再多的形容词都不为过,因为这就是当下自己的真实感受。"
后面是一些感同身受的类似的例子,及她自己的应对与处理方法。还有一些对普老师的劝慰与鼓励。
除了余老师,其他老师也做了回复。
卢老师说:"我真好想说说,但是我无从说起,对啊,现在的家长的缺失,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
毛老师说:"那就别看分,带着孩子好好玩儿吧!分数有时是为难老师的,根本动摇不了对学习无感的孩子。"
相信这样的同理心,这样的建议,是能支持到普老师的。
这近半年来,我与普老师的接触不少。能感受到他做事的认真,对孩子的关注,对家庭教育的用心辅导。相信他在这个班级付出一定不少。但孩子的期末成绩给了他当头一棒。
还没考试的时候,他从孩子们的基础及表现,兴许已经预知到成绩不是太理想。但没想过会这么糟。
付出与结果的极大差别让他很难接受。看过别处孩子的良好状况,想到身处的乡村的教育状况,那颗上进的心让他更难受。
看他那样子我也很心疼,花了不少时间在他文后留言,说了自己的想法:
一些孩子的确让人担心,一些家庭教育的确让人揪心。而且面对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庭,有时使出浑身解数,所有打出去的拳都会像空拳,得不到反馈,越用心越用力越把自己陷进去,在泥潭里无法自拔。很容易全军覆没。
作为教师,作为组织者,真不是万能的。我们只能调整自己,尽自己所能,不断分析、反思,调整,自己保有信心,坚定前行,先带动能带动的。兴许还能慢慢影响到一部分原本自我放弃者,慢慢跟上。
今天先尝试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然后梳理一下半年来班里有哪些同学有哪些进步——不要单比成绩,可从行为习惯,自信心,行动力等分析。
下学期就不要以学哥学姐为榜样了,就以班里这些较早钻出泥土的幼苗为榜样吧。
又在群里发了一张《原则》一书里的图。并说:"出现问题会下坡,但也是积蓄上坡动力的最好时机。继续干,思考着干!"
他回复说:"好的,谢谢提醒,今天换个方式和进步的孩子对话[微笑]"
我相信这件事普老师会处理好的。
当一个人敢于面对自己最糟糕的状态,敢于面对最真实的情况,真正的成长就开始了。而且速度还会很快。
先祝福他和他的孩子们吧。
晚上针对普老师记录的这个问题,我又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首先普老师反映到的乡村学生的学业成绩越来越差。这是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呢?
当看到普老师描述他学生那种状态的时候,我也有同感。我意识到我教过的那些孩子,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学习成绩,虽然不是直线性的一届比一届差,但总体是走下坡路的。
学习成绩我一般不会特别去强调,当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我很在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上课的目光都是游离的。你跟他交谈的时候,他也很难抓到你讲的重点内容。可以说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老师有讲,学生就是没听到。大部分学生的专注度较以前的学生差很多。
布置回家的作业,自觉完成的程度也不是很好。需要反复强调,反复催讨。
据了解,这些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也是极少的。有家长反映想找孩子交谈,但没聊两句孩子就不张口了。还显得很不耐烦的样子。平时病殃殃,见到手机,玩到游戏,就整个人生龙活虎。
不知其他学校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有人说越减负孩子负担越重。我在思考,会不会越减负孩子的差距越大?城市里的孩子各种资源丰富,课外补习班、兴趣班非常多。他们有条件进一步精进。虽然压力大一些,但总体素质是不减的。
乡村的孩子就不同了,当他较松散时,大把的课外时间,他们并不知道要做什么。加上独生子女带来的小皇帝样式。他们很多家务事都不用干。造成了有很大一部分,虽然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却养成了公子哥的毛病。什么事都不会干,日常的生活都有点问题,整天沉迷手机或电脑游戏。活在虚拟的世界中。
而有的家长很难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危害性,一些家长能意识到却无力改变这种状况。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善是比成绩的提高,更艰难的事。
面对这样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家庭,作为老师就算你倾情付出,短时间内也很难看到效果。
如果连老师都没有信心了,家长可能有更重的无力感,孩子就更难自拔。不管怎么样,老师作为专业的教育者,一定要保有信心,接纳无法改变的,改善能够改善的,并接纳这种改善的缓慢性与反复性。
所以当老师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确定了一些可行的做法,就要努力去做,坚持去做。任何时候保有信心,能带动一个是一个,能改善一个是一个。
当然,在做的过程不能盲目地去做,而应该不断不断思考,不断复盘。根据现有学生的状况,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做适当的调整。
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创造局部的春天。我们无法改变所有的孩子,但我们可以带动我们能带动的孩子。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