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2十一月听课随感

十一月,参加了两次活动,一是工作室承担的国培初中语文学科活动,国培第一阶段的诊断课堂安排了两节语文课:李清照的两首词《如梦令》《渔家傲》和曹文轩的《孤独之旅》。还有一次活动是兄弟学校的教学开放日,听了对杜甫两首诗《月夜》《春望》的一节赏析课。

个人有两点感悟特别深:一在小说《孤独之旅》中如何品诗意化的景物描写;二是从诗词比较阅读赏析中看教材的有效整合。

一、如何品小说中诗意化的景物描写。

先来谈谈《孤独之旅》,上课的晓静老师因为考虑到借班上课的学生已经学过课文,就想能够上出一些新意来。恰好在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资料链接”中谈到《孤独之旅》的散文化特点:一是情节的诗意化推进;二是景物的诗意化描写;三是语言的诗意化表达。

那么如何看待小说中的诗意化的景物描写呢?先来看看几篇小说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吧。

鲁迅作品《药》最后一段:时令虽己是清明,但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没有黄莺,只有乌鸦……这里正是借助环境描写,渲染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而《林教头风雪册神庙》中的景物描写从“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写到“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再到“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几处对风雪的描写正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再看老舍的《骆驼祥子》中对暴雨烈日的描写,”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通过这些描写体现了祥子的吃苦耐劳,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的主题。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不同作品中的景物描写都有着其不同的效果。

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景物描写是独具特色,他自己曾说:“我一向认为,风景描写非常重要,尤其是写给孩子看的书,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因而,他注重对色彩的描绘与搭配,他要借色彩的感性形象去呈现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于是,老师就在这节课上带孩子们一起去找找景物描写的色彩了。水是白茫茫的,芦苇如绿色浪潮,还有那黑黑的天、黑黑的水、黑黑的芦苇荡和那黑黑的风,蓝汪汪的天空和那蓝色的、紫色的羽毛。这些色彩或明或暗,都与人物的生命情调、心灵色彩息息相关,还带有人物的感情与温度。

但真正如何走进这些包含色彩的句子中去,还是需要去反复玩味文章中的词句,如:为什么用这些颜色的词语去形容那些景物?有没有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对于人物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带着这些问题,慢慢深入文本,这才是有厚度的有效课堂。

二是从诗词比较阅读赏析中看教材的有效整合。

一节是李清照的两首词,一节是杜甫的两首诗,恰好都是诗歌的整合教学,看出来,这两位老师都是诗词爱好者,因为喜欢,所以愿意与学生共享。(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2-02十一月听课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