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慈禧

        一周多的时间看完了百家讲坛的慈禧和德龄公主书写的慈禧。更喜欢德龄公主书里的,像一个人在你身旁娓娓道来她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而不感觉故事的主角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叙说的很自然,从一点点一件件小事或者一两句对话中让读者去自己慢慢体会故事里人物的性格特点,感觉真的很好。

        从小在我的印象里慈禧就是一个反面人物,在她执政期间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反对光绪帝的戊戌变法,杀害了戊戌六君子,闭关锁国,加剧了清朝的灭亡。她就是一个老巫婆的形象。

          在我今天再读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我学会了多方面的体察与理解一个人,没有年少时的片面了,记得小时候看书看电影只会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蛋,其实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

        从一方面讲慈禧是幸运的,入宫后得到皇帝的宠爱并生下唯一的皇子,而且能一直掌握国家权利四十七年,直到她死去,也是做到人生中的极致了。

      但从一个女人的另一方面来讲,她又是不幸的,老公是清朝最无能的皇帝,二十六岁守寡,自己唯一的儿子同治帝十九岁就死了,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非常悲痛的。

        都说慈禧是个极贪恋权利的女人,但在那个时候她必须要维护老公和儿子留下来的江山,像孝庄太后一样,这是可以理解的。          正因为儿子没有留下子嗣,皇位让给了她的侄子兼外甥,所以她更担心哪天她正宗的系脉不能传承。

        在光绪继位时她下旨,光绪是以咸丰的儿子传继,光绪的下一个继承人以同治的儿子传继,这足以看出她在维护自家的香火。以至于她对权利极度的重视,生怕被别人夺去。我想,她面对爱新觉罗各先祖帝王时是很坦然的。这比武则天要守妇道的多。

        她对慈安太后的态度也显示出她对夫家的敬重之情,历史研究者研究出来慈安太后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亡,并不是慈禧太后害死的,相比武则天的宫廷血腥,她只是小儿科了,她对她的一些奴才倒是很狠。

      我觉得她失败在太小女人眼光了,一心为了维护家族的权利,而没有武则天那样的宏韬大略,把大部分精力沉浸在花草庭院、衣饰美食上,和下人们斗气,在外人面前虚伪表现,总是打听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这更充分说明了她内心的不强大不充实。

        但她性格中的确有着坚强不服输的一面,这是不容质疑的,这也是她能长期执政的最主要原因,跟她周围的女人相比,她是非常优秀有能力的。

        就是说她的胸怀和格局还不算很大,可以撑起一个家族,但治理国家就差太远了,看看人家武则天的胸怀,面对徐敬业兵反,读到骆宾王写的讨武檄文时,武则天竟然埋怨宰相为何没重用这样一位有才之士,这才是大胸怀呀!而慈禧太后听到德龄公主给她读外国报纸上的康有为在境外行踪时勃然大怒,她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当然她当皇后的时间和武则天当皇后的时间是没法比的,老公的能力也相差万里,韦皇后也是败在这里,没有治国经验啊。估计她在临终前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了,所以遗言道: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她接手皇权时,清王朝已经岌岌可危,虽然她推行了洋务运动,实行了一些新政,但终归还是杯水车薪,被世界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大潮流远远抛在了后面,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封建专治王朝必定被推翻。

并不是因为有了慈禧,清朝才亡的。

浅谈慈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