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复盘《武志红的心理学》之《命运》上

从这一篇开始对近半年学习的《武》进行复盘,借着加入“007”的契机,坚持“输出倒逼输入”,建立起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框架。

今天是复盘的内容是《武》的第一个主题《命运》的前半部分。

一、自我实现的预言。

    什么是命运,《武》认为我们内在意识就是我们的外在命运,两者互为镜像的关系。我们在生活当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内在意识在做的选择(我们做的任何选择都是为了追求好处),却因为我们不清楚自己的内在意识到底是什么,所以选择后产生的结果,我们都归因成外在命运。

    我们的潜意识中,有一点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就是自恋。关于“自我实现的预言”,《武》认为,一旦你说了一句话,你就会爱上你自己说的这句话,而处于人类最本质的自恋需求,你会把事情朝这句预言的方向去推动,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对的,从而满足自己的自恋。

      比如你在做一件很多人反对的一件事情,为了证明你自己,为了能够在反对人的面前说一句“你看,我说的没错吧”,你会想方设法推动这件事情朝你预想的方向进行,你的注意力会集中在那些符合你的预言的信息上,而那些不符合你预言的信息,都被忽略了,这样一来,你看到的世界,就符合了你的预言。再比如为了满足“我比你强的”自恋、“我说的都对”的自恋...等等,当我们在关系中追求上述这样的自恋(这里说的是坏的自恋,自恋也是好的,自恋不是坏事,自恋有很深的合理性,《武》后面有一个主题有专门解释)时,我们就会痛苦。

    如何改变“自我实现的预言”

上面是说的“不符合你预言的信息,都被忽略了”,这种心理机制,《武》称为选择性注意,这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关键机制,我们需要觉知自己的被忽略的预言信息,然后再做选择。觉知自己的自我实现的预言,需要有体验帮你去发现,想改变这个自我实现的预言,也一样需要体验

你可以问问自己,我希望的那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是什么?我过去在什么时候体验过?然后认真回忆并体验当时的感觉,不断体验、重复体验,然后选择进入自己的潜意识。比如要想提高考试分数,可以回忆一下自己获得好成绩时的体验和状态;营销客户时间,从简单的客户入手,找到成功的感觉。

二、权威期待的力量

      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从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主导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话,成为了自己的认知。而因为自恋的心理机制,我们不断地去追求“我是对的”,我的认知是正确的,那这些话很有可能就预言了我们未来的人生。《武》认为,那些不太积极的“自我预言”,常常最先来自于别人对我们的预言。

      这份预言如果能够进入潜意识,发出预言的人必然是对你来说的具有“权威”的人。什么是权威?就是对来说有权力、有威望、有资源的那一方(比如父母、企业家、老板)。权威的期待,可以强有力地影响人和动物。这个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到孩子教育上,如果家长老师在教育孩子时经常说“你怎么这么笨”、“跟你说了多少次了还不记得”“别人家的哪个孩子怎么样怎么样”、....等等这种“你就是很差”的思想一旦进入到孩子潜意识,孩子今后的发展会不断的证明“自己很差”果然是对的,而家长在对孩子说这种话的时候完全是满足自己的自恋----因为孩子的能力确实比家长老师弱。你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期待,发出了什么样的预言,对他的成长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我们不能通过“逼迫”的方式让孩子变得卓越,而且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积极期待!

    应用到职场,作为一个企业家或管理层,应该对员工发出积极的期待,需要经常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是在追求利益?还在追求自恋?,如果是追求自恋,说这个企业家或管理层的自恋是比较低级的,就会忍不住去压制别人从而满足自己。当自恋发展的比较成熟,就会形成“我好你也好”的生命观。

    关于镜子的隐喻,把权威比作镜子,太喜欢批评别人的人,从权威这面镜子照见自己也是不好的,喜欢赞美别人的人,会照见自己有多美。

    综上,自我实现的预言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罗森塔尔”效应是权威人士对自己的期待,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这样的三个命题:第一,自恋,就是做自己;第二,满足别人的期待;第三,超越自恋和满足别人的期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篇:复盘《武志红的心理学》之《命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