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失

春节7天假,节后7天班。一边上班,一边听何帆的《若有所失》,把音速调成1.5倍,听完了大半(我看书听书都喜欢从两头往中间看[捂脸])。我其实更想听《猜测与偏见》,奈何喜马拉雅上没有。我其实很反感这种罔顾版权、破坏规则或利用规则漏洞的方式(这么说好像有点“圣女婊”[尴尬]),但听书对我来讲的确是最方便最节约时间的方法。

《若有所失》的前几章大致讲的还是经济方面的历史发展,我更喜欢后面几章的内容,跋也写得很好,算是作者多年的感悟与体验。我不是一个反智的人,我对那些智力超群、受过良好教育、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尤其是有过国外教育和工作背景的人士颇为看重。总觉得跳出一个固有的圈子从更广阔的视觉去看世界,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们的教育剥夺了我们深度思考的能力,所以这些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更容易获得我的共鸣。

这本《若有所失》带给我的感受是:历史这个东西真的充满了偶然性,而未来很难预测(我并不是个历史虚无主义者)。还有就是中国因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族群复杂及价值多元,反而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可能柔韧性更强些,也更具有抗压性。

(2019.2.10)

你可能感兴趣的:(若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