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最喜欢的书:《老子》

今天在饭团里,弘丹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书?请总结读完这本书的三点。

刚读完问题,"道可道,非常道"不假思索地就出现在脑海里。是的,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全书共八十一章,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短短五千余字,篇幅不长,然其内容之广博、论述之精辟、意义之丰富、思想之深邃,堪当全人类的智慧结晶之精华,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

古今中外,研读、解释、考证、挖掘《老子》的名家大师比比皆是,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即使作为一般的普通读者,也可以有自己的感悟和喜欢,而我最喜欢的是以下三点:

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二、致虚极,守静笃。

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水是最常见之物,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水又是最珍贵之物,各种生命体,包括人类,水的比重占了大部分,据研究一个普通人在没有任何食物和水的情况下,能维持3天的寿命,如果只喝水,能生存7天。因此水被称为"生命之源"。而《老子》用水德来比喻善,真是最贴切了。读到这一句,自然明白,不管处在何种境况,当水升华再凝结成冰时,依然是冰清玉洁的。

而"致虚极,守静笃",则可用于我读《老子》时的感受。《老子》这样的经典,是值得常常翻阅的,我有时咀嚼原著,有时品味他人的解读释义,有时两者配合,每次都如醍醐灌顶,香汤沐浴,读完身心愉悦,内心一片宁静,犹如春风拂面,那微微的笑意油然滋生,由内而外,弥漫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自以为,彼时心境可套用"致虚极,守静笃",至于是不是老子的本意,我就不管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则是提醒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而在了解他人之时不可妄下评断,犯愚蠢之失。

说到《老子》,已读了很多年,每年,都会在一个不经意的当下,挑一舒适的所在,静静地,一字不落地,从头读一遍。

我觉得,人生总难免高低起伏,当你情绪低落时、遭遇困境时、人逢喜事时、或者有空有闲时,不妨读一读《老子》,或许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了安放心灵的所在。

(照片拍摄于宁波院士公园——院士雕塑园)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我最喜欢的书:《老子》)